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敦煌壁画中,经变画有一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与其它各类壁画相比,如佛像画、佛生故事画、供养人画等,经变画的表达相对来说是比较抽象的。
佛经本身读起来比较晦涩,并带有说教性质,再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其说教意味并不是那么容易体现。
所以,要略懂经变画的前提,首先要从认识一部佛经开始。本文以敦煌172窟《观无量寿经变》为例,简述敦煌盛唐观经变得三个艺术特色。
从《观无量寿经》到《观无量寿经变》
《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为什么一定要去“西方”取经?所谓的“西方”又是个什么样的所在呢?
白居易对此有一个“标准答案”,说: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号极乐,以无八苦四恶道故也。其国号净土,以无三毒五浊业故也。其佛号阿弥陀,以寿无量、愿无量、功德相好光明无量故也”。
意思是说,一直往西边走,有一个极乐世界的所在,叫净土国,阿弥陀佛就住在这里,净土国以寿无量、愿无量和功德无量著称。
因此,净土国有三部经典佛经,即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部经。
《观经》中的“观”,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一种思维活动,用佛性去体察世间的一切事物。此处的“无量寿”是阿弥陀的意译,指无量大的功德。
172窟北壁 观经变
一般来说,佛经都可分成三部分,即佛讲经的因缘,也就是开头;佛经的主要部分,称为正宗分;再有就是结尾部分,一般就是听经者听完后,皆大欢喜的场面。
《观经》结缘于阿阇世,意译为“未生怨”。阿阇世是王舍城的太子,受人挑唆后要篡夺王位,于是就把自己的父王关在了七重室内,并且不让任何人见他,企图把老国王饿死。
皇后韦提希为了让老国王活下来,就想了一个办法。她净身后,把“酥蜜和麨”(也就是蜜和炒熟的面粉)涂在身上,偷着送进去给老国王。
就这样,老国王活了下来。后来,老国王请佛为他授戒,佛就派弟子为老国王说法,最后修成了“阿那含”果。
172窟顶部千佛
当阿阇世听说父王还活着时,很快也查出了是母亲韦希提搞的鬼,于是就提着剑要去弑母。虽然在大臣的劝阻下,最后没有弑母,但母亲韦提希还是被他关了起来。
韦提希在绝望之余向佛求助,希望可以脱离苦海。于是佛便降临为她说法,传授开示十六观,这十六观就是《观经》的主要内容。
佛让她看到了“十方净土”,并问她愿往何处去。韦提希告诉佛说,她愿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如何观想西方极乐世界,就是通过十六观实现的。
以上就是《观经》所讲述的主要内容,现在我们来看敦煌172窟南壁的这幅《观无量寿经变》。
172窟南壁观经变
172窟的观经变为盛唐时期所绘,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左右两侧是立轴式的条幅画,正中间为净土庄严相,展现佛说法的场面。左侧条幅画是“未生怨”的故事,展现了几个场景;右侧条幅画为十六观,即日想观、水想观、地想观、宝树观等十六种观法。
- 在“未生怨”的画面中,主要展现老国王一家的事情,分别以不同场景的形式呈现。不过提起“禁父”,总会使人联想到大唐的玄武门之变,不知画师是否也有此意?
- 在十六观的画面中,则主要是韦提希在礼佛,进行十六种观想的画面,一观为一格,共十六格。
- 整幅画最庄严壮阔的部分,便是中间的净土庄严相,它占据了全画的中心,且空间也大,看上去灿烂辉煌。
画面正中三尊佛,主尊为阿弥陀佛,也称无量寿佛;主尊两侧分别为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戴“立化佛”冠为观世音,戴“宝瓶”冠为大势至著萨。在三尊的周围,以及上下空间都分布着各路神灵和很多身供养菩萨,他们都在听佛说法。
三尊佛分别坐在莲花座上,其上方有各自的华盖,头顶和后背都散发着佛光,级别高的神灵都有坐台、头光和背光,而小神则只有头光。三尊佛的正后方是三层楼的大殿,左右两侧各有回廊,并分别与大殿左右的亭台阁楼相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