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员工待遇方面,公司人均薪酬明显高于同行业企业,2020 年公司人均薪酬 22.7 万元,是同行业企业的 1.5 倍;同时自 2015 年以来公司累计实施了三次股权激励,激励对象涉及公司董事、高管、核心技术骨干,其中第三期股权激励涉及人数扩大到 190 人,认购金额达到 2.4 亿元,激励范围和程度大幅提升,有望调动员工积极性,为公司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2021 年 12 月 24 日公司公告 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计划向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11 人,公司核心技术、经营、管理和技能骨干人员 179 人,授予 1320 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本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 0.625%,授予价格每股 17.93 元,较当前股价折让约 43%,并以 2022-2024 年收入增速和每股分红作为考核指标。
本次激励计划的限售期为自授予登记日完成之日起 24个月、36个月、48个月,具体业绩考核条件为:以2020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2-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 80%、85%、160%(对应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不低于236.07、242.63、340.99 亿元),税前每股分红不低于0.4、0.45、0.5元,且均要求不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高于 2020 年同行业分位值水平。
3.能耗双控政策调整打开中长期成长天花板3.1. 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煤化工龙头成长性得以体现
2021 年 12 月 8 日-10 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在能源领域提法有两点重要改变: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我们认为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双碳”政策从两大方面进行深化,后续有望告别“运动式”减碳:
1)、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产品不作为燃料、动力使用,而作为原料生产化工品的情形下,所造成的碳排放只有约 20%以二氧化碳形式排放在空气中,80%转化成原料(而燃料用能排放的都是二氧化碳)。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将减少对上游化工龙头企业产能扩张的约束。
2)、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会议明确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装机有望超预期提升,带动上游材料需求同步扩张。能耗双控政策的调整,对于使用煤炭、石化原料的企业而言,其碳排放压力将大幅缓解,利好煤化工、石油化工龙头企业。
这批龙头白马成长确定性高、竞争力强,在历史上已经充分证明了它们的竞争力,受到能耗双控和项目审批难度的影响,近两年龙头白马的资本开支增速较低,许多化工龙头企业优质新增项目的产能并没有很快释放出来。
我们认为本次会议所提出的“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对项目碳排放重新的计算,将使得未来优质项目的新增产能审批门槛下降、成长性将重新得到体现,打开公司中长 期成长空间。
3.2. 开辟荆州基地,打造第二个华鲁恒升
受制于山东煤指标限制,公司煤气化产能扩张受限,公司着力打造荆州第二生产基地,2021 年 1 月 13 日,公司董事会全票通过了在荆州江陵经济开发区建设园区气体动力平台项目和合成气综合利用项目的两个议案。
作为荆州基地规划的一期项目,两大项目总 投资 115.28 亿元,规划 2023 年投产。
1)投资 59.24 亿元的园区气体动力平台项目,采用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先进的多喷嘴水煤浆气化技术,建设 4 台煤气化炉,配套建设 2 套空分装置、3 台高温高压煤粉锅炉和公用工程设施,项目将延续德州基地的低成本优势,达产后预计将形成销售收入 52 亿元、年均利润总额 7 亿元。
2)拟投资 56.04 亿元建设的合成气项目,建设 100 万吨/年尿素、100 万吨/年醋酸、15 万吨/年混甲胺和 15 万吨/年 DMF,建设期约 36 个月,该项目将充分利用公司煤气化及多产品工艺生产经验,夯实一头多线的产业链优势。达产后预计将形成销售收入 59.68 亿元,年均利润总额 6.26 亿元。荆州基地建设相当于再造一个华鲁,打开公司中长期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