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流传下来的书籍,关于唐朝时代的书籍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4-04-08 07:51:23

陆象先像

《唐国史补》卷上第4条“兖公答参军”的故事,不仅与正史中的记载互相印证,还在细微之处表现出陆象先(兖公)的个人品性与为官之道。开元年间陆象先为同州刺史,家里的奴仆在路上遇到了参军没有下马,便被参军打得“鞭背见血”。按照唐朝制度规定,“行路之间,贱避贵”本是常情,但参军如此做法,显然“执法过度”。不仅如此,参军还主动向陆象先报告了此事:“卑吏犯某,请去官。”明显有“搞事情”的嫌疑。结果陆象先十分镇定从容地回答:“奴见官人不下马,打也得,不打也得;官人打了,去也得,不去也得。”幽默风趣又不失巧妙地化解了一场纠纷。这则故事颇能显示出陆象先“务以宽仁为政”的做官之道,也能看出他为人宽宏大量,确有宰相之才。诸如此类活灵活现的官场轶事,若不是久居宦海、耳濡目染,又怎能写得如此绘声绘色呢?

更重要的是,《唐国史补》是李肇作为“唐人”所记载的“唐史”,在严谨求实的同时,又保存了大量的历史细节。虽然该书每一节文字都比较简短,但寥寥数语之间,人物的性格与社会的风貌便跃然纸上,堪称唐人笔记中的一部“微雕精品”。

穿越回唐朝,哪里的茶酒最好喝?

综观历代史书,很少见到那些贴近于社会生活的记载,亲切可感的物质文化、社会风俗,往往被冰冷刻板的制度条文所遮蔽。反倒是在《唐国史补》这样的笔记里,集中保存了一些难得一见的社会风俗资料。

唐代开元以后,茶道大行于世,“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那么在唐代,究竟有哪些茶堪称上品呢?

《唐国史补》卷下第66条记载说:“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牙,号为第一。湖州有顾渚之紫笋,东川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峡州有碧涧、明月、芳蕊、茱萸簝,福州有方山之露牙,夔州有香山,江陵有南木,湖南有衡山,岳州有㴩湖之含膏,常州有义兴之紫笋,婺州有东白,睦州有鸠坑,洪州有西山之白露,寿州有霍山之黄牙,蕲州有蕲门团黄,而浮梁之商货不在焉。”如数家珍,不厌其烦地介绍各地的名品,足见饮茶之风弥漫朝野,也带动了上等茗茶在各地的风行。

唐朝流传下来的书籍,关于唐朝时代的书籍(5)

《茶经校注》,[唐]陆羽 撰 沈冬梅 校注

说到了茶,就不能不说酒。书中还记载:“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河东之乾和、蒲萄,岭南之灵溪、博罗,宜城之九醖,浔阳之湓水,京城之西市腔,蝦䗫陵郎官清、阿婆清。又有三勒浆,类酒,法出波斯。”对各地珍酒烂熟于胸,恐怕李肇在京做官时,也经常和李白一样“笑入胡姬酒肆中”。京城里的“西市腔”,估计他没少喝吧?

既有饮酒,就得有行令。曲水流觞、饮酒赋诗,是一种行令;投壶射礼,负者受罚,也是一种行令。不过这些令都太“雅”,一般人玩不转。据李肇说,唐朝的行令,始创于高宗麟德年间的璧州(今四川通江、万源)刺史邓弘庆。他发明了“平”、“索”、“看”、“精”四字令,借此得到了高宗的嘉赏,获得升迁。后来这一方法到了一个叫李稍云的人手中,得以发扬光大。《太平广记》说他“性诞率轻肆,好纵酒聚饮”,看来是一个花花公子。此人吆喝上了一帮哥们儿,又带上长安城里的“名媛”,泛舟曲江池,歌舞升平,觥筹交错。可惜乐极生悲,酒过三巡,喝得正来劲儿,“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一船人都掉进曲江池里淹死了。

邓弘庆的四字令怎么玩,李肇没有细说。不过他接着又说:“大抵有律令,有头盘,有抛打,盖工于举场,而盛于使幕。”于是我们便知道行酒令有“律令”、“头盘”、“抛打”三种。律令就是行酒的规则,大概也就是“平”、“索”、“看”、“精”之类;头盘又叫骰盘,是投掷色子所用之盘,兼作行酒令的工具;抛打则是一套组合动作,抛是抛掷物件,打是演奏音乐,一曲终了,东西抛到谁的手中,谁就要进行才艺表演,否则代以罚酒,类似于后来的击鼓传花游戏。

唐朝流传下来的书籍,关于唐朝时代的书籍(6)

台北“故宫”藏佚名《唐人宫乐图》

这种兼有掷骰、音乐、歌舞的行令方式,与文人墨客所钟情的雅令格格不入。行令之时,必然是挥拳奋臂,叫号争喧,一片嘈杂,紧张混乱。不过正是因为这样的行令方式不需要“动脑子”,也不用那么文绉绉的,所以李肇说,自从花花公子李稍云发扬以后,“自上及下,以为宜然”。俗是俗了些,可毕竟简单方便,又喜庆热闹,难怪连皇帝也大加赞赏,从上到下,乐此不疲。

诸如此类的风俗人情,在《唐国史补》中还有很多。虽属吉光片羽,却也弥足珍贵。更重要的是,此书只有三卷,部头不大,却内容广博,在茶余饭后、舟车劳顿之际,展卷一读,也可以博君一笑。读书的妙趣,自然也就在其中了吧?

| 推荐阅读:

《唐国史补》:笔法传神的唐人短篇故事集

胡珂:“唐宋史料笔记丛刊”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扫码进入当当购买本书

扫码进入中华书局京东官方旗舰店购买本书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精选书单

“史料笔记”在传统四部分类中,以史部杂史类,子部杂家类、小说家类等文献为主,内容庞杂,从军政大事、朝野轶闻、典章制度、士林言行、谈艺论文、社会风俗、名物故实,到街谈巷议、神怪异闻、滑稽诙谐之事,莫不涉及。史料笔记不仅生动有趣,可助人开颜解颐,更能广见闻、资考证,虽然私家叙事有时难免存在主观或客观上的偏颇、疏谬,但如陈寅恪先生所说,“以通性之真实言之,仍不失为珍贵之社会史料也”(《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对文史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是中华书局“历代史料笔记丛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年中大促进行中,以下图书热销中,欢迎加购。

唐朝流传下来的书籍,关于唐朝时代的书籍(7)

容斋随笔(上下册)

[宋]洪迈 撰 孔凡礼 点校

978-7-101-04021-0

130.00元

· 点书影进入京东购买本书

·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宋]李心传 撰 徐规 点校

978-7-101-01782-3

128.00元

点书影进入京东购买本书 ·

·

唐朝流传下来的书籍,关于唐朝时代的书籍(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