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本该藏于九天之上,隐于五洋之中,腾云驾雾,寻常人不可见。但每年的正月,它却经不住节日的喜庆与人们的热情,下凡到民间与民同乐。虽然龙有它本身的官方形态,但等它下凡来到民间时,却总是喜欢化身为当地百姓喜欢的样子。因此,正月里各地进行舞龙活动,龙的形态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
一、舞龙运动龙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有没有固定的样子呢?《三国演义》中曹操曾经说龙是“能大能小,能或能隐,大则兴去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蛇身、鳄首、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须、额下有珠等等形象是国人对于龙的初始印象。当舞龙运动开始兴盛时,人们基本沿袭了对龙的传统印象,在此基础上也有所创新,创造出了形态各异的龙。
中国的舞龙运动渊源甚早,最早是以一种具有祭祀功能的祈福运动的方式出现在官方记载中。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曾经记载过,为了求雨而进行的舞龙活动,大致是春舞青龙,夏舞黄龙、赤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舞龙在汉代除了求雨祈福的功用之外,还会被作为一种类似杂耍的百戏。蔡质的《汉仪》曾经详细记载了一次汉朝皇帝观看舞龙的场境:“舍利兽从西方来,戏于庭极乃毕。人殿前激水,化为比目鱼, 跳跃嗽水,作雾障目。毕,化成黄龙,长八丈,出水邀戏于庭,炫耀日光。”杂耍之人先是作“舍利兽”状,然后再化为“比目鱼”状,最后再趁水雾朦胧之时扮作黄龙。
舞龙虽然在汉代就已经具备了娱乐的性质,但是舞龙运动从最初的求雨祭祀转化为民间娱乐活动,大致是在唐宋时期。宋朝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那句“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暗示了在宋朝的元宵节时,舞龙运动已然成为了当时市民娱乐运动的主角,乃至于鱼龙舞了一夜。《东京梦华录》里面也记载:“又于左右门上,各以草把转成戏龙之状,用青幕遮龙、草上密置灯烛万盛,望之蜿蜓,如双龙飞走。”
到了明清,舞龙基本就演变为了民间各地的娱乐活动,和庙会一起,成了正月里的几大盛事之一。粲然夺目的舞龙让人心驰神往,成了许多诗人笔下的主角。明代阎尔梅在《丙午元宵》中描写元宵舞龙:“八宝龙灯舞万回,灯光趵璨百花台。”花团锦簇,灯光烛夜,八宝龙灯穿梭其间,舞动万回方歇。
常见的舞龙,是由人数不等的舞龙者组成,这些舞龙者分别手持一根连接着龙身的木棍,还有一人手持一颗龙珠走在队伍的最前头,但有些时候龙珠含在龙的嘴里。整条舞龙的长度也不一,常见的舞龙大致在几十米左右,龙头做得最为精细,大口或张或闭,张时利牙外露,红舌翻卷,龙须上扬,双睛囧囧有神,作突出状(最能凸显舞龙的精神关键就在于眼睛),龙角更是直指天际,显得威严无比。龙身和龙尾则较为单一,但也十分精美。人们通常喜欢用一些较为喜庆鲜艳的色彩装饰舞龙,红色、金色、绿色毫无疑问是舞龙的主色调。
舞龙很讲究技巧和合作,舞龙者往往要左右上下翻腾舞龙,使得舞龙呈现腾云翻滚状,让人觉得这龙活灵活现。但也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要让舞龙翻腾,在行走时,人们只需要平举舞龙就行了,有时舞龙也要表演一些特定的花样,例如双龙戏珠等等。舞龙时,还要配上敲锣打鼓,烘托气氛。
舞龙有白天舞的,也有晚上舞的,晚上舞龙时会在舞龙里面加上蜡烛或者其他光源物,一旦舞龙翻腾,龙身五颜六色,在黑暗中煞是好看。舞龙到了后期虽然已经变为一种娱乐活动,但百姓依然重视舞龙的祈福吉祥功能。舞龙在田野街头行进时,想要趋福避难的百姓就会和舞龙者商量,花钱将舞龙请进自家前堂,舞龙绕百姓家的前堂一圈,代表着将来的一年里就会趋福消灾。
以上所说的舞龙只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形态,但若是全天下的舞龙都一个样,那也过于无趣了。人们逐渐从追求形似转向追求神似,并不一定按照龙的传统形象去塑造舞龙,相反,各地百姓就地取材,集思广益,创造出了形态不一的舞龙。
二、板凳龙若论众多舞龙形态中规模最大、长度最长的,当属板凳龙无疑。板凳龙,顾名思义,是由众多板凳连接而成的舞龙。板凳龙多出现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江西、广东、湖南、浙江等地岁时都有巨大的板凳龙。
板凳龙的龙头与常见的舞龙并无二致,但是板凳龙的龙头要比常见的舞龙要更大。除了龙头以外,其龙身都是靠一条条板凳相接而成,这些板凳只有凳面和一条凳腿,人们会在远离凳腿的那端凿出一个洞,这个洞就是众多板凳的衔接处,前一条板凳的凳腿刚好可以插入这个凿出的洞,再加以他物固定,一条条板凳相连就形成了规模巨大的板凳龙。这样规模巨大的板凳龙,一般都是以村子或者宗族为组织单位,舞龙者也是各家各户出人,参与舞龙的家庭会分到一个指定的板凳,参与者男女皆可,并无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