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鳖虫人工养殖技术
土鳖虫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蜚蠊目,鳖蠊科昆虫,俗称地鳖虫、土元、土鳖子等。土鳖虫的种类主要有中华地鳖虫、冀地鳖虫、金边地鳖虫等,其中中华地鳖虫分布广、药用价值高,是我国市场销售的主要土鳖虫种类,也是我国药用土鳖虫的主要饲养种类。雌性土鳖虫的干燥体为动物药材,具有破血逐瘀、续经接骨等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血瘀闭经、产后瘀阻腹痛、症瘕痞块等症。同时,土鳖虫也是多种动物喜欢捕食的昆虫饲料,比如蛤蚧,从疾病防治角度考虑,土鳖虫对蛤蚧常发性疾病和药用有效成分的积累有积极作用。下面对土鳖虫人工养殖技术进行介绍。
一、前期准备
土鳖虫的养殖房应选在地势较高的位置,以防止积水。养殖房可以是废旧、闲置的房屋,且位于安静的地方,屋内光线尽量阴暗,前后开窗并设纱窗,门最好设为双层,只宜一人通过或小型手推车通过。在养殖房外开一水沟,注入水,可以防止鼠类、蛇类等天敌进入室内,也可防止土鳖虫外逃。
为了便于管理,充分利用空间,养殖室内一般采用木条、竹条或不锈钢等材料做成三层架子,养殖盆分三层放置(见图1),也可直接在地面砌池饲养。养殖土鳖虫的塑料盆或其他容器不宜直接接触地面,以避免蚂蚁等侵害。
二、饲养管理
土鳖虫为不完全变态昆虫,整个生命周期分为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养殖过程中需分龄期管理。土鳖虫的传统养殖土以草食动物发酵的粪便为主,为了避免螨虫危害,各个阶段在所用的发酵粪便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泥土进行养殖。
1. 卵鞘孵化期
①孵化土的配制。先将黄壤土和沙土按1∶1的比例混合成孵化土,用筛子筛去土块和碎石,在阳光下暴晒2天后,再向孵化土中对水,使其含水量在20%~30%之间。
②卵鞘处理。一般每7天收集1次卵,统一进行孵化,并在孵化盆或其他容器上记录好收集卵的时间。选择孵化的卵鞘时,要求外壳为鲜艳棕色,卵鞘饱满、光泽度好,内部双重排列着白色小米粒大小的受精卵。将挑选好的卵鞘集中平摊在装有紫外线消毒灯的消毒室内消毒30分钟,随后进行孵化。
③孵化操作。在孵化容器内覆盖3厘米厚的孵化土,按1∶1的容积比例在孵化土中混入卵鞘,并拌匀;然后,在混合好的孵化土上覆盖一层新鲜植物(如三叶鬼针草、花生藤等,可因地制宜选择新鲜植物),根据需求不定期地向覆盖物上喷洒洁净的水,保持孵化土的湿度。覆盖物每3天更换1次。
2. 若虫期与成虫期
①养殖土的配制。用腐殖质含量丰富的肥土1份、黄壤土1份,适当加入草木灰(加入的量视土的质量而定)混合后过筛去土块作为养殖土。养殖土要求pH值为6~7,土质疏松,含水量在30%左右。
②若虫与成虫管理。
若虫管理:卵鞘孵化出的若虫为乳白色,孵出后每5~7天达到一定量时,即可筛出放入养殖盆(或养殖池)。若虫养殖密度为每平方米2万~3万只。在养殖盆(或养殖池)内放入5~6厘米厚的养殖土,然后将土鳖虫按规定的养殖密度轻柔均匀地混合到养殖土中;随着若虫的长大需要分盆饲养,以免因密度过大造成自相残*,或因摄食不均匀导致个体强弱不一。
成虫管理:土鳖虫4月龄后,雄虫逐渐羽化长翅(雌虫没有羽化过程)进入成熟阶段,此时只需留下50%的雄虫用于繁殖,其他可做淘汰处理。雌虫开始选种,种用要求个大体壮、反应能力强、行动敏捷、假死性好、色泽鲜艳。雌雄虫体自由交配,交配一次终身受精。一般交配后25~30天,雌虫开始产卵,为了防止成虫吃掉卵鞘,需定期将卵鞘筛出放入孵化容器内,最好每7~10天筛1次。
③种虫管理。种虫和商品虫可以分开饲养。土鳖虫4月龄后,即可进行种虫和商品虫的选择。种虫养殖密度以3500~4000只/米 2 为宜,商品虫可以增加到5000只/米 2 。
④日常管理。土鳖虫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25~30℃,养殖土含水量为20%~30%。养殖环境保持安静,减少过度喧哗,以避免土鳖虫产生应激反应。室内光线不宜太强,以免影响土鳖虫的生长发育。经常检查门窗,预防天敌如老鼠、蛇、壁虎等入侵。同时,注意养殖室的清洁卫生,视情况通风透气。
对养殖土上覆盖的三叶鬼针草(见图2)、花生藤等新鲜植物,每2~3天要更换1次,确保覆盖物不变质、不腐烂,以免污染土鳖虫的生活环境。天气干燥时,可略延长更换时间;天气潮湿时,则缩短更换时间。一般情况下,土鳖虫补充水分和保持养殖土的湿度可以通过在覆盖物上适当喷洒洁净水实现。
每天早上及时清理土鳖虫吃剩的精料和青料,以及土鳖虫的蜕皮,并清洗料盘。同时,将掉在养殖土表面的饲料渣清除掉,以免诱发洋虫和螨虫,危害土鳖虫的生长发育。
土鳖虫将排泄物直接排进养殖土,排泄物过多时需要更换消毒好的新鲜养殖土。
土鳖虫冬眠期间不进食,偶尔有饮水现象,正常的新陈代谢已逐渐减弱。此时需要做好保暖工作,关好养殖室的门窗,适当降低养殖土的湿度;当外界温度高于养殖室内的温度时,可将门窗打开,使空气对流。
三、饲喂管理
1. 饲料种类
土鳖虫为杂食性动物,饲料以精料(麦麸、米糠等)为主,青料(青菜、果皮、瓜类等)为辅;动物性饲料,如各种鱼、肉、虾、畜禽内脏及乳类产品加工后的副产品等,也是土鳖虫喜食的饲料,但腐烂变质的饲料禁止饲喂。
以麦麸为精料时,在饲喂前一天将麦麸通过EM菌进行密封发酵处理,饲喂时发酵料和麦麸各按50%的比例混合,在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的同时,可促进若虫的生长发育和提高成虫的产卵率,以及保证卵茧的质量。
2. 饲喂方法
①若虫阶段。若虫孵出后的3~5天内不进食,无须投喂饲料,仅在覆盖物上喷洒洁净水即可,小若虫颜色变为褐色时开始进食。开食后,以定时定量的方式饲喂,特别是精料,将其盛放在浅碟或瓦片内,放置在养殖土的覆盖物上,供土鳖虫自由采食,随着土鳖虫的长大增加投喂量。青料既可放在精料碟上,也可直接放在覆盖物上。一般选择在上午10时左右或下午4时左右投料,每天投喂1次。
若虫阶段是土鳖虫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特别是3月龄后的中龄若虫,生长速度较快,此时需在精料中添加骨粉等钙质含量高的饲料,以保证若虫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②成虫阶段。此阶段为土鳖虫配种产卵期,其营养要求全面均衡,可在饲料中添加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如豆粉或花生麸等,以及矿物质、维生素饲料,有利于提高产卵率。
四、病害预防
土鳖虫的常发疾病有肠胃病、绿霉病、卵鞘霉腐病等,发病后治愈概率不高,所以重在预防。
1. 肠胃病
症状:虫体无光泽,腹部胀大(所以此病又称大肚子病);行动呆滞,食欲减退,蜕皮不畅,腹部节间膜不能收缩,粪便异常等。
预防措施:在高温潮湿季节,减少饲喂青绿多汁饲料;调节养殖土湿度,或更换表层养殖土;在投喂精料时添加益生菌。
2. 绿霉病
症状:虫体无光泽,腹部出现暗绿色霉状物,有斑点,体瘦干瘪,六足收缩,触角下垂,行动迟缓;生活规律异常,夜不出昼不伏;最终衰竭死于养殖土表面。
预防措施:精饲料不宜拌得太湿;养殖土湿度过大时,需添加太阳暴晒过的新鲜干养殖土;打开养殖室门窗,保持通风透气。
3. 卵鞘霉腐病
症状:卵鞘发霉,内部卵粒腥臭,卵鞘锯齿口长有白色丝菌,通常与养殖土凝成块状。
预防措施:用于配制孵化土的土壤和孵化器皿需经太阳暴晒或消毒;高温高湿天气下,孵化土的湿度控制在30%左右;及时收集卵鞘,筛出小若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