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五年是哪一年,宣德十年到现在是有多少年了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0 01:09:36

永乐元年,浙西发生洪灾,当地官员治理不善,民怨沸腾,朱棣心急如焚,夏原吉自请前往浙西担任“救火队长”。《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五》记载:

原吉布衣徒步,日夜经画,盛暑不张盖,曰:“百姓暴体日中,吾何忍!”

夏原吉到达浙西后,没有到当地给他准备的衙门去坐班,而是直接赤着脚到洪灾地区处理公务。他焚膏继晷,每天在太阳的暴晒下布衣徒步,多方考察,亲自测量。有下属给他撑伞,他说:“百姓还在受苦,我怎忍心将自己处在舒适的环境中?”

通过夏原吉为期一年的治理和疏通,彻底解决了浙西连年洪涝的问题,史载:于是水泄,农田大利!

宣德五年是哪一年,宣德十年到现在是有多少年了(9)

永乐三年,夏原吉回京,他不是来向朱棣请功的,而是来向朱棣汇报他接下来的问题。原来,浙西的洪灾虽然解决了,但由于此前两年粮食绝收,百姓们不仅饿肚子,而且还没有种子和耕牛,无法恢复生产。

于是,朱棣命夏原吉再次前往浙西解决赈济和农耕的问题,当时,朝廷给夏原吉发放了三十万石粮食,如果按照以往的赈灾经验,粮食经过层层克扣和盘剥,到达灾民手中估计能有五成就不错了。可是,夏原吉以户部尚书的身份严格把关,他不仅迅速处理掉几个贪腐粮食的官吏,还规定若是粮食在哪个层级都不能有减损。如此,当粮食运到浙西时,几乎没有损耗。这堪称赈灾的奇迹。

夏原吉还向朝廷申请了耕牛、农具和种子发放给流民,浙西很快恢复了生产。当时,明朝的“黑衣宰相”姚广孝正好从浙西归来,他看到骨瘦如柴的夏原吉每日穿梭于百姓之间,甚至感动。

宣德五年是哪一年,宣德十年到现在是有多少年了(10)

回京后,姚广孝对朱棣说:

“夏原吉真有古之仁爱之心,若我大明朝的六部尚书都如夏元吉,那盛世将很快出现。”

《晏子春秋》中说:德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夏原吉就是古人所谓的“爱民”、“乐民”之臣。

三、账房先生为民谋福,户部尚书为国理财

夏原吉回京后,开始全面操持户部事务。他将各地的粮价、物价、土地、人口等重要信息都记载一个小本本上,随时翻看。有一天,朱棣问大臣,天下钱粮有多少,夏原吉回答得非常详尽,让在场的其他官员惊叹。

当时,天下战乱刚刚结束,可谓百废待兴。朱棣给参加靖难之役的功臣们封赏,又要发兵征讨安南。不仅如此,朱棣要郑和造船下西洋,要修《永乐大典》,还要修建北京的宫殿、修建长陵。这些事情都需要巨额的经济支持。

若是按照一些勋贵的说法,户部的钱不够就向老百姓加税。可是,夏原吉偏偏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官员,他从小的经历,让他倍加理解百姓对“加赋”的恐惧。

又要为国家赚钱,又不能拿老百姓开刀,作为户部尚书,夏原吉的官不好当。

宣德五年是哪一年,宣德十年到现在是有多少年了(11)

最终,夏原吉还是想到了办法:

首请裁冗食,平赋役;严盐法、钱钞之禁;清仓场,广屯种,以给边苏民,且便商贾。皆报可。凡中外户口、府库、田赋赢缩之数……

简而言之,夏原吉做的有三点,第一是减轻百姓的赋税,绝不加赋。第二是裁撤无关的人员开支,鼓励军队屯田自给自足。第三是大力发展商业,从商业中为朝廷谋利。

一言以蔽之,夏原吉在户部的工作目标就是:既要为百姓谋福,还要为朝廷挣钱。

所以,尽管朱棣的开支很大,但夏原吉却都解决了问题。作为朱棣的“财务总监”,夏原吉用自己的决心和智慧实现了双赢。

宣德五年是哪一年,宣德十年到现在是有多少年了(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