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杰克伦敦生平分析马丁伊登,杰克伦敦马丁伊登主要内容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1-05 08:40:27

04、影片中的马丁与现实世界的杰克精神实质趋同,对物欲横流资本主义的痛斥和对生命价值的探讨成为本片最值得赞扬的主题,然而马丁身上闪光的人性特点却缺乏了小说中的时代精神。

马丁身上处处散发着杰克的气息,杰克描述的马丁通过做苦力表现出的地狱般情景是杰克真实经历过的,他也是通过文学作品来实现自身价值、追求心中梦想,而结局也如马丁一般最终幻灭,这其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腐败和虚伪,以及人与人之间自私、庸俗的关系。

杰克笔下的马丁无论从出身还是工作与他如出一辙,杰克从11岁起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一边读书一边卖报,14岁时在罐头厂打工,每天工作时间超长,待遇极低,之后他又帮人偷窃牡蛎场而遭到逮捕,最终走上了水手之路。这其实就是马丁故事的开端。

小说中马丁与露丝和电影中马丁和伊莱娜的故事其实就是杰克的爱情故事,杰克·伦敦与梅布尔年龄相差三岁,在大学一个系上学,他们属于一见钟情的恋爱,当时梅布尔金发碧眼体态优美,两人曾经私定终身,可是梅布尔的母亲却是个势利眼,一心要让女儿嫁个有钱人,最终两人以一年为限让杰克发展事业,却终因接连退稿而未能走到一起。

从杰克伦敦生平分析马丁伊登,杰克伦敦马丁伊登主要内容(9)

由此可见,他们经历的社会环境和小说影片中都是真实发生的,影片中的马丁与现实世界的杰克精神实质趋同,而影片中展现出了对物欲横流的资本主义的强烈痛斥,认为是导致马丁幻灭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马丁之死是因为极端的个人主义,他并不关心他人的需求,这饱含着对他个人奋斗命运的否定,然而杰克也未能逃脱这一命运,最终服用过量吗啡自*,时间仅比马丁之死晚了七年,这成为了独立于悲剧故事之外的另一悲剧,然而却也让读者意识到杰克想要探讨的生命价值。

无论是马丁还是杰克,他们的死都是因为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然而影片的基调仍然是向上的,他淡化了小说中那些忧伤的情绪,而是让马丁沉醉于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这无疑掩盖了小说中关于时代精神和个人命运的探讨,马丁的故事也如一面镜子映射出作者的命运走向和生命意义,不得不说,马丁追求知识、爱情、权利的过程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典型悲剧,小说写出了一位良心趋势下不愿苟活于世洁身自好的作家命运,影片则更多展现出繁华之后心境的落寞,背后都是对虚伪的拜金主义的批判。

从杰克伦敦生平分析马丁伊登,杰克伦敦马丁伊登主要内容(10)

结语:

在小说开头,杰克引用了美国诗人哈奈特的一首诗:”让我热血沸腾地度此一生,让我在美酒般的梦幻中迷醉不醒!别叫我目睹这泥做的骨肉!终以空虚的躯壳归于尘土!”这就如同挽歌一般致敬了马丁和杰克光辉且短暂的一生,他们的成长终结都是美国时代的悲哀,也是美国真实历史现状的高度浓缩,无论是小说还是影片都表现出了这份凄凉,其中的无奈心酸只有读过看过的人才能体会。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