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延伸——例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先染后点
点(表明情感):末句“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了客居异乡的游子日暮途穷、离愁肠断的心境。
染(景物描写):在末句的“点”之前,作者借众多秋天意象渲染旅途黄昏萧条、寂寞、悲凉。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先“点”后“染”再“点”
点(点明对象):首句“孤山寺北贾亭西”,点明春行的最初立足点。
染(具体描写):中间5句,对西湖初春景色的铺叙、渲染,借此烘托出游人春行的欢快心情。
点(表明情感):尾联,“爱”点明了作者对钱塘湖景色的喜爱之情,尤其是白沙堤。
◎(点染手法)多年没有回到家乡的我,对故乡是极为思念的。村落前的石板桥上是否仍泛着苔痕的青绿?街巷的邻居旧人谈论的往事是否依然如烟?家门口的奶奶那紧皱的眉头又是否藏着心事。
◎《望江南》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开端两句为点,点明昨夜梦境勾起了内心的无限悲恨。
接下来三句是染,追溯梦中热闹美好的情境,渲染昔时在故国宫殿尽情游赏、春风得意的欢乐繁华。然而,梦境虽美,奈何已成烟云,醒来后对照当下处境,倍增凄凉悲恨。此处的染,是以反笔出之,词人没有正面渲染他的“恨”,而以梦中之乐反衬现实之哀,所谓“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全词仅二十七字,却有点有染,点得明晰,染得淋漓,读后使人荡气回肠。
◎《青玉案》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以“试问闲情都几许”的“问”来 “点”,引出自己因理想不能实现而郁郁不得志的“闲 情”,“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答的形式来“染”,作者以“一川草”“满城风絮”的空间维度来强调愁之深广,以“梅子黄时雨”的时间维度凸显愁之连绵不断,将词人内心的失意、迷茫、凄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对百草园的环境描写采取了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得十分传神。“不必说……也不必说……”是略写,是写“面”;“单是……就……”是详写,是写“点”——“短短的泥墙根一带”。这样点面结合地写,既省去了许多文字,又显得情趣横生。作者对“泥墙根一带”重点描绘,笔触十分细腻,突出了百草园里的勃勃生气。整段文字表达生动,形容准确,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真情流露,富有诗情画意。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是由面到点写成的。作者先从总体上叙述了自己的感受,认为“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这是面上的表述。接着,作者开始讲故事。先说“松骨峰战斗”,是点,也是面,是一个连的战斗场面。而后,分别叙述了另二个点:一个是青年战士马玉祥,一个是“在防空洞里”的所见所闻。最后,又加以归结,再回到“面”上,高度地赞美了志愿军战士,称“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这就从更深的意义上回应了开头提出的主题,使主题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全文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使人既以小见大,又感到具体明确,生动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