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张爱玲的母亲,文学鉴赏力并不高,也丝毫不看重女儿的写作能力,更没有发现她身上的才华。
她只是希望张爱玲成为新式淑女,成长为她所期待的样子。
黄逸梵给了女儿张爱玲两年的时间去学习如何做一名淑女,从洗衣、做饭、走路姿态、识人眼色等方面教育张爱玲。
然而人无完人,张爱玲的才华在写作方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其他方面就显得愚笨木讷了些。
从小习惯了家仆的伺候,即便付出了一番努力,她对这些却是不怎么开窍,怎么也学不好。
张爱玲不会削苹果、费了很大的努力才学会了补袜子、连续三个月坐黄包车去医院,仍然不认识路。
不佳的表现让她备受打击,母亲的抱怨和苛责更是让她无地自容,羞愧难当,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原本张爱玲这个年纪应该建立的自信几乎统统被击碎了,她脆弱的心灵上又增加了另外一种枷锁。
在冰冷的家庭氛围里,张爱玲与孤独寂寞为伴,养成了孤傲敏感的气质,缺少了爱的抚慰,她没法将内心打开,只能将需求与情感隐藏起来。
她对于他人的情绪表达极度敏感,过分专注自身的情感体验,母亲的一次次抱怨与不满没法在她耳边简单飘过,而是一点一点地堆积、沉淀在她的内心深处。
累积的多了,便产生一道道裂痕,裂痕又变为无法言说、难以弥补的间隙,横亘在母女两人之间。
当年母亲抛下自己一走了之,很长时间,不闻不问,也对此并未展露出矛盾与痛苦,对此张爱玲心中是有芥蒂、不满和失落的。
投奔了母亲,吃穿用度都得向母亲伸手要钱,母亲的情况比不上父亲,她常常卖掉家中的古董一次增加生活的费用。
张爱玲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她生活的开支,因此母亲常常直截了当地向张爱玲表达这种不满。
“都是因为你,我得为你支付补习费用,这周的咖啡就只能泡汤了。”等等诸如此类的不满,在张爱玲幼小的心灵上产生了巨大的震荡。
攒够了失望,便内心绝望,对于母亲也产生了嫌隙,一颗渴求关爱的心便从此不再向母亲敞开了。
后来张爱玲因写作成名,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便用二两金子清算了母亲的金钱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