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送月饼的风俗,中秋节送月饼的正确时间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4-04-09 20:02:01

赵佶《文会图》

“月饼”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不过在这里需要普及一个知识:“饼”在古代是一类面食的总称,比如面条叫汤饼、索饼,馒头叫蒸饼、炊饼,水饺叫煮饼,凉面叫溲饼等。古人祭祀需用面食,以“饼”祭月,在所难免,比如宋代宫廷过中秋时就吃“宫饼”“小饼”“月团”。

中秋送月饼的风俗,中秋节送月饼的正确时间(5)

苏轼曾有一首咏小饼的小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苏轼写诗之时,正是中秋前后。从诗句“中有酥和饴”中,我们可以知道宋朝小饼里面包有酥油、饴糖做成的馅,其实跟今天的月饼是差不多的。只是那个时候,不是那么流行而已,而且制作技术,也不好说。

到这里,我们已经比较明确:月饼一词在宋代出现。

中秋送月饼的风俗,中秋节送月饼的正确时间(6)

月饼的大规模普及

而月饼的技术改进,已经等到疆域辽阔的元代。

元代由于幅员辽阔,有很多机会接触更广的世界,多民族的一个特点就是技艺的融合。比如月饼这件事情就从这个特点收益,元代中亚技师大量进入中原,使月饼制作中的起酥和提浆技术更加成熟并得到推广,这才为后来推动了月饼的普及提供了技术支撑。这个事例也应征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没有大规模量产技术,是没办法指望能普及大众的。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吹响送月饼普及的东风是什么呢?

这个就不得不提明代朱元璋的故事了。当时,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得非常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想出一计,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中,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那天,各路人马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中秋送月饼的风俗,中秋节送月饼的正确时间(7)

明太祖洪武朱元璋

攻下元大都后,朱元璋高兴地下令,在下一个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用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佳品。

我们仔细回味这个故事,朱元璋表面上感谢月饼传递了消息,但是实际上其实是起义的人们互相赠送月饼,才可能让消息进行传递。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下一个结论:大规模地互相赠送月饼这件事儿,是发在元末起义,而且一开始是为了传递消息。

但是不管怎样,馈赠一词终于和月饼扯上明确的关系,并依托于月饼给朱元璋建国带来的功劳,月饼制作产量更高,赠送用途更明确。

作为明朝建国功劳之物,此时的明朝过中秋,就更讲究了。首先“吃月饼”自然成为中秋节固定风俗,而且此时的月饼还有“团圆饼”、“团饼”等叫法。

送月饼之风,自然也从这个朝代真正意义上开始流行了。而且这种流行不仅包含南方人,北方人也喜欢送。

但是毕竟不打仗了,总不能再借着传递消息的借口送月饼吧。

此时便开始流行另外一个民间活动:走月。所谓“走月”,就是乘着中秋月圆之际拜亲访友,馈赠糕点、鲜果等食品。是不是很像今天出门走亲访友,总要带点东西去,那中秋就带月饼好了。

中秋送月饼的风俗,中秋节送月饼的正确时间(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