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翻译,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翻译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2-01 12:45:14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翻译,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翻译(1)

——读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这是一本畅销书。

笔者读到的已经是2020年3月第99次印刷的版本,由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王昶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上下两册,46.4万字。没有具体统计数据,所以说不清楚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本著作自1970年问世以来,究竟被翻译成了多少种语言,在世界上一共印刷了多少册。

这更是一本史学经典。

吉林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刘德斌主任在序言中提到:

有人把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本《全球通史》与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基础》、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和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等并列为20世纪影响世界的十本书,可见其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翻译,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翻译(2)

难能可贵的是,这是一本历史教科书,学术性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作品。

虽然因为比较的“大部头”,读得非常吃力,但作者文笔隽永,笔力雄厚,逻辑严密,即使是引用的资料也恰如其分,很像《红楼梦》中的诗词。曾经有人打了个比方,说这些诗词,单独拿出来可能不算上乘,但放在书中,就如同池塘里的水草,美得自然。

从史前文明,到21世纪,作者将浩瀚几万年的人类历史画卷,既形象生动又深刻理性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任何一位读者都不得不严肃地思考这样的终极问题: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又将往哪里去?

在全球化遭到挑战的今天,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我们整个人类的历史,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作者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西方视角”,相对客观地探究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这些动力有人口因素、地理因素、气候因素,宗教因素、技术因素,等等。因为学识与专业能力的局限,笔者不可能从整体上对这本“全球史观”的代表作进行阐释,只能管中窥豹,从较小的角度谈几点感受,表达对作者的由衷敬意。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

人类当然有足够的理由为已经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而骄傲,但绝对不能有过多的傲慢与偏见,我们要对自己赖以生存的这个地球及其他生物伙伴保持敬畏。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翻译,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翻译(3)

从食物的采集者,到食物的生产者,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人类历史的每一次飞跃,都伴随着技术的进步。

比如,铁制、牛耕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进而影响到了统治秩序的变更。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使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得以实现,各国为提升国力进行争霸战争,纷纷改革政治经济制度,才有了后来的商鞅变法,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比如,到公元前2千纪末,游牧民发明了役使马的马勒、马嚼子、角状的马鞍和马镫,使他们能在策马飞奔时腾出双手,射出阵雨般的箭。欧亚大陆的游牧民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机动性,能追上和打败防守城市中心的军队。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游牧民的军事才能主要就建立在骑马作战这一基础上;这一技术最终导致成吉思汗在13世纪完成一系列惊人的征服,建立庞大的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直到西方火器占据优势之后,诸文明中心才从游牧民频频入侵的威胁中解脱出来。

比如,武器和船舶技术的进步,促成了西欧国家的海外冒险,最终导致了“地理大发现”,随着达·伽马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麦哲伦团队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使西方国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掠夺,建立了数不清的殖民地,从而完成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其影响直到今天还在继续。

……

技术,固然使人类摆脱了束缚,获得了极大程度的自由,尤其是在拥有核能、航天技术和量子通讯的今天,原先只能是神话中想像的东西变成了现实。但是,技术进步的负作用也有目共睹。要知道,用投枪和弓箭狩猎固然原始,但人类在几万年以来一直保持着与自然界其他物种的平衡,自从长枪大炮出现后,大量动物的生存空间被压缩,越来越多的曾经遍布草原和森林的动物进入了“保护名单”,乃至灭绝,有的目前只存在于博物馆中,作为标本被人参观,有的则只能在书本中看一看图片了。

更可怕的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大屠*在战争中变得“理所当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共有840万军事人员和130万平民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的军事人员和平民分别增加到1690万人和3430万人。如果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话,伤亡人员肯定还会有更加惊人的增加。由来自30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于1985年9月报告称,核武器攻击造成的冲击波和辐射效应会直接夺走几亿人的生命……

如果只有技术的进步,而没有对人性贪婪的遏制,技术发展的越快,对整个人类的威胁就越大。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不着力于消灭核武器,不对克隆、转基因这样的一些技术进行伦理上的制约和法律上的限制,我们很可能在走向一条集体自*的不归路。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翻译,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翻译(4)

其实,早在19世纪,恩格斯就警告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比如飓风,比如雾霾,比如洪水,比如森林大火。

还有瘟疫。以目前面临的全球新冠肺炎来看,这么一个小小的病毒,就让世界各国人仰马翻,狼狈不堪,社会经济出现大幅度衰退。这充分说明,在大自然面前,人类还是非常渺小,不能过于迷信自己的技术,有很多未知的领域,远远还没有发现。

可以说,当前人类面临的境地其实是非常尴尬的,物理学家沃纳·海森伯格说:

“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世界上只面对自己,而不再有其他任何伙伴或敌人。”

进入21世纪以来,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类的这种首要地位成为我们当今全球性隐忧与恐惧的根本原因。在比恩格斯更早的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虽也曾热情洋溢地赞美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但他也高瞻远瞩地警告过它可能带来的危险。他不反对人类追求“知识与技能”,但他同时强调,这种追求需要用“人性和慈善”来加以引导,而且这种追求不应该是“为了自得其乐、争强好胜、高人一等、追逐名利、争夺权位,或其他任何类似的卑微目的,而应该是为了改善生活。”

这位哲学和科学伟人深邃的思想和见识,以及无与伦比的战略眼光不由得让笔者想起了我国清朝的陈澹然在《寤言二迁都建藩议》中说的一句最近很火的话: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