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深泥塑粉眼中,不仅白皙苗条又年轻的爱豆们可以被泥,威猛打星如吴京成龙,也能化身暴力甜心和野蛮女友;就连相声演员岳云鹏,也可以是人间富贵花。
“贵圈没有男人,大家都是姐妹。”
2、以爱之名一个新词汇的出现,必然说明一种新现象。一种新现象的背后,自然有一种文化心理在支撑。
从泥塑粉热衷的人设来看,泥塑爱豆的一大原因就是“爱”:我的偶像只能被人所爱,但可以不付出任何回报——他是狐妖,是苗疆蛊女,是娇贵公主,对所有人形生物有致命吸引力;而他自己有权漫不经心,要么天真到不知爱为何物,要么足够妖孽,以至于轻视、挥霍他人之爱。
不得不说,这更像是某种女性集体*的投射。
前不久,豆瓣某小组的热帖,就将今夏风头正劲的男星肖战泥塑为一个“心机绿茶”。
发帖者以过来人的口吻,夸张地“控诉”肖战玩弄人心的绿茶行径,警告各家粉丝高度警惕,不要让爱豆被这个“小婊砸”勾了魂。
八卦论坛用户没有当真,评论大多是“哈哈哈哈哈”“谁不爱看美人在线勾魂”和“这到底是黑帖还是安利帖”。发帖人不管有什么目的,倒是促成了一次挺成功的软文营销,成功勾起好奇心。
至于其他男星的泥塑粉,看完热闹可能也会在心底哼一声:谁家哥哥还不是个小公主了!
3、“师夷长技以制夷”然而,“爱”只是泥塑盛行这一现象最表层的原因。
今年2月份,微博热搜榜上突然出现这样一条热搜:“小妈bot炸号”。
bot即robot(机器人),可理解为接收网友投稿,并定期人工更新的树洞。既然是“机器人”,所以账号本身不发表任何观点,只是机械性地发布主题相关投稿。
“小妈bot”的投稿人多为泥塑粉,投稿内容全部都是将各色男明星幻想为“年轻继母”并配合照片撰写的文案。其中有一些涉及软色情,可能是账号被炸的主要原因。
有趣的是,另一篇发布于“内娱泥塑bot”的投稿,其评论区却与其他泥塑投稿的狂欢气氛迥然相异。网友纷纷表示自己“不敢泥”“恭送老先生出去”“不敢称姐姐”……
原来,这篇投稿的主人公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
《费宫人》民国剧照·程砚秋
为什么“不敢泥”?其实不是不敢,而是不能。
热衷泥塑的网友多为女性,且多是异性恋。之所以泥塑自己喜欢的男明星,并非性取向突然180°大转弯,而是为了更彻底的消费商品。程先生乃开宗立派的艺术家,且已仙逝多年——种种加诸商品的目光在他身上压根不存在,所以无法可“泥”,也没有必要。
在“观看”男爱豆时,粉丝很难不感受到他们的年轻、美丽和性吸引力,这些特质作为商品的卖点,被浓墨重彩地标注出来。然而男性肉体之性感在评判框架中是缺席的存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一套物化男人的话语体系,这使得粉丝难以对他们实施消费行为。
自然而然地,她们开始照搬物化女性的话语体系——这可方便多了。模板成千上万,源远流长。
于是,男性也“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起来,身体被解构为不同的物品进行比喻。他们的角色,也被安排为引人遐想的“贵妇”“小妈”“寡妇”“孤女”,等等。
粉丝在泥塑的性别倒错中歌颂了美人,也以消费者的身份收获了这套话语体系曾经赋予男性的,同等级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