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榆山夼村村碑
该古迹群坐落于海阳市发城镇榆山夼村属地。梁学香先生的故居和拳房位居榆山夼村落中部,地处东经120°57′16″北纬36°54′14″。梁学香、梁敬川父子的墓地,位于榆山夼村东部的榆山西北麓(榆山——1941年许世友将军指挥的榆山大会战遗址所在地,烟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民国时期的《莱阳县志》记载,祖居海阳大嵩卫(今海阳凤城镇属地)的李秉霄先生(后迁居莱阳史家河村)是螳螂门有据可查的第一代宗师。其得意弟子是莱阳小赤山村赵珠老师。据我们实地调查,李秉霄和赵珠两位螳螂拳先辈的墓地因历史原因已被挖掘损毁,其他遗迹更是难觅其踪。
海阳市榆山夼村村貌
赵珠老师传艺于海阳榆山夼村梁学香先生。赵珠有三个儿子。长子赵仁彤、次子赵义彤从文,只有三子赵礼彤随父习武,此后传到赵珠第五代后裔赵明新。上世纪30年代,赵明新英年早逝,赵家的螳螂拳传承就此戛然而止。
值得庆幸的是,赵珠培养出了一位得意门生梁学香。正是梁学香,使得螳螂拳传承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我们在考证海阳榆山夼村《嵩阳梁氏支谱》和莱阳赤山村《赵氏族谱》时发现,梁学香乃赵珠次子赵义彤的妻侄。或许是赵梁两家的姻亲关系,挽救了螳螂拳命运,改写了螳螂拳的传承发展历史?这只是个人的猜想而已。
山东省海阳市榆山夼村梁学香故居
据梁学香之子梁敬川亲手书写的《嵩阳梁氏支谱》载:“大清同治九年重修于勤慎堂三月十五日 立”可知信息如下:1870年4月15号,梁敬川亲手书写了《嵩阳梁氏支谱》,梁敬川育有两女一子。此年,其子梁吉正出生,两女儿已经出嫁。根据清朝的风俗,男女正常的婚嫁年龄一般是男子十六岁、女子十四岁左右。小女儿出嫁年日,按照距梁敬川先生结婚年二十年计算。据此推算:
1、梁敬川先生的出生年代应该是清道光(1834左右)年间;
2、梁敬川之父梁学香先生,育有一子四女。因家谱未记载男女排行。假定梁敬川先生出生排行在中间推算:梁学香先生的出生年代应为清嘉庆年间(约1810左右)。
梁学香先生勤奋、聪颖,特别能吃苦。学艺之时,白天帮助父母耕种田地,夜间则拖着一个特制的大草耙子,步行十几里山路去小赤山村学艺。等走到老师家,草耙子上就聚拢了一个大草球,以此为师父烧炕,略表寸心。寒暑不辍,夜练不息,黎明时分,再拖着草耙子回家,乡邻都以为他是每天早起劳作,再回来吃早饭。习武之事,竟不为乡邻所知悉。
1985年版《海阳县志》载:“……梁学香拳术功底深厚,有创新精神。学艺之初,螳螂拳只有‘棚扑’、‘乱按’、‘分身八肘’三个套路和单手动作。至中后期,梁从各个套路和单手动作中取其精华,创编成‘摘要’,使螳螂拳进一步发展提高。梁赴省城参加武林赛艺,获亚元奖……。”此县志中记载的“棚扑”、“乱按”是县志编撰者之笔误,据梁学香老师所著的《拳棍枪谱》载,应为“掤补”、“乱接”。
梁学香先生艺成之后,代师传艺。后游走江湖,保镖访友。据说,在一次镖行河北沧州,夜幕降临,众人便在道旁客栈歇宿。夜半时分,三、四十个盗贼,手执各种兵刃摸上门来劫镖。机警的梁学香老师顺手抄起顶门杠,将盗贼挡在了院子里。混战中,梁学香老师手中的木棒被强贼一截截削断。他抛下断木,施展螳螂拳法,徒手独战群贼,将众寇打得抱头鼠窜,四散而逃。
梁学香老师虽然身材瘦小,动作却极为敏捷。他能在八仙桌下演练螳螂拳,闪转腾挪,衣襟绝不曾触及桌腿。他能在空空的大笸箩的边沿上运步如飞,亦能蹿房越脊。但他艺高不傲,善采众长。
自古以来,福山南涂山村于氏族人,视六合棍法不啻金玉,传艺不传谱,而且轻易不传给外人。据说,梁学香先生是用螳螂拳之掤补套路(这一传说,我们已经在福山南涂山村六合棍传承人房树仁老师处的到印证)与福山南涂山于氏六合棍传人进行交换,方得之。其后,他将南涂山于氏传承的六合棍谱、棍论和牟平乡刘汝芬所作之序,收录于其所著的《拳棍枪谱》中。谱中注明:“福山涂山村于氏祖传棍法”。梁公学香此举,或为明示棍法之渊源;或为表示对南涂山六合棍传承者的尊重和感激;或是两者兼而有之。自此,六合棍开始在螳螂拳传人中代代相承。如今,六合棍随着螳螂拳的广泛传播,已遍及四海内外。
据梁学香先生所著《《拳棍枪谱》》中收录的道光岁次壬寅中和节(即1842年农历二月初一日)牟平乡刘汝芬为于应龙先生自著的《六合棍谱》所做之序的内容来看,可以佐证,福山南涂山村于公应龙自著《六合棍分析谱》的成书时间,应为1841年,即清·道光21年前后。我们还可以根据刘汝芬序载:“……年已七旬,而作坐进退之法,丝丝入扣……”内容推算,于公应龙出生在1773年(清·乾隆38年)前后。并可知,梁学香先生就应该是在1841前后到福山南涂山村,与于应龙先生以拳换棍而留下美谈。
据《安定郡梁氏宗谱》卷五载:“梁学香,乡引耆宾,善武事。”究竟善武事的梁学香老师螳螂拳造诣达到了何种程度,我们今人不得而知。但有一件事情,直到现在仍在螳螂拳传人中代代流传。莱阳黄金沟村姜化龙先生为报答梁学香老师的授业之恩,学艺期间,他在榆山夼村为梁学香老师盖了六间拳房,竣工后请梁学香老师来看房子。梁学香老师看了看,笑呵呵的说道:“看着挺好,不知道结不结实啊。”姜化龙先生急忙应道:“梁老师,我用的材料都是上好的砖木白灰,非常结实的。”梁学香老师不语,侧身将臀部向石块垒砌厚度约四、五十厘米的东山墙上一靠,墙上几排石头瞬间就塌陷进去了……
如今,这座历经世纪风雨的老拳房,就像一位隐于市井的耄耋老人,默默见证着螳螂拳百年兴盛发展的传承历史。代代螳螂拳传人都能通过他来触摸到传统螳螂拳的历史根脉。
梁学香老师凭着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尚武德,赢得江湖同道的敬重。其子梁敬川,一条大枪使得出神入化。在北京期间,因保皇纲有功,被朝廷授“五品军功,赏戴花翎”。一时间,“梁氏父子”名冠京城。人到中年,梁学香老师回到老家海阳县榆山夼村开场教拳,传授技艺。他打破当时的密传陈规,既传男,又传女,既传内又传外。
梁学香先生育有一子四女。除其儿子外,他的第四个女儿也自幼随其习武,颇得真传。然其女儿功力如何,一直不为乡邻所知。据《嵩阳梁氏支谱》载:其四女儿嫁给海阳朱吴村祝恒远为媳。据祝氏后裔讲,其先祖祝恒远因生意纠纷,与人结怨。一日逢朱吴村赶集,此人上门滋事,并动手搬抢其家里的东西。梁氏抬手将带头搬抢东西的壮汉扔到院中,久不能动。众人皆惊,村中人始知祝家媳妇武艺不凡。
梁学香先生倾其一生时间,先后培养出许多杰出的螳螂拳名师。如梁敬川、孙元昌、祝永修、修坤善、姜化龙、孙英、张文清、郝连茹、蒋老七、石古都、王桂芳、佟坤姜、李明环、王承志等。梁学香老师的学生遍及胶东,远及京城。他们把螳螂拳从乡野山村带到了天子脚下,使螳螂拳在短时期内得到广泛的传播。为螳螂拳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的再传弟子,更是把螳螂拳传播到海外各地,为螳螂拳注入了更强大的生命力。梁学香老师不但言传身教,广泛传承螳螂拳,难能可贵地是他总结先人和自己毕生研习螳螂拳的心得,广纳百家之长,编著的一系列螳螂拳谱,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历史最早、最完整的螳螂拳专著。整套拳谱涵盖了内功、器械、拳术以及技术讲解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图文并茂,理论明晰,通俗易懂,是学习、研究传统螳螂拳的宝贵文化遗产,为传统螳螂拳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据我们调查考证,梁学香先生编著的一系列螳螂拳谱,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期的螳螂拳理论技术专著。1984年,这套珍贵的螳螂拳谱被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现国家体育总局)收藏。梁学香先生的拳房和墓地是国内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历史最早的螳螂拳文化古迹;梁学香先生的练功遗物,更是螳螂拳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这充分体现了海阳作为螳螂拳故乡的深厚武术文化积淀,对我们深入研究传统螳螂拳的历史渊源和传承保护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源传于海阳的螳螂拳,集各家拳法之所长,在实战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凭借巧妙的技击方法和科学的养生理论,称雄于冷兵器时代。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这株武林奇葩已枝繁叶茂,支派迭出,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海内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由于海内外传人众多,我们无法用传承谱系详细表述。那么,我们运用地理标记这种方法,就会清晰的描绘出螳螂拳的传播轨迹。它是以莱阳的小赤山和海阳榆山夼、史家河为基点,经过莱阳、海阳、栖霞、福山等地汇聚到商贾云集的烟台。在烟台落地生根的螳螂拳,渡海北上,在东北大地广泛传承发展;奔赴京城,在国都皇城展露锋芒;远渡重洋,在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开花结果;走出国门,在越南、韩国、俄罗斯、美国、德国、波兰、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众人的喜爱,让传统螳螂拳又进入了一个新的传播鼎盛期,这一古老的中华瑰宝又将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们追根溯源,可以发现,祖居海阳榆山夼村的梁学香先生在传统螳螂拳传承发展的历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为传统螳螂拳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传统螳螂拳传承至今,支派衍生较多。大家都说自家门派嫡传正宗。究竟古传螳螂拳是什么风格,与现在流传的螳螂拳有多大差异。这些问题,只有找到梁学香先生当年编著的螳螂拳谱才能考证清楚。为找到这套拳谱的复印资料,我追寻着探访到的线索往返奔走于烟台和海阳之间。一次次的期望变成失望,苦寻数年,一无所获。但从杨宏志和程显明两位老师那里找到了珍藏的梁学香所著螳螂拳谱的复印件。梁爱国研究了老拳谱的的全部,因个别动作用字无法准确确定。并试着用海阳方言的读法理解字意,顿时豁然开朗,理通意明。
比如在“一段摘要”中,需要从方言理解的字主要有:
1、进步承 要步入之“承” 方言读音ceng (二声),意思是用伸展的胳膊架住。结合动作用法应为“撑”;“要步入”之“要步”结合动作用法应为“腰部”,“部” 方言读音“部儿”,口述容易误认为是“步儿”,让人联想到步法,其实是与原意向违。我认为,“进步承 要步入”结合动作用法应为“进步撑腰部入”比较贴切。
2、右亮之“亮” 方言读音 liang (四声)。 意思是徒手或持木棒之类的东西掍打。因未查到符合其意义的相关字,只能用同音字代替。
3、 “进步抱两次”与“进步白鹅亮翅” 在王老师手抄(根据刘子耿先生口述)的拳谱中出现了“进步抱两次”的动作名称难以理解,这还需要用方言来解释。“白鹅”方言读音 bo wo ,在口述中发生连读就是“抱”;“翅”方言读音ci(次,四声),那么,“亮翅”就被读成“两次”。所以,我认为,王老师手抄拳谱中的“进步抱两次”应为 “进步白鹅亮翅”比较符合本意。
4、燕子取水之“取” 方言读音que(三声) 意思与“掠”相同,因未查到符合其意义的相关字,只能用近音字代替。
5、缠龙护眼之“护” 方言读音hu(一声) 意思是用巴掌打对方的眼睛,而非保护自己眼睛的意思。因未查到符合其意义的相关字,只能用同音字代替。
6、“狂手打叶里藏桃”这一组动作,特别是“狂手打”,何为狂手,到底根据动作应该用那个字表述最合其意?我又试着用海阳方言,结合套路演练和实用方法来研究。结果发现,“狂手或者框手”应该是“磕手”的方言(kuo一声调)连读的谐音。这样一来,动作演练、拳谱名称和用字就完全合理了。据此,这组动作应该为“磕手打 叶里藏桃”。
老前辈在编写拳谱的时候,不经意间使用的海阳方言,就象密码一样,为后人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不理解方言,就不可能从真正的意义上去领悟螳螂的实质,甚至会误入歧途。最终导致技术技法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但这也进一步表明,梅花螳螂拳与海阳有着同根同脉的血缘关系,梅花螳螂拳,根在海阳。
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技击的社会作用已经弱化。特别是在文革期间,所谓的“破四旧”,对传统武术给予了毁灭性的打击,遏制了传统武术在国内的传播。传统武术逐渐在乡村中销声匿迹,螳螂拳也不例外。
如今,从乡村传人城市的螳螂拳,在城市中落地生根,远播海外。但在乡村的传承发展状况却非常令人担忧。在我们走访过的村庄中,习练螳螂拳的青少年几乎没有,青壮年也是屈指可数。老拳师更是凤毛麟角,且大都年事已高,无法投身入武术教学工作。曾经让村民们引以为傲的螳螂拳,现在乡村中只留下了美丽的传说。而在城市中,有幸保留下了非常古朴的传统梅花螳螂拳。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的发展对策
2006年以来,武术部分拳种先后多批次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仍面临困境,作者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对国家级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表明国家级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拳种间保护和传承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对保护和传承情况较好的武术拳种进行分析,并借鉴其传承和保护的成功案例经验,需要提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产业化路径,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推动中国武术运动发展和中国优秀武术文化的传播。武术项目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武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宝贵的民族财富的认可。武术本质是防身自卫、强体健身、延年益寿,然而作为遗产是先辈们在生活劳动中积累留给后人、具有重要价值的“宝贵财富”;作为非物质文化有着文以化人的礼乐作用。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条件除了武术能够代表文化精髓之外,更让人惋惜的是它正在濒临灭绝。“申遗”是源于对文化精髓不够珍视,缺乏保护的能力和举措,是迫不得已的最后之举。武术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和种类的增多表明了武术保护与传承的缺失。
武术本质与现实环境的对立武术的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功效、武德的教化作用、武术的表演娱乐性符合现实社会的需要,将武术做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以市场化、产业化机制激励非遗项目的发展,既有利于其自身的保护,也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但武术本质是冷兵器时期为了生存而产生的搏*术。冷兵器时代战争的需要和百姓防身自卫的需要为武术提供了生存的空间环境。随着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和法制建设的加强,武术在当今社会已然失去了其作为搏*术而存在的意义,仅仅依靠申遗这种被动地保护而非主动的谋求传承和发展,就是在坐以待毙。
(一)将螳螂拳传承的区域文化生态营造出来,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
螳螂拳的地域文化是螳螂拳传承的根,其体现就是螳螂拳生存的条件和基础是在原有的物质文化形态,区域内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等种种元素相互关联,从而构成了独特的区域文化。这种文化让螳螂拳习练者不仅学到精湛的武术技巧,更让习练者最终理解螳螂拳传统文化的整体特点、伦理特征和辩证特色,这种深厚的区域文化底蕴,恰恰是需要我们来传承和营造。
这种区域文化的营造如何进行规划和管理?一是我们要保留螳螂拳文化中拳种和流派的原真,在传承的过程中要突出其原真性,同时要进行螳螂拳拳械、流派以及史料、书籍的挖掘和保护,营造螳螂拳的区域文化保护是传统武术传承的有力保障。螳螂拳在民间往往是以口述方式代代相传的,正是因为这种传承特点,螳螂拳的相关文字记载资料就会相对要少。但既然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既然进行保护,我们就要把螳螂拳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二是立足区域文化注重螳螂拳的文化内涵传承,促进传承环境的保护。武术和体育最大的不同是武术有深渊的文化内涵,强调整体合一,注重师徒文化等文化道德修养,这是我们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史的结合体。因此螳螂拳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空间,在遵循保护其本真的原则下的风土人情、故事传说、习练痕迹和文化信息的植根地,使得螳螂拳文化得以栖息和传承,对老拳师和有历史纪念价值的老拳坊以及螳螂拳历史上著名传人墓地、纪念碑等重点保护。同时结合现代娱乐、健身、教育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加上更加适宜其生存以及更加宽松的环境营造出来,改善现代人在面对祖传绝技时表现出的麻木和无知。
我们认为,对传统螳螂拳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在做好对历史文化古迹和文物保护的同时,深入挖掘、整理深藏在民间的传统技艺;保护传承人,把我们流失的东西挖掘回来。通过各种形式,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加大传承、推广力度,积极开展武术进校园、进机关、进军营、进社区、进乡村工作,借助国家弘扬民众文化,发展体育产业的大好时机,广泛普及教学,加快传承速度。在地区学校开设地区特色的螳螂拳课程;在乡镇建立专业的螳螂拳传承保护基地,重新把螳螂拳普及到城市的公园、广场和农村的街头巷尾,争取做到妇孺皆知,童叟皆能。武术人容汇百家,培育贤达,不争名,不逐利。潜心研究,倾心推广,为螳螂拳在故乡的重新振兴注入新的生命力。鼓励全民参与,共同把螳螂拳打造成富有我们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名片。
(二)将螳螂拳代表性传承者在传承方面的自觉、自卫意识充分调动起来
螳螂拳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管理与保护
传承人是武术传承的关键力量,2008年和2011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有相关的规定,对传承人的认定上,突出了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规定对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的人员不得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这一点可以看出,传承人必须要“熟练”进行实践运用,在传承上要进行口传身授,而不是材料。
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由于大多数年龄较大,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甚至失传的危险,因此,对传承者的管理和建立传承梯队是非常必要的工作。在家族和社会传承过程中,可以定期组织传承人收徒仪式,把武术礼俗传袭下来,规范武德,形成约束力。同时,给予政策关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补贴,设立“杰出传承人奖”。掌握好普及与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社会地位的关系,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教育、著书立说,增加社会受众。
对螳螂拳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就是对螳螂拳文化的保护。随着一些老拳师的去世,有些螳螂拳拳种流失。传承人锐减是螳螂拳濒危的根本原因,所以,一定要重视传承人的保护工作。一是改善传承人的经济状况,有些中年拳师由于生活压力所迫,不得不放弃螳螂拳,放弃了传统的教武职业,转向其他的谋生职业,应当改善他们经济状况,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对传承人授徒传艺给予资助等,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二是保护传承人的群众基础,螳螂拳的传承和发展总是依存于一定热爱他的群众,没有群众基础,就失去了存活的土壤。三是保护传承人的传承基地和技术记忆。因为基础设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依托,传承基地除了偏远乡村,一定要在城区、中心城镇等人口聚集区发展。随着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可以借助影像资料“原生态”的记录传承人的影像、著作等技术记忆。
传承者在传承方面的自觉、自卫意识充分调动起来
要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的时候,政府应该扮演一个召集者的角色,让传承人扮演其中的主体和关键角色,要想有效地传承武术中存在的文化心理结构、宗教信仰、价值诉求以及思维方式等,就必须让习练者、传承人共同参与进来[3]政府可以通过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等各种方式进行充分的利用,将传统武术传承人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最终能够将其传承的自觉、自卫意识充分的调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传统武术的传承效果。
(三)对螳螂拳传承的途径进行积极的开发
制度的完善和科学的规划是确保螳螂拳有效传承的关键
一是国家及各级政府的宏观控制和政策保护,在螳螂拳传承的许多保护措施中,立法保护是至关重要的。究其原因,就是立法保护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它全面彻底,可以对政府、群众和社会的行为起到必要的规范作用,营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制度环境,以免过度和随意做法的出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传承中应该加强立法工作,切实保障螳螂拳非遗地位和传承人的地位,要对传承者和所以者进行经济方面的保护和资助,并规定传承人的义务和责任。
二是有必要对螳螂拳实施档案模式管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一个民族的非物质形态的魁宝,对螳螂拳实施档案式保护,也是中华民族对自己认定的历史凭证的保护。国家应依托武术和非遗行业的相关部门,运用档案模式对螳螂拳进行收集、分类、编目、保管,并提供利用等措施,实行艺术文物般的保护。
三是加强螳螂拳传承和教育的结合,培养人才队伍。在螳螂拳传承过程中,应该加强教育在传承中地位的立法。尽可能在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区域性的普及螳螂拳,尽可能利用高等院校的教学硬件设施资源和教师的智力资源,以长期或短期的委托培养方式,逐渐建立起螳螂拳自己的文化遗产传承体系。明确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以及省市县各级武术协会等组织管理机构在传承中的义务和权限。
学校教育是螳螂拳文化传承的最佳途径
在全球经济日益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民族传统文化在青少儿童中的传承断层问题日益严重。面对民族文化的流失,我们必须找到更有利的传播途径。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这其中,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为学校教育本身就具有目的性、系统性等特点。如今学校教育不要对武术的认识主要停留在一个普通的体育项目的层面上,充其量是学生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而已,其实这样淡化和漠视了螳螂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要让广大青少年在学校里接受武术和中国文化的熏陶,从拳脚功夫中体会武术所蕴含的文化意境。
螳螂拳作为山东烟台市的特色拳种适合以地域特色在大中小学开展,完全可以根据地方实际特点把螳螂拳纳入完善的教育体系。这样可以有利于构建一个科学、系统、规范且具有可行性的传承体系,为螳螂拳的文化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其实学校教育科研聘任德才兼备和品学兼优的民间拳师到学校任教或兼职,可以利用课间操和课外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螳螂拳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和谐、多变、灵活、开放的组织形式,能够相对系统的掌握螳螂拳,达到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目的,同时也将使独特的螳螂拳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所以说,学校教育应当承担起螳螂拳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和义务,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能扩大群众基础,建设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的螳螂拳学校发展道路,这不仅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更是课程和体育学科建设进步的标志。
以“螳螂拳故乡”打造相应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品牌,拓展螳螂拳赛事及其文化活动
近几年,为了保护好螳螂拳这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切实打造一系列赛事和活动。比如:成立“烟台国际螳螂拳联谊会”和“螳螂拳研究会”,举办螳螂拳故乡行等活动。开展了“烟台国际武术节”和“烟台十大优秀拳师”评选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充分吸引了大批武术爱好者和青少年的目光。但这只是螳螂拳传承形势的初见端倪,要从根本上解决新形势下螳螂拳传承问题,在不断培养螳螂拳新的传人和开展螳螂拳理论研究同时,要加强国内外螳螂拳各方面的国际交流,共同研讨螳螂拳的发展方向和研习螳螂拳竞赛规则。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武术表演、观摩、比赛大会,提高螳螂拳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促进螳螂拳的传播和发展。
螳螂拳作为民族文化资源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魁宝。然而随着多元文化的融合,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的转型以及当前对传统武术缺乏正确的认识等因素。使螳螂拳面临着传承人断层、文化传承氛围缺失等困境。正如它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濒危性,才凸显出螳螂拳文化传承重要性和紧迫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中推广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完善制度和科学的规划是确保螳螂拳有效传承的关键;还要以“螳螂拳故乡”打造相应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品牌,拓展螳螂拳赛事及其文化活动,建设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的螳螂拳发展道路。
-----------------------------------------
作者简介
黄义军,男,中共党员,1980年生,运动健将,山东青岛人。鲁东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在读博士。2008--2010年韩国武术散打国家队主教练,全国武术段位制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武术段位制“优秀考评员、指导员”。
主持完成山东省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课题等省部级课题4项、厅级课题2项;参与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6项;独立和第一作者发表CSSCI论文5篇、SCI论文一篇、北大中文类核心论文2篇;出版专著3部,其中一部入选教育部2012年高校人文学术成果文库;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山东省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一项、教育部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一项,山东省软科学二等奖一项,烟台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鲁东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参编教材一部。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