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翻译,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思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2-02 21:11:44

【原文】 子曰:“默而识(1)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默默记住所学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教诲他人不知倦怠,除此之外,我还做些什么呢?”

【评析】

本章夫子所言“学”与“教”的态度。

(1)识,指记住。

整个《述而》篇,大多记述的是夫子教育弟子和自我学习的言行,本章侧重于态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既是夫子终身所行之事,也是千百年来中华师德的重要传承。尽管已经做得足够完美,但一句“何有于我哉”便将夫子审慎的谦逊精神、温润的君子之风表露无遗。同样的表达出现在《子罕·第九》篇里。夫子说:“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外出做官能够侍奉公卿,回到家里能够侍奉父兄,为人办丧事不敢不尽力竭力,不为酒所惑乱,除此之外,我还做些什么呢?由此可见,生活中一个事必躬亲、面面俱到的夫子却总能给人以谦卑有礼、虚怀若谷之感。试问这样的老师,又怎能不受弟子们的爱戴呢?

本章提出“学”与“教”,一个伴随了夫子的一生,另一个则占据了他的大半生。《论语》开篇的第一个字就是“学”,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夫子并不隐晦自己好学的名声。《公冶长·第五》篇里,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对于学的态度,他公开而坦诚。又说自己“十五有志于学”,其实不仅如此。《孔子世家》记载,他幼年时就“常陈葅郖,设礼容”,学习各种礼节仪式,一发而不可收。他青年游学,中年授徒,“有教无类”,到了耳顺之年还在诸侯各国奔走呼号。所到之处,因景仰夫子的名声,慕名追随者,不计其数。夫子也乐在其中,教学相长,“诲人不倦”,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然而对于“何哉”的解读,历来存在着不小分歧。总结下来,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解释为这些对于我,有什么困难呢?另一种解释除此之外,我还做了些什么呢?一种表达了夫子的自信态度,另一种表达了夫子的谦虚精神。

纵观夫子的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正是他真实的生活写照。夫子说自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是“学而不厌”的开端。20岁时,他好学知礼的名声已经惊动了国君,在儿子孔鲤出生的时候,鲁昭公竟然亲自派人送来鲤鱼表示祝贺。30岁左右,他正式开办了私学教育,从而完成“学而不厌”向“诲人不倦”的转变,并将这项工作持之以恒,付之终身。(第141期)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