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孙正好
公元234年秋,“郁屈如长蛇”的陕西宝鸡岐山五丈原一带,“云何西风至,忽已落大星”——毕生致力于收复汉室的蜀国丞相诸葛亮,于呕心沥血间油尽灯枯,卒于北伐曹魏的军帐之中,时年五十四岁。
彼时,蜀魏大军正如铁马云雕般对峙于渭水两岸,壮志未酬的诸葛亮留下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
定军山。受访单位提供
“天汉遥遥指剑关,逢人先问定军山。”定军山位于今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属巴山支脉,是驰名中外的三国古战场所在地——公元219年,蜀国老将黄忠于此刀劈夏侯渊;诸葛亮数次北伐曹魏,在此“教兵演武,推演八阵图”;丞相葬此地后,后主刘禅又下诏“近墓立庙”,于山下建起了“天下第一武侯祠”……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诸葛亮“功盖三分国”“丹心壮蜀疆”,以文经武纬的名士风范备受后世敬仰。得益于他的卓著声名,千秋以降,定军山也因丹青落而草木长,忠魂宿而浩气生,成为无数后人谒英雄、仰大贤之地。近日,记者寻访定军山,于缕缕馨香中感孔明遗风,在森森翠柏中听三国铮鸣。
墓高汉水边 芳草满军山
一尖朝上,三尖撑地,推倒立尖,下尖又起,状若荆刺,实为暗器——这种名为铜蒺藜的三国时代“仿生武器”,收藏于勉县博物馆。在刀光剑影的冷兵器时代,这种源于野生植物白蒺藜的防御暗器,多抛于战地、险径,用以刺伤马匹和士卒,以阻止敌军冲锋陷阵,民间又将此称为“扎马钉”。
铜蒺藜。除署名外组图均由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孙正好 摄
“史料记载诸葛亮曾在定军山下令蒲元等工匠铸造刀剑、弩机和铜蒺藜等兵器,所以今天的定军山区域时常还会发现‘扎马钉’等三国文物。”勉县博物馆副馆长肖勇勤说,“公元234年秋,诸葛亮病卒五丈原,蜀军退回汉中时,司马懿驱兵追赶,长史杨仪于退军道上‘多布蒺藜阻道’。”
“一页风云散,变换了时空。”小小的铜蒺藜,犹如历史残留的一个个足印,折射出汉江两岸“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般的三国故事。
定军山大战发生于公元219年,是兵法上“以正合,以奇胜”的生动实践。彼时,为争夺汉中,刘备率万余兵马猛攻张郃不克,遂火烧曹军大营,张郃告急。刘备调虎离山,声东击西,趁夏侯渊领兵增援之际,设伏兵于定军山下之走马岭。短兵相接之际,占据高地的老将黄忠“乘高鼓噪攻之”,以俯冲之势将夏侯渊刀劈于马下,刘军取得决定性胜利。
定军山下黄忠刀劈夏侯渊雕像。
“金鼓震天动,一刀酬汉鼎。”作为曹刘之间的巅峰对决,定军山大战为刘备全据汉中奠定了基础。此后,通过阳平关之战等数次拉锯,曹操被迫放弃汉中。公元219年七月,刘备“社坛场,陈兵列阵,群臣配位”,在勉县自立为“汉中王”。自此,汉中与蜀地连为一体,魏、蜀、吴渐成鼎峙格局。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公元227年,在平定南中以后,肩负辅佐少主、安国兴汉重任的诸葛亮上奏了流传千古的《出师表》,北上蜀道咽喉汉中,并以此地为战略桥头堡,开起了“八阵风高蛇鸟列,千山粟云马牛间”的伐魏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