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太极拳劲源、劲道和劲点
作者马权友
太极拳做为内家拳,劲力在于意念引领,蓄于筋骨,不必苦练肌肉发达,而求身松、气沉、骨挺;无须抻筋劈叉之苦,只求关节松开;无须腾空跳跃之劳,只求身稳轻灵,找回先天之本。怎样才能找到自然归真的感觉呢?那就要明确太极拳的劲源,找准劲道,打出劲点。
一、明确太极拳劲源
明确太极拳的劲源对练好太极拳,防止盲目用力大有裨益,对摸到太极拳神奇功夫殿堂的大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什么是劲源?
劲源是指太极拳发劲的出发点,也是太极功夫的源泉。对太极劲的起源,一般认为劲从根起,而我认为太极劲是在意念的支配下源于丹田内气爆炸腾然。
2、劲从根起说
太极拳云,“其根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这一理论是太极前辈对太极拳科学的总结和贡献。它是指行拳时,通过全身放松,松肩、松腰、松胯,加大脚下蹬地力,以求得地面的反作用力,从而加大自身功力,劲从脚根起,节节贯穿,及腿及腰,劲达末梢。这肯定是正确的,同时太极理论也是发展和完善的。我认为劲从根起,是太极劲的表现形式,而太极劲真正来源于丹田。这正如钱塘江大潮中的回头潮,形成于堤坝阻拦的反作用力,但大潮的真正动力来源于大海潮汐变化。
3、劲源在丹田
如果在意念的引须下,让长期修练的丹田内气爆炸,就会波及到四肢,让气劲沉入脚下,更加加大了沉劲,让地球反作用力倍增。提到人体内气,也就是丹田之气,由四种气组合:一是秉承父母先天的元气,二是人体内脏两肾生成的真气,三是吸纳自然空气氧化生成的轻气,四是纳人食物化合的精气。元气、真气、轻气、精气混合成内气,在外表现于肢体的鼓涨。人内气多,再让内气畅通,就精力旺盛,思想敏捷,祛病强身。这也是太极拳爱好者追求的最终目标。说到内气爆炸腾然,是指内气从丹田向四周舒散,达于四围,腰腹形成混圆的大气球,前后左右都圆了,手脚也有气感。行拳时内气催外形,节节贯穿,劲达末梢。
二、畅通太极劲道
太极拳练好了,动作平缓舒展,悠扬缓慢,似潺潺流水,顺流随势。之所以太极拳有如此行云流水的神韵,是因为和太极劲道顺畅有关。
1、什么是劲道
太极劲道就是劲力运行的路线轨迹。太极拳如果练出神韵,不仅动作规范,而且要体现出绵绵不断的劲路,感受到眀显的松沉,彰显极柔的折叠蓄发。劲道顺畅了,韵味就有了,气势也来了,也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2、去掉拙力
要想让拳路劲道顺畅,必须去掉拙力。去掉拙力必须放松,通过松,练出沉来。松是过程,沉是目的。有了沉,拳架就稳,反过来又有利于放松。通过不断的松肩,就会让手臂的沉重,手臂如同挂在脊椎上。久而久之,手臂会又沉又硬,如同棉里裹铁一般。绵沉的手臂行拳,就会使劲力均匀,动作慢实流畅。通过放松身体,会感觉"骨肉分离","骨坚肉坠",此乃去掉拙力的表现。没有了拙力,行拳必顺,劲道必畅。拙力如同水渠杂草,除掉杂草,水流必畅。
3、轨迹顺畅
要想让拳路劲道顺畅,行拳的轨迹要顺畅,动作要饱满,不能丢劲,要用内劲把拳路轨迹动作上的每一个点串连起来。这要求外在动作讲究肩胯、肘膝、手足相合劲,而内在讲究意领、身随、气催,做到三者合一,意到、劲到、气到。如此以往,永保棚劲不丢,劲走均匀流畅。
三、劲点要定位
打出太极拳的劲点来,是功夫上身的表现。只要苦练,循序渐进,就会找到太极劲点,发出的劲有整体感,有穿透力,有抖弹劲,从而领略到太极拳的美妙。
1、什么是劲点
太极拳的劲点就是发劲的落点、终点。打拳无人似有人,劲点就如打着人的感觉。
2、劲点要定位抖弹
太极劲点要定位,也就是说将劲的最后触点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一个点面上抖弹或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就如打着人了,在原地反弹或有打穿人的感觉。动作不能过,劲也不能过,过了反而懈劲。动作过了,肯定是违反了太极拳外三合及含胸拔背等原则的。
3、打出劲点巧用劲
打出劲点,除定位抖弹外,还要善用一些技巧。一是打出劲点要求全身体现整劲,而不能用局部劲。要使身体有整劲,就要上身放松,腰胯要活,裆内有合劲,两个腿弓要撑住劲。二是打直劲时要充分利用两臂对拉劲,从而加大穿透力。三是打横劲时巧用反向劲,如同钟表发条反弹。
总之,明确并运用好劲源、劲道、劲点,就能发挥好太极劲,打出的太极拳就会漂亮的如行云流水,柔美的似金狮抖毛。如此一往,逐步达到太极拳的最高境界,虚静空灵,静心竖发,眼显灵光。(本文作者马权友)
作者马权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