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拳是少林武功还是武当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1-18 05:24:11

原韩国武术散打国家队主教练,鲁东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系主任黄义军副教授的著作《我国世界遗产地民族传统体育—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人民体育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38万字)在社会上引起一定反响,新华网、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大众网、新浪、腾讯等媒体相继报道。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出发,从一个中国武术研究者和传承者视角出发,思考了当代中国传统文化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和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因为一个民族必有一个深厚的民族文化为基础,才能更好地融合和吸收外来的西方文化,创造出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文化。

螳螂拳是少林武功还是武当,(1)

全书共分为八章,主要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保护策略分析,武术的教育传承,武术文化国际传播和传承保护的拓展思考、个案分析等内容。总体来说本书以新颖的视角,对中国传统文化武术进行了全新的盘点和分析,集科学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理清了传统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武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传统武术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在坚守中国文化的立场中,做好中国武术文化价值的阐发,在“解决人类世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担当中,做好中国武术蕴含的中国智慧表达,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引领下,推动中国武术价值和资源的开发,创新性地提出传统武术“创造性转化到创新性发展”。

专著中的第八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螳螂拳的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为作者历时数载遍访烟台业界前辈和名家,如崔寿山螳螂拳传承人石民琦、梁学香螳螂拳传承人梁国爱等非遗传承人,整理出一部烟台螳螂拳百年口述史。对螳螂拳百年发展的师承脉络、流派演变、现状问题、发展思路等都给予充分的挖掘,并给予有详实的整理记录,并以学者的眼光和视角,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经作者授权摘抄专著第八章部分内容如下:

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撰文指出,“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之伟大,乃不断推广之下,而仍保留各地区的分别性。”也正是这种文化特性的作用使然,就使的众多的中国文化具有了“理法一致”而“风格迥异”的呈现。书法的多体性、戏曲的多样性、餐饮的多味性应该说都是如此。与此形成鲜明映照的是中国武术的多样性的形成。 中国武术究竟是什么?有人说是体育,有人说是运动,有人说是技击,但我们应该承认中国武术重要的属性是文化。百余年来,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保持着一种强劲的势头的今天,在全球化的当代,我们也不得不警惕其对于其它民族文化的冲击和挤压。比如武汉体育学院研究武术文化博士生导师王岗教授提出以奥林匹克的西方体育模式来定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武术如果一心一意以西方体育为范式,以奥运会为目标,用西方体育的思想和方法来重建中国武术,那这个过程,武术的传统文化不但没有获得应有的位置,而且会被看做武术现代化的阻碍,反之,武术现代化每一次受挫,推动者对传统的厌恶随之更深一层。

中国武术不是简单的格斗,不同于奥林匹克的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中国武术通过修炼与传承来进行身体,灵魂精神的沟通与交流,与哲学的融通,对儒释道思想的体现,反应了武术与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民族精神重要的文化特征。武术的文化形态诠释着中华文化“和”文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大部分的传统武术习练者,不是追逐名利,他们追求的是精神和内心的富有,他们是快乐的。作为中华的武术更体现了健身和精神富足功能要求:武术倡导的是竞争意识的培养,而不提倡争强好胜;不提倡赤裸裸的格斗,而提倡止戈为武;赞赏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成果,更敬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美德传承;她强调武不张扬和滥用理念,却倡导见义勇为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有在外的展示,但将修化作为终身追求;有强烈的目标,但更享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和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过程。道德至上、追求教化、享受过程、艺术至上、和谐有度文化形态通过公认的身体语言来阐述着中华文化和我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对于中国武术的当代发展,我们应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去思考,同时我们不能没有世界眼光,但这个世界眼光如果不从本土出发,不从传统武术出发,背离本土情怀去响应西方体育的当代号召这的确不是武术发展的幸事。因为,中国武术有太厚重的中国面貌和中国身份,所以,中国武术的发展应该追求中国身份和中国面貌。唯其如此,武术的发展才具有当代的文化意义。

说起传统武术,首先作者从身处鲁东大学的中国烟台说起,走进烟台,你会感受处处都是螳螂拳习练者的身影,源于烟台人从小有着对“烟台拳”影响的基因,才使螳螂拳得以保留和发扬。螳螂拳是山东的四大名拳之一,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螳螂拳的起源地、起源时间历来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发源地上虽有陕西之说、崂山之说、即墨之说和烟台之说;创始年代上有西汉之说、南北朝之说、宋代之说和明末清初之说。流传最广的当属王朗创拳说,究竟有无王朗其人?螳螂拳是否为其所创?虽没有具体历史考证,不管王朗或有或无,但查阅大多数文献资料和走访传承地、传承人都把其当成螳螂拳的鼻祖,烟台是螳螂拳的故乡。 螳螂拳相传为明末清初山东人王郎所创。王自幼好武,云游数省,寻访名师求教。偶见螳螂捕蝉之巧,从螳螂运臂搏击及转头闪身等动作中,悟出以短击长之理,借鉴其形融入攻防技击之法创编成螳螂拳。王朗创拳和螳螂拳起源于烟台已经成为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看法,烟台也是至今全国螳螂拳传承和发展最盛行的地区。客观的说,任何一个拳种都不可能是某一个人一夜间偶然创立,而是在一代代的练家经过长期流传传承发展形成。螳螂拳经过了二到三百年的传承发展,形成诸多分支,烟台主要代表流派有:梅花螳螂拳、太极螳螂拳、七星螳螂、六合螳螂拳四大主流派以及通背螳螂拳、摔手螳螂拳、八步螳螂拳大大小小的支派数共计数十个。

据《莱阳县志》(1935年版)卷三《武术》记载:螳螂拳发源并盛行于烟台市莱阳,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习螳螂拳术先是小赤山李秉霄......。”李秉霄是清乾隆年间菜阳赤山史家河人,清顺治年间兵部右侍郎李赞元第十七子后代。初始从文考取贡生,后再考不第而弃文从武,苦练数十年终成螳螂拳一代宗师。因其双钩出色,人称“李二钩”、“钩二爷”。莱阳县的李秉霄、赵珠、梁学香、姜化龙、宋子德以及崔寿山、王玉山、李昆山等都是螳螂拳的著名传承人,尤其是后三位,是中国近代螳螂拳的杰出代表人物,功精艺纯,名扬天下,是武术界著名的“菜阳三山”。

烟台螳螂拳主要分四大流派,即太极螳螂拳、七星螳螂拳、梅花螳螂拳和六合螳螂拳。按劲力特点分为三类,软硬螳螂拳(刚柔并重)、硬螳螂拳(尚刚)、软螳螂拳(偏柔)。

太极螳螂拳(以刚柔并重为特点)兼容软硬螳螂拳之长,手法讲究一招三变,攻守相顾,迂回闪打、刁巧灵活;劲力讲求刚、柔、顺、巧四劲变通,相机转换。步法除具软硬螳螂拳之所能外,尚有寒鸡步,身法强调活变,套路有乱接、蹦步、八肘、摘要、八方、梅花路、折采、中路翻车等,它既有太极拳以柔克刚的技术技巧,又有少林拳长驱大进的泼辣风格。讲究虚中伏实,实中寓虚,见柔而刚,见刚而柔,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快而不浮,散而不乱,手法十六字为:硬、崩、实、砸、提、拿、封、闭、粘、拈、帮、贴、来、叫、顺、送。在运动形式上要求具备螳螂体、太极手、寒鸡步。

七星螳螂,螳螂拳种之一,又名罗汉螳螂,属硬螳螂。山东福山县人王云生所创。在原长拳的基础上吸取了螳螂拳的动作整理创编而成,取名七星螳螂拳。基本架势以七星步做基础,劲力刚脆,横裹直撞。注重闪转腾挪,以螳螂手一套为特色,套路中还有插捶、翻车、蹦步、拦截、摘盔、双插花、十八梭、锉钢、柔灵、螳螂九转十八跌、摘要等招势。

梅花螳螂,螳螂拳种之一,属软螳螂。该拳以三花手为特有招数,因其出手都是三五手连在一起,恰似五朵梅花,故名。劲法上讲究顺劲、巧劲、柔劲。套路中有翻车、蹦步、拦截、梅花路、白猿偷桃、八肘、传枝、摘要等。

六合螳螂,螳螂拳种之一,又名马猴螳螂,属软螳螂。六合螳螂吸取了一些拳论中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的要领,强调内外相合。其动作尚柔,其劲悠长,分刚、柔、明、暗、滑五劲。其步法有前提后拖步及滑步。套路有短锤、双封、铁刺、仙手奔、照面灯、截手圈及六合摘要九十三手。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传承历史

清代乾隆年间,螳螂拳自李秉霄再到梁学香, 在一百余年的传承过程中,除了道光道光末年魏三传拳于招远外,并未分支,一直被称为螳螂术、螳螂艺或螳螂拳。后来,梁学香、姜华龙、李之剪等人先后传拳于福山、牟平、芝罘、栖霞、黄县等地,1892年,福山人王永春创立七星螳螂拳,姜化龙与人合创了“八步螳螂拳”,螳螂拳开始分门立派。

20世纪初,姜化龙与宋子德虽然吴门派之分,但两人打拳风格有所区别,各自的弟子打法特点也不尽相同,为此,有人认为他们两人所传是两个门派。后来宋子德对姜华龙的螳螂拳加以充实改造,并编撰出《拳谱》,并称自己改造后的螳螂拳为太极螳螂拳。而姜化龙所传的一脉螳螂拳是梁学香的嫡转,被称为梅花螳螂拳。其实,太极螳螂拳和梅花螳螂拳差异不大,实为一家。1983年武术“挖整”时,专家发现,人们称姜化龙支脉的螳螂拳为“梅花太极螳螂”或“梅花螳螂”,宋子德一脉的螳螂拳为“太极梅花螳螂”或“太极螳螂”。自此螳螂拳的三大支脉分出了“梅花”、“太极”、“七星”、“六合”四个门派。

继姜化龙、宋子德之后,20世纪初,螳螂拳跨入了辉煌的鼎盛时期,异军突起传遍胶东,最为代表性的是 “莱阳三山”为代表的螳螂拳。热传东三省同时,也迅速向南方传播。随着清朝灭亡,国门打开,螳螂拳也传到了国外。当时,拳师众多,七星螳螂拳的六代传人罗光玉主传上海、广东、香港;梅花螳螂拳传人鲍光英主传广东、香港后,弟子众多,有弟子卫笑堂、纪春亭在韩国教拳,李昆山到东南亚、美国等地刘竹园、赵竹溪在东南亚等国教拳影响较大。姜化龙的得意弟子闫学信传到俄罗斯。建国初期,螳螂拳经过了一个较为短暂的活跃期,螳螂拳在民间广泛流传。一直至今,螳螂拳延续了师徒、学生传承方式迈进了新的繁荣阶段。

二、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传承现状

螳螂拳经过历史的传承和沉淀,其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不断完善和分化,螳螂拳早已经蜚声海外,近年来,有很多国内外的螳螂拳爱好者前来烟台寻根问祖,拜师学艺。同时,我们也清楚的看到了螳螂拳面临的严峻形势,其传承状况不尽如意。如今,螳螂拳的主要传承主要局限于民间、传承内容中的文字资料稀少、重技能传承,但轻理论和文化传承,口传心授,传承历史有争议、传承途径单一,传承人老龄化,并缺乏全面、系统、完整的继承。传承形式主要是以家族传承、师徒传承或民间武术馆校(俱乐部、培训中心)等来实现,在正规学校教育发展相对滞后。长此以往,这种可能出现断层的传承形式给国家非物质文化螳螂拳的保护和文化传承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螳螂拳具有代表性传承人师承现状

(一)梅花螳螂拳师承关系

鼻祖:王郎

一代:侠盗

二代:李秉宵

三代:赵珠

四代:梁学香,传五代姜化龙、梁敬川、郝宏、李明环、 孙瑛、孙元昌、孙元财、梁奎喜、祝永修、石古都、王承志、王桂芳、蒋老七、修坤善等。

五代:孙元财,传六代刘一丹、郝宏,传六代郝恒祥、郝恒坡、郝恒信、郝恒常、郝恒禄,刘三多、曹作候、宫成龙、梁敬川,传六代黄永凯(海阳)、六代黄永凯传七代林世钦、纪忠德、姜化龙,传六代鲍光英、鲍光发、曹作候、姜东洋(其子)、李殿奎(外甥)、刘竹园、纪雷山、袁子、于振江、崔罗亭、闫学信、张仲臣、张继河、祝升枝、姚梯山孙元昌,传六代任凤瑞,传七代王国典、苏克斌、孙瑛(栖霞),传六代孙霄安,再传七代王梦松、孙忠民等。

六代:鲍光英,传七代刘谈锋(北京)、陈锦昌、霍耀池(广东)。刘竹园,七代传人在台湾,不详。闫学信,传七代闫学升、闫振江、闫振飞、王连章,张茂松另有大连弟子若干。姚梯山,传七代姚振玉(其子)。迟守进,传七代赵竹溪等。郝恒禄,传七代郝宾(其子)、丁香亭、宋浩礼、曹德坤。

七代:刘谈锋(北京),传八代孟正元。霍耀池,主传广东、南洋。传八代欧潜云、萧锦添、罗牛、黄梓芬、霍明森、霍明彬、霍明刚、霍明东、潘礼滔、黄广泉、严孝良等。姚振玉,传八代王利民、李新东、吕忠义、刘洪兴等。赵竹溪,主传港、澳、南洋。其弟子主要有吴庆秋、黄耀斌、谢赐荣、李火烟、蒋耀辉、郑秋华等人,在美国的主要传人有邓通治、吴秋、李火烟、方国梁、王林陵、蒋耀辉、郑华秋等,澳洲有谢赐荣、林子强等,加拿大有霍伟乐、黄汉杰、李智伟等人。郝宾,传八代郝维志(其子)、孙德龙、曲滋君、孙德尧、孙德孝(上四人均为其外甥)、王聚胜、魏文皋、葛希信、孙宝恩、孙雪坡、钟春德等。曹德坤,传八代奇志岗、张炳熙、张松岺、盛风洲、董子刚、刘占帮、齐立德、顾云召、张径松、张传进、冯照明、刘长功等。均为东三省人 。

(二)太极螳螂拳师承关系

上承鼻祖王郎和侠盗、李秉宵、赵珠、梁学香各代螳螂拳祖师。

五代:宋子德,传六代崔寿山、王玉山、李昆山、宋福亭、赵式亭、姜吉和、宋聚奎等。

六代:崔寿山,传七代崔洪照、张楷堂、孙相亭、崔洪照、崔俊、石明德、刘兆芳、王建荣、张发祥、宋景仑、贾日宾、徐凤岐、崔浩。王玉山,传七代王元亮、王元乾、王元芳、吕国堂、张炳斗、刘保民、李昆山,传七代张寿山、张继先,台湾传人有李鸿杰、李登五(其子)、孙鹤丰、于峨一、李纯德、崔维国、姜吉和,传人王唯一、纪春亭,传七代丛修峰、钟永胜、刘钟凯、赵帮祥、郝斌、林品樟、高绪岗、曲伸、王松亭、韩守义、杨柄召等,皆在东北。

七代:张楷堂,传八代周振东。石明德,传八代马怀德、于大勇、石民佩、石民选、万信雁、崔建明、崔建广、孙元勋、毕兴林、石民琦、贾日宾,传八代贾书生、宋华山、徐凤岐,传八代孙德、崔俊,传八代崔永强、王元亮,传八代青岛肖玉华、张宏伟、王晓、王宏等;传莱阳丁军、刘美杰、姜美京、初文雪、刘希云、李飞林、丁永仁、孙显来、王勇、周国安、李成周、赵洪超、刘新军、陈勇、孙洪明、蒋文建、潘维强、李成锁、战庆荣、宫大勇、李永刚、杜辉、严学东、丁术军及大野(日本)、根本一己(日本)、张炳斗,传八代张锟董海蛟等(在莱西和青岛)、王元乾,传八代王勇、王秀远、王建法、徐军等。刘保民,传八代李铁军等。李登五,传人杨逢时(台湾)、李鸿杰,传人皆在台湾、王唯一,传八代王守荣、王守强、赵仁利、乔京武、赵洪学、姜俊理、王唯举、姜云龙。

八代:周振东,传九代周蕾等。孙德,传九代孙志斌、高强、牟毅、宋晓飞、周传刚、宋华山,传九代赵俊嵛、孙琪博、宫俊腾、吴政、刘美杰,传九代刘美卿、马显军、于永波、刘道洪、丁术波、刘忠平、董立勤、王承光、孙元刚、杨德龙、阮淑波、王国伟、刘学旭、张吉华、张永利、刘学君、丁雪峰、周涛、李茂叶、李飞林、传九代张波、张伟涛、刘连洋、石昊捷、蒋涛、金龙云、穆立伟、金龙涛、刘子桢、孟相睿、石川武司(日本)、铃木光阳(日本)、朴一燕(韩国)、julien gabriel begou(法国)、王守荣,传九代吴瑞京,乔洪岐、隋常海、姜海涛、乔明海、张云峰、杨洪利、孙林波、张奎强。严学东,传九代李永、杨光、焦方清、刘美鹏、王绍良。

九代:刘学君,传十代于志波、仇彦胜、孙鹏举、赵磊、徐晓立、嵇忠杰、张斌、孙骜、李永鑫、姜腾、荀嘉良、徐从余、孙钧、鲁硕、陈政霖、董昌江等。

(三)七星螳螂拳师承关系

螳螂拳鼻祖:王郎

二代:升霄道人,传李之箭。

三代:李之箭,传王永春(字云生)、郝顺昌(后创鸳鸯螳螂拳)。

四代:王永春,传五代王世禄(其子)、范旭东、迟书洛等。

五代:范旭东,传六代王传义(王永春之孙)、罗光玉、林景山、杨维新、郭嘉禄、赵亮甫、张有德、刘永昌等。

六代:林景山,传七代林春生(长子)、林春发(次子)、林尚伟(三子)、于海、钟连宝、于振海、于天成、于天路、邵华亭、王春山、胡永福、凌华堂、牟傅祖等。

七代:胡永福,传八代李占元、林尚伟,传八代林栋柱、于海,传八代于波、于涛、钟连宝,传八代王立国、钟响 、陈培良等。

八代:李占元,传九代于承惠、刘崇喜、纪学功、高兴亮、邱方俭、陈乐平、林栋柱,传九代刘经海、位平、盖玉波、高凯、董强、林腾飞、宫梅波、盖玉堂、刘玉修、曲玉生、盖云龙、战文腾、战中其、纪永梅、石秀丽、乔雪榕、荆平、杨琪、田家瑞、吴彦霖、乔日飞、崔玉琪、张庭瑞、王曦、李世龙、辛文珈、史达尼(意大利)、查振武(意大利)等。

(四)六合螳螂拳

鼻祖:王郎

六合拳先师金叶,螳螂拳先师赵珠。

一代:创始人魏德林(莱阳),传二代林世春(招远)。

二代:林世春,传三代丁子成(黄县)、丁文廷、丁旭农、林文蔚、赵同书(招远)、王立生、王吉臣、吕省五、林春详等。

三代:丁子成,传四代单香陵(黄县)、张祥三(黄县)、陈云涛、赵乾一(招远)、袁君直(黄县)、刘云樵、于文卿、付嘉宾(招远)、赵树林(黄县)、赵同书,传四代赵春合(招远)等。

四代:单香陵,传五代张道锦(黄县)、刘云樵,传五代徐纪、梁纪慈、赵春合,传五代张玉坤、张详三、传人在台湾。

五代:张道锦。传六代陈勇、徐纪传人在江苏、梁纪慈传人在广东、张玉坤传人在招远等地。

四、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传承的问题现状

其实,中国自古代以来,几乎所有的文化艺术都是靠师徒传承,武术也是一样,师徒传承制从来没有发生文化断裂。但是在今天,随着社会发展,在师徒传承中却要面临“欲传无人,青黄不接”的境遇。主要原因是面临三点:一是师者的生活状态。其实民间很多真正的习练和教授螳螂拳的师傅们,大部分是属于老年人,由于长年习武,身体比较硬朗,生活稳定、空余时间多,但随着年龄的增加,有可能哪一天会突发意外或自然老去而中断传承。还有一部分师傅是有自己的事业和担任其他职务,只能在业余时间教拳,工作重心仍然在工作上。这样一来,在教授的时候对自己和徒弟习练的投入度和关注度降低,仅作为一种爱好,不以此为重。二是作为传统武术的继承者,师傅们一直在努力着,也一直在寻找合适的人来继承自己一生所学,即使不收学费。但在传统武术的传授方面很难将中国传统的东西用现代的、西方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徒弟不能直观、容易和清楚的领会。而更多的是手把手的教授,这种传授往往是经验的传授,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经验型思维。三是由于社会节奏快和人们急功近利的思想,很多人一开始学习传统武术往往是师傅在认真教授、师傅天天到,而徒弟则是敷衍学和隔三差五学,学习一段时间后,感觉不到进步或者达不到期望就会离开,甚至出去会贬低师傅和玷污师傅名声,而这些都会导致传承人特别气愤和受伤,并陷入深深的无奈。到最后慢慢的师傅们也不愿再收徒弟,教授徒弟了。

螳螂拳虽然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从其单个项目说来看,并没有形成横向的保护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立项后也未能发挥其潜在的价值和功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核心应该是传承人的管理和保护,但现在的社会状态是很少有人关心传承人的生活状态、真实心愿和遭遇的无奈。

笔者专访螳螂拳一代宗师—崔寿山传承人石民琦,根据石民琦先生口述史整理:

据统计,中国民间传统武术共计129种,国家体育总局又从中选拔出太极、少林、武当、螳螂等九大优秀拳种。2008年国家确认螳螂拳为中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发源地为烟台莱阳。

螳螂拳相传为明末清初山东人王郎所创。王自幼好武,云游数省,遍访名山大川,寻师访友。一日偶见螳螂扑蝉之巧,从其运臂搏击,转头闪身等动作中,悟出以短击长之理,遂借其型,融入攻防技击之法,创编而成螳螂拳。它兼容佛道两家修炼精功,内外兼俱,既有强身健体之妙,又具搏击克敌之能,四百多年来绵延传承,久盛不衰。在中国近代螳螂拳的历史上,崔寿山、王玉山、李昆山,是其著名的传承人,被武术界称为“三山”,其中尤以崔寿山影响最大,弟子遍布北半个中国,成为螳螂拳一代宗师。

螳螂拳是少林武功还是武当,(2)

疾恶扬善德艺双馨

崔寿山,号彭年,生于1890年,卒于1969年,烟台莱阳东诸麓村人。崔先生出身名门望族,书香门第,祖上为明朝著名大画家崔子忠(字青蚓,1574——1644),明朝画坛有“南陈北崔”之说,南为陈洪授,北即崔子忠。画作《藏云图》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杏宴园集图》等藏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柏克莱景元斋和上海博物馆。其他作品多载入《中国传世名画大辞典》及《中国书画大辞典》。崔寿山能够成为中国近代螳螂拳一代宗师,与其良好的家学熏陶是分不开的。

螳螂拳是少林武功还是武当,(3)

寿山先生的恩师是莱阳螳螂拳一代大家宋子德,其入室八大弟子以寿山先生为首,加之他又是宋子德的外甥,更深得宋先生衣钵真传。多年来跟随老师云游四方,以武会友,得到诸多门派名师指点,功夫日臻炉火纯青。最终宋先生把自己最心爱的宝剑赠予他,剑上刻有宋子德的名字,指认他为太极螳螂门第一传承人。此后三年,崔寿山四处寻师访友,博采百家之长,以毕生精力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致力于螳螂拳的研究和总结,其所著《螳螂拳谱》,集螳螂拳之大成,是我国最完备的武学典籍之一,现珍藏于国家体育总局档案馆,1986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武术最高奖——雄狮一等奖,寿山先生也被载入《中国武术名人大辞典》。

螳螂拳是少林武功还是武当,(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