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梦飞科学艺术空间
作者 | 卢宝荣
常常有这样的比喻:“以不变应万变。”
这是指事物会时常发生变化,让人无法预料。因此,要预知事物的可变性、静观其变、处变不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也告诉我们:变化是永恒的,而不变是暂时的。
恰恰就是这永恒的变化,才开启了创造和创新之门。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变化对天地万物的演绎和发展均至关重要。老子和达尔文都是在变化中悟到了天地万物和生物演化“道”之伟人。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就是利用了各种植物产生的遗传变异,如种子落粒基因的变异、种子休眠基因的变异、高产基因的变异、以及控制蛋白质和营养物质含量基因的变异等等,才有幸通过选择,将野生物种逐渐驯化成为栽培的农作物。
○ 最早驯化的农作物范例:水稻、大麦、小米和大豆
如果没有植物自身的遗传变异,没有我们祖先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机遇,人类就不可能将野生植物变成为栽培的农作物。
然而,只是坐等“老天爷”产生的天然变异,机会是很少的。人类的聪明就在于,他们总是在不断思索和寻找加速创造变异的方法,并以此来进一步改良农作物,使之更好地为自己服务。
在上一集中,我们提到了利用人工杂交的方法来加速遗传变异,并创造农作物的新性状。利用有性杂交来改良植物性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百多年前,虽然那时人们还讲不清楚其中的道理。
○ 格雷戈尔·孟德尔在做豌豆的人工杂交实验
回想到二十多年前,我曾经在越南的一个偏僻村寨考察水稻,看见一个农民将手中的野生稻种子撒到稻田中,我觉得非常纳闷,就问他在干什么。他笑呵呵地说:“用这个(野生稻)给它们(栽培稻)结一下婚,以后它们就会长得好一些。”显然,这就是一种非常原始的杂交方法,尽管这位农民大哥可能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
通过种农作物不同品种之间的杂交,或者是农作物品种与其野生近缘种进行种间的杂交,再进行不断的回交或自交,就可以将农作物品种或野生近缘种包含的有益基因,如抗病、抗虫、优良品质等基因,转移到需要对其进行改良的品种中,达到培育农作物优良新品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