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原名叫作黄梅调、采茶戏等。黄梅戏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所以叫作黄梅戏。但是,黄梅戏的发展壮大,以至于成为全国五大著名戏曲之一,是得益于安徽省安庆市。
一. 黄梅戏最初的起源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多云山区、太白湖畔等地。据史料记载,唐代时黄梅县的采茶歌就很盛行,后经宋代民歌的发展,以及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民间戏曲的雏形。到了明清时期,黄梅县的演戏之风开盛行。
明末清初,当时在黄梅县的各个村落和市镇里,经常有一些临时性的演出活动。这些演出通常是由当地的戏班子演出,主要是由村民自发组织的。戏班子在演出时常常会加入一些当地的民间艺人,如唢呐手、小胡匠等,以此来为演出增加一些乐器伴奏和各种表演手段。
黄梅戏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临时性的演出活动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有组织、有规模的地方戏曲剧种。清朝中期以后,黄梅戏开始有了自己独特的唱腔和表演风格,成为一种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因此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文化人士的支持和鼓励,为它的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黄梅戏在安庆发展起来因为黄梅县地处长江北岸,古代时地势低于江岸,所以自然灾害频繁,水灾尤为突出。频繁的灾害,使得农民们常常颗粒无收,因此迫使黄梅人纷纷学唱戏,以便在灾年时能逃离家乡,到外地行乞以求生存。因此促使黄梅戏由山区向江湖平原地区发展,并向邻省地区辐射。所以,毗邻黄梅县的安徽省安庆地区,就成了黄梅戏演员们的一个好去处。
从清朝乾隆后期,一直到辛亥革命前后,黄梅县的采茶调传入了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并与当地的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种新的戏曲,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早期的安徽黄梅戏。后来又借鉴和吸收了相邻的青阳腔和徽调元素。
总之,黄梅调传入安徽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成为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后来又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大剧种。
严凤英
三. 黄梅戏的发展壮大和保护
全国解放后,黄梅戏得到迅速发展。
1. 黄梅戏在安徽的发展。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在合肥成立。安庆地区十三个县也先后成立了专业剧团。1954年黄梅戏《天仙配》参加了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成功,并被摄制成电影,轰动海内外。后来,《女驸马》和《牛郎织女》也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另外,还有《貂蝉》,《江山美人》,《凤还巢》,《杨乃武与小白菜》及《玉堂春》等也相继改编为电影。
安徽省黄梅戏造就了一批著名演员。其中最著名的是严凤英和王少舫,可惜严凤英在动乱年代不幸逝去了。后来,又有了新一代的马兰,吴琼,韩再芬,黄新德等hub。
湖北省黄梅县剧院
2. 黄梅戏湖北的发展。湖北省提出了一句口号“把黄梅戏请回娘家”。在这一口号指引下围绕振兴黄梅戏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了湖北省黄梅戏剧院;从安徽安庆聘请了部分黄梅戏演员;把黄冈地区的大部分楚剧和汉剧团改为黄梅戏剧团;成立了黄冈艺校,专门为黄梅戏培养后备人才。
3. 黄梅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梅戏于2006年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有:韩再芬、赵媛媛、黄新德、周洪年、吴亚玲、杨俊。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安庆市黄梅戏剧院、黄梅县黄梅戏剧院获得“黄梅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