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寿山武功超群,然武德高尚,一生谦恭谨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从善如流,疾恶如仇。一日,一位外地拳师来到崔寿山家,进门跪倒在地,哭诉道:“崔老师,您一定要帮我说句话。”崔先生连忙上前把他扶起,询问原由。原来这位外地拳师在万第开馆教拳,不想遭到一本地拳师排斥,带人要砸他的场子,还要赶他走人。崔寿山听后,把这位拳师安抚一番,又找到那位本地拳师。这拳师理直气壮地说:“崔老师,咱莱阳是出了名的螳螂拳老窝子,又有您这样的名师坐镇,怎能容他一个外地人在咱这地儿逞能,往咱眼里揉沙子,他太目中无人了!”崔先生和颜悦色地对他说:“螳螂拳经过历代宗师传承,不断吸取各家拳法精妙才发展到今天,外地拳师在咱莱阳教授新的拳种,正是我们探经取宝的好机会,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利无害。一己独大,自我封闭,这是习武之人的大忌。”崔先生一席话,说得本地拳师心悦诚服,从此两家拳房和睦相处,十分融洽。
当然,从善如流之人大多也疾恶如仇。有一年,栖霞蛇窝泊镇来了一位自称是沧州鹰爪拳师的人,飞扬跋扈,带领徒弟几天之内硬是把当地三家拳馆打得人去屋空,并霸占拳馆开馆授徒,扬言踏平莱阳无敌手。崔寿山闻知此事十分恼怒,决定教训这个不守武德的狂妄之徒,便赶往蛇窝泊与其比试武艺。
比武那天恰逢大集,人潮涌动,沸沸扬扬。鹰爪拳师拉开硬弓架式,双臂抡圆,左盘右旋,令人眼花缭乱,围观之人都为崔先生捏把汗。却只见崔寿山面带微笑,款步靠近,上路虚晃一点,下路用斧刃脚紧连崩点玉环步,一记胳肘,早把鹰爪拳师从人群头顶摔将出去。鹰爪拳师羞愧难当,当晚便离开拳馆,鼠窜而去,路上对徒弟们说:“此人胳肘如铡刀般厉害,以后切莫与他交手。”而在场围观的武林人士,也都领略了螳螂拳的精妙,纷纷赞扬崔先生:争胜负各人有千秋,崔寿山一肘定乾坤。
民族气节忠心爱国
崔寿山先生是莱阳国术馆的主要奠基者。1933年,在国术馆成立大会上,崔寿山表演了一套拿手的螳螂拳八肘,已经名噪一时;此后,在省城济南举行的一场规模宏大的比武大会上,他又一举折桂。从此崔寿山名震四方,授徒遍布北方大半个中国。
崔寿山有一早期弟子,曾与北洋军阀吴佩孚军中武术教练比武,将其击败后,被吴佩孚委任为军中武术总教练,并兼任京汉铁路总检察长,主查鸦片和烟土,权势炙手可热。他得意扬扬,一副衣锦还乡的姿态来到崔先生府上,邀请崔寿山也到吴佩孚军中任职。崔寿山说:“习武之人第一要明白自己为什么习武,除强身健体之外,要多为老百姓做好事,不要被名利迷了心窍。吴佩孚那里我是无福消受的。”
抗日战争时期,崔寿山应朋友之邀在烟台开设武馆,赢得社会一片喝彩。有个日本宪兵队长七个不宾服,八个不服气,此人以前在日本练过柔道,很自负,遂到武官比试武艺。崔先生心想,若把他打翻在地,定会给武馆带来麻烦,就对宪兵队长说:“我站在这里,你要是能把我摔倒,就算你赢。”
崔寿山站好了马步,双手交叉胸前,让日本队长一个后搂腰。这鬼子从身后将崔先生狠狠搂住,使出吃奶的力气将崔先生抱得双脚离地,可是怎么也摔不倒他。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反反复复,直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如牛,才不得不放手认输。
后来这宪兵队长想跟崔寿山学功夫,学费出手很高。崔先生心想:“我中国功夫岂能传给倭寇,用来欺负中国人!”遂以语言不通拒绝了。事后有人对他说:“日本人出这么高的价钱你为何不多少教他两下?”崔寿山义正辞严地说:“教了他我就成了他师傅,就成汉奸卖国贼,我不能沾这个恶名。他就是给我座金山银山,也绝不教他一招半招!”
1943年,与日伪狼狈为奸的国民党顽固派,驻莱阳国民党十二师少将师长兼保安司令赵保原,也闻知崔寿山武功高强,便以团职教练委任,崔寿山先生不愿为国民党卖力,断然加以拒绝。
1946年,八路军胶东军区司令部,设在莱阳吴格庄。司令员许世友,政委林浩,闻听崔先生武功超群,武德高尚,且颇有爱国之心,便亲自致信邀请崔寿山先生为武术教练。崔寿山接信喜不自胜,连声说道:“好,好,许将军也是尚武之人,瞧得起我,这正是我为国效力之时,得其所哉!”催促家人赶快收拾行装,连夜奔赴吴格庄,为解放战争立新功。
说起寿山先生在烟台的武术传承,有一个人是绕不开的,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富商纪春亭。
纪先生在烟台开有多家商号和店铺,像位于现在“天天渔港”身北的委托行“三星宫”、位于现在“华达大厦”的“大华浴池”的前身“雅江泉浴池”等大小买卖,散布于烟台多处地方。在西沙旺有200多亩果园,在烟台大小海阳一带更有多处房产。
纪春亭又是个武术痴迷者,得空便寻师访友,找人切磋武功。他久闻莱阳首富螳螂拳大师宋子德先生大名,内心仰幕已久,便四处托人引荐。也该师徒有缘,二人第一次见面是在“丹桂戏院”。当时宋子德先生端坐在戏院凳子上,两手平放于膝盖。纪春亭走过来,朋友介绍说:“这位就是螳螂拳名家宋子德先生。”
纪春亭看了看宋子德文质彬彬的样子,心想,就这副身板,像个武术大师吗?灵机一动,就想试试宋先生的水深浅,待宋子德刚要起身握手之时,他口说“不用客气”,同时弯腰用双手按住宋子德放在膝盖上的手,运足力气,想给对方一个下马威。宋先生一看这架式,心知肚明,也不起身,顺势一个螳螂手,拽住纪的肘部,借力一拉,口说“请坐”,纪春亭便一腚跌坐在宋子德旁边的凳子上,闹了个大红脸。
纪春亭原先只是听说宋子德武功高强,并没谋面,一试手方知宋先生武功如此了得,不仅由衷赞叹:“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宋先生真乃螳螂拳一代大师,我之幸也!”当即便想拜宋子德先生为客师并以600块大洋的价格想学太极螳螂拳“六段摘要拳”,宋子德先生当时没有答应。后经社会上多方关系撮合,宋子德对纪春亭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才收下纪春亭这个徒弟。
半年后“六段摘要拳”学完,宋先生要回老家,纪春亭依依不舍,多方挽留,执意不放师傅。宋先生在教习春亭半年的过程中,也对爱徒有了很深的感情,认为他品行端正,仗义疏财,身体素质好,性格执著,悟性很高,是个难得的武术人才。便说:“我回家后一定派一好手来教你,就是我的大徒弟崔寿山,待你见识过他的功夫就知道了。”春亭无奈,只好赠送师傅300两白银,送师傅启程,静等崔寿山到来。
崔寿山谨遵师嘱到烟台与纪春亭会面。春亭心想:“虽说你是宋先生的得意门生,但我也是烟台商界精英武林高手,哪能不经比试就随便跟你学拳?”当即提出,到他居处后面的拳房走两圈。寿山到来之前,已从宋先生口中得知春亭的为人及武功,并不介意。两人来到拳房后,口说一个“请”字,便开始比武。没走上几个回合,崔寿山用螳螂拳摘要中的勾打掌手雷和纯熟的滚龙肘、将纪挫败。
当时纪春亭在烟台西沙旺盖有数间瓦房,地上铺有海带草做的垫子,专供练拳之用,崔、纪二人习武就在此处,但从不让外人观看。过了一段时间,春亭认为自己的功夫大有长进,便提出在他市内的拳房与崔先生当众比试拳法。寿山知道此人好胜心强,也就同意了。
交手那天,纪春亭邀请了烟台武术界不少朋友到场,大伙也都想见识一下宋子德高足的风采。二人一来一往,不上几个回合,寿山便用螳螂拳中的阴阳迭掌把春亭击于墙上,反弹下来扑倒于地,纪春亭当即昏了过去。崔寿山急忙走上前去,连说“失手,失手”,急掐春亭人中,好一会儿纪才苏醒过来。通过这两次交手,纪春亭才心服口服,真正领教了崔寿山的武功及太极螳螂拳的厉害,开始脚踏实地地跟随崔先生习武。崔寿山也真正开始了代师授徒的生活,他把螳螂拳的基本功、排功、三回九转气功、八段锦、封手、乱接、蹦步、八肘(五段)摘要(七段)、八方、梅花路、折採、中路翻车以及刀、枪、剑、棍、鞭、棒、戟、锏等各种兵器的功法,完整地把太极螳螂的全部精奥,悉数传给了纪春亭。
后来崔寿山先生这样评价纪春亭:“在我所教过的徒弟中,没有一个比他更能吃苦,更坚韧,更有悟性,将来肯定是螳螂拳的一把好手。”此话不假,有一次纪春亭脚底长了个疮疖,已经化脓,他竟然咬着牙,一跺脚将脓挤出来并继续练功。
知徒莫如师,纪春亭终于成为太极螳螂的一代名师。他在大连开设武馆时,弟子众多,遍布东三省。一次在关外奉天(沈阳)打擂,把一招螳螂拳的滚龙肘,用得出神入化,击败所有对手,夺取桂冠,威震东三省。
纪春亭的武功虽成名于崔寿山先生之手,但他们关系甚密,称兄道弟原因有两点:一、纪春亭拜客师于宋子德先生学过六段摘要拳,后从师崔寿山先生。二、纪春亭大崔寿山先生5岁。所以这也是两人一直以兄弟相称的真正原因。按师承关系,应以崔寿山先生代师授徒,更为确切一些。
怒*日寇 名垂青史
崔寿山先生的长子名洪照,自幼随父习武,形影不离。洪照秉承了父亲的武学天赋,为人处世也深受父亲影响,刚直不阿,铁骨铮铮。
崔洪照得其父太极螳螂衣钵真传,拳术、器械无所不精,尤为擅长技击与散打,少年便名噪一时。他最拿手的螳螂地躺拳,练拳时人平躺地上,双腿奋力向上攀击,有如乌龙绞柱,以肩为轴,反复旋转,如同旋风。双腿攀舞,身体渐起,突然腾空,专击对手腰腹以上,头部更是击打重心,演练起来十分壮观。崔洪照以此招法与人交手,无人敢近其身。
抗日战争时期,崔洪照来到纪春亭的大连武馆。一日无事,来到码头闲逛。当时大连、旅顺全被日军占领,港口码头全是鬼子巡逻。洪照心中早已窝着一把火:凭什么在我们中国人的土地上任小日本横行!
正想着,忽见一个码头工人,背负重箱,趔趔趄趄地走着,一不小心,把箱子摔到地上。一个日本兵背着刺刀,向前朝这个工人猛踢几脚,嘴里还哇哩哇啦地骂个不停。洪照一个箭步蹿过去,挡在日本兵面前,怒吼道:“凭什么欺负人!”小鬼子唰的一声取下背着的枪,把闪着寒光的刺刀对准崔洪照。说时迟,那时快,还没等小鬼子反应过来,早被洪照一记“螳螂腰斩”,用挂腿把日本兵打到海里去了,崔洪照“嘿嘿”一笑,早一溜烟溜之乎也。
此后洪照常于傍晚时分,悄悄来到海边,遇到疏于防范的零散鬼子,近则上前一脚,远则飞去一镖,斩*后扔入海中。日本人为此曾全城搜捕,无奈洪照深居春亭家中,纪当时是大连著名的资本家和武术家,被大连人称为“纪虎”,他的这一特殊地位,日本人也要避其锋芒,并没进门搜索。有人曾问崔洪照:“你和拿着枪的日本人干,你说他的枪快,还是你的拳快?”洪照笑了笑:“十步之外,自然枪快;十步之内,肯定我的拳快。”说得大家都笑了。
崔寿山先生的民族气节,爱国之心,不但血脉传承于他的儿子,也影响着他众多的弟子,张家宪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
抗日战争爆发,莱阳国术馆50多名螳螂拳弟子,先后奔赴抗日前线,张家宪(莱阳市中村人)在北平参加了著名爱国将领、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将军的部队。为弥补装备不足,二十九军组建了多支大刀队。张家宪在军中担任武术教官,主要传授寿山先生所传的“引龙出水”刀法。寿山大师的《螳螂拳谱》对此刀法这样描写:“刀锋挫拖里外展,拈粘钩挂十字片┈┈缠头过耳全身力,滚雪飞花是真传。”可见此刀法神出鬼没。
1933年初,日寇占领热河全省,直逼长城,中华民族到了危急时刻,旅长赵登禹带领500名大刀队战士赶赴喜峰口,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砍*敌人数百名。日军又调集重兵,疯狂反扑,喜峰口上演了大刀对洋枪洋炮的壮烈一幕。大刀队夜袭敌营,风高月黑,短兵相接,大刀翻飞,血肉迸溅,直*得日军鬼哭狼嚎,抢地呼天。这一仗歼敌逾千,毁敌军车数百辆,大长我中华民族威风。
消息传遍全国,国人精神大振,一扫“九·一八”丧师失地的沮丧情绪。何香凝先生挥毫写下《大刀赞》:
大巧若拙用大刀,
大新若旧国术高。
伏如猛虎进如猱,
十步以内敌休逃。
上海作曲家麦新,更是激情飞扬,击节高歌《大刀进行曲》,副题是“献给二十九军的大刀队”,原歌词是: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二十九军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
看准那敌人,
把它消灭,把它消灭,
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此歌一出,立即响彻中华大地,无数热血男儿,引吭高歌,奔赴*敌战场。
1937年“七七事变”,张家宪同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及大刀队员一起,参加了卢沟桥战役。激战中张家宪高喊“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口号,挥刀连砍7个日军头颅,与佟、赵二将军一起壮烈殉国,谱写了中华历史的辉煌乐章。
事后,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亲自给张家宪的父亲张哲生先生写信说:“张家宪在卢沟桥战役中,为抗击日军入侵英勇奋战,砍*日寇7人最后喋血南苑,死而荣光。”哲生先生悲痛又激动,哭泣着来到莱阳城大街上,挥舞来信,当众反复宣读,说:“家宪为抗日捐躯,死得其所,死的光荣!”随后他又毅然将二儿子张庭宪送入抗日队伍,鼓励儿子,继承兄志,为国争光,为家争光,也为莱阳国术馆争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给佟麟阁将军、赵登禹将军、张家宪等烈士的家属,颁发了*主席签署的烈士证书。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螳螂拳弟子们谱写的一段段爱国传奇,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不屈品质,鼓舞着一代代子弟奋斗不息,历史将不断证明,任何敢于来犯之敌,必将重蹈半个多世纪前小日本的覆辙!
崔寿山先生已于1969年与世长辞,螳螂拳的传承却经久不息。今天,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大背景下,这个被列入中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拳种,必将发扬光大,焕发更加辉煌的光彩。
据民国24年(1935年)的《莱阳县志》记载“习螳螂拳术先是小赤山李秉霄,乾隆时随父宦游南中,有大盗某甲,于狱得危疾,已昏不知人,典狱以告官,命出之。秉霄通医理,过试其脉,买药饮之。盗汗出而苏,夜半伺隙潜遁。越数月,秉霄深夜独坐,盗突至叩谢,秉霄于语欢甚。盗以艺授之,秉霄亦英敏,艺成盗不复至……”。莱阳人螳螂拳传人崔寿山在民国初年编写的《螳螂拳谱》记载:“时海邑有附贡生李公,文学士也。赴秋闱不第,绝世俗,匿迹山泉,其所交游者,皆一时侠客。公得异人传,兼取内外家之长,独于螳螂之术得其精粹,志在云游,不欲以姓名示人,故人之皆未能识。”
据史料记载和我们实地考证,山东省海阳市凤城镇(古称大嵩卫)、以及海阳、莱阳两地的交界地周围(海阳发城镇榆山夼村、莱阳万第镇的史家河、小赤山村等),是目前所能追溯到的历史最早的梅花螳螂拳的根基地。笔者专访梁学香螳螂拳传承人梁国爱:海阳的传播第一代宗师李秉霄,第二代宗师赵珠,第三代宗师梁学香,皆居于此,传授技艺。螳螂拳的支派从这里走出乡村,传入城市,进而走出国门,广播四海。海阳市发城镇榆山夼村,至今还完整保存了现存历史最早的螳螂拳文物和文化古迹。海阳市榆山夼村螳螂拳物质文化古迹主要包括清朝螳螂拳集大成者梁学香先生传拳授徒的拳房(故居)、梁学香先生编撰的螳螂拳拳经拳谱、梁学香先生练功用品遗物和梁学香、梁敬川父子的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