什么是太极拳的九节劲,太极拳的八种劲是什么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2-20 23:17:56

  我们知道人体由206块骨头组成,人体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关节、肌肉组成。骨与骨之间的连结称之为骨结,能活动的骨结我们也称之为关节,人体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关节的活动,是附着在骨头上的筋膜肌肉,在人体神经系统的指引下,相互配合带动骨骼关节形成的活动。

  同时各位练习太极拳的朋友们都知道,太极拳讲的九节指的是上三节、中三节、下三节。上三节指的是掌、腕、肘,中三节指的是肩、背、腰,下三节指的是胯、膝、踝。牌位大王陈长兴说过“头为上节,胸为中节,腿为下节”,又分别由头胸腿三节各分上中下、根中梢三节。

什么是太极拳的九节劲,太极拳的八种劲是什么(1)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太极拳不是单纯的外形拳术,它更强调内气的运行,所谓“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里讲的“内练一口气”,指的是人体的元气,也称之为先天之气,就是在人体内在意识作用下练出来的“以意行气”的内劲(也称之为内气)。“外练筋骨皮”指的是人体关节外形的螺旋缠绕的动作,像旋膝转腿,旋腕转臂,旋踝转膝等。内外齐练,不仅能提高人体各关节的灵活性、柔韧性和协调性,通过以外带内的练习还有助于内劲的增长。

  太极拳宗师陈鑫讲过“太极拳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势虽不你,而劲归一。”,拳论又讲“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首先我们要知道劲与力的区别,力滞劲畅,力散劲聚,力方劲圆,力钝劲锐,太极拳讲究不用僵劲拙力,讲究外柔内刚的内劲,形不外露,劲蓄于内,称之为内劲。太极拳的劲主要由八劲组成,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劲各有不同,本质是一种弹性的螺旋缠丝劲。然后我们来说说劲从哪里来?从掌、腕、肘,肩、背、腰,胯、膝、脚九节中来,活动的关节能发出太极拳中讲的劲,也称之为九节劲。

什么是太极拳的九节劲,太极拳的八种劲是什么(2)

全身都是拳,处处是太极

  九节劲与腰部的关系是什么呢?腰在人体躯*中部,胯关节以上,肋部以下,前有丹田后有命门,周身之气发于外形九节运动皆起于丹田,内气运走五脏六腑,行于肌肤毛发,缠绕往来,圆转自如。从运动学上来看,腰是人体运动的枢纽。拳论中也讲“两肾之间腰之中,为上下体之关键枢纽”。在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腰部来维持和调整身体重心,使动作轻灵稳健。因此我们说太极拳的身法轻灵圆活全凭腰胯,劲力要发出去必主宰于腰。带动前胸后背,让全身肌肉松沉,劲力快速传导至稍节,变换虚实。只有这样才能周身劲力由己,弧形走化,直线发出。才能形成“全身都是拳,处处是太极”。

  最后来说说怎么加强腰部训练,首先对身体各个部位的间架结构要求必须正确:虚灵顶劲,含胸塌腰,松肩沉肘,开裆圆胯,屈膝松踝,气沉丹田。其中对胸腰的要求尤其重要。拧腰活腰塌腰三腰合一,松裆合裆扣裆三裆合一。腰裆在做动作时又必须合一,拧腰裆要扣,不扣则散;活腰时裆要松,不松则滞;塌腰裆要合,不合则浮。其次身体躯干正直,立身中正保持躯干上下一条线。只有尾闾正中,才能神贯顶,支撑八面。中正有助于人体重心的稳定,才能使内劲通过腰轴推动并传导于四肢末梢。

什么是太极拳的九节劲,太极拳的八种劲是什么(3)

低头弯腰,技艺不高

  老话说的“低头弯腰,技艺不高”说的就是此理。最后腰部要松活,丹田气下沉,下盘变得稳固,上下三节运动起来才能灵活有力。但腰部放松不可懈.否则会导致腰部软绵无力,不能传导全身劲力的输出。腰部也不能太用力。用力则硬,腰部硬则运转不灵活,从而影响全身运转。陈鑫宗师讲过∶“腰不可软,也不可硬,折其中方得。”。说的就是此理。总而言之,塌腰就是要让腰部按人体的生理曲线塌住,由S形改变为C形,在运动的进退、旋转等过程中,都要注意以腰为轴,带动梢节,上下相随,浑然一体。

  怎样使“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练好腰用好腰,练好九节劲,用好九节劲,要靠我们坚持不懈的练习,细心揣摩的学习。“拳打万遍,其理自现。日久不懈,妙理自通”。

  本文是明中个人的一些浅显的认识和理解,如果内容有不妥的地方,请各位前辈、拳友批评指正。希望大家练好太极拳的功法,掌握好太极拳功法的要领,身体越练越健康。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