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傍晚,你在公园散步时是否偶遇一群戴着荧光手环疯狂奔跑的年轻人?不要惊讶,他们在参与时下最流行的线下户外活动“共享位置躲猫猫”。新快报记者近日也尝试了一回,体验当下这种年轻人热衷的“解压游戏”。
亲历
花了20元报名费 50余人一起“躲猫猫”
新快报记者在某社交平台上搜索“广州共享位置躲猫猫”的相关词条,立刻弹出多个组团的帖子。经过筛选与甄别,记者通过私信咨询加入了一个微信活动群,并花费20元成功报名了其中一场“躲猫猫”游戏。上周六晚上7时45分,天已黑透,在天河公园入口处,一小群人在花坛边左顾右盼。记者试探着走上前,并亮出报名凭证,问:“是玩躲猫猫吗?”“是。”接头成功。接着记者在花坛边坐下,等待其他玩家的到来。此时,记者注意到不远处还有两个团也在组织“躲猫猫”游戏。
等待15分钟后,玩家基本到齐。组织者先让每个人抽卡牌,5位抽到指定卡牌的参与者成了开局的首选“猫”。接下来,“猫鼠”各自戴上不同类型的荧光棒,贴上写好名字的“名牌”,在高德地图的位置共享群中换好“汤姆猫”和“杰瑞鼠”的头像,明确游戏时间和指定区域后,“鼠鼠”们开始四处逃窜,5分钟后“猫”进行抓捕。这场由50余人组成的“躲猫猫”大团战正式开始。
■“躲猫猫”游戏开始,“猫鼠”各自戴上不同类型的荧光棒,贴上写好名字的“名牌”,在高德地图的位置共享群中换好“汤姆猫”和“杰瑞鼠”的头像。
第一次参与游戏,记者和其他几位同行“鼠”们,完全没有进入状态,一开始还在慢悠悠地抱团溜达,直到身后突然传来一声“猫来了”,大家才突然醒悟,迅速跑开。但躲藏一段时间后,记者还是被“猫”雪亮的眼睛发现,身上贴的“名牌”成了“猫”的战利品。
前5位“鼠”在被捉后,只要回到起点,就能获得一次复活机会。之后被捕的“鼠”,则会化身成“猫”加入抓捕。不过尽管最后“猫”多“鼠”少,“猫”还是敌不过“鼠”躲藏的智慧,当组织者宣布游戏结束时,几只“鼠王”才出现。他们有的藏在草丛窥视许久,有的假装路人蒙混过关。当然“猫王”也不甘示弱,最厉害的“猫王”共捉了8只“鼠”。一局游戏下来,不少参与者都步数上万,原本素不相识的一群年轻人很快就打成一片。
背后
“躲猫猫”为何走红? 轻社交与微商机并存
新快报记者随机询问了一些参与者。有人表示“共享位置躲猫猫”不仅可以在游戏中解决平时缺乏运动的问题,还能在活动中释放工作压力,更多人则把它看作是趣味社交活动。
“上个月第一次参与‘躲猫猫’,我就很感兴趣,只要周末不加班,我就会报名。”活动现场,“共享位置躲猫猫”爱好者小谢和我们分享了他的参与经历。“平时上班在办公室的时间比较多,参与‘躲猫猫’一方面是为了多运动;另一方面我觉得,相比在线上游戏或者聊天,线下的游戏能比较自然快速地和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结识,这样的交友过程会更加轻松纯粹。”
■“共享位置躲猫猫”不仅可以解决参与者平时缺乏运动的问题,还能在活动中释放工作压力,更多人则把它看作是趣味社交活动。
活动结束后,“躲猫猫”微信群依旧保留,不少参与者在结束后会在微信群中继续社交聊天,小谢也经常参与其中,他们从工作生活聊到娱乐八卦,也有在群里约“饭搭子”“游戏搭子”的。从脱离手机为目的的线下活动再到以手机为基础的线上社交,“躲猫猫”对年轻人的社交圈子可谓一举多得。
除了参与者,不少人也从“共享位置躲猫猫”中嗅到了商机。
参与活动当天,新快报记者也和组织者雷先生聊了聊。“我们是做公司运营的,最初是在抖音上了解到这个游戏,感觉很有意思,所以后来和朋友一起组织。”据了解,组织者雷先生既是一名摄影师,也是某俱乐部的主理人,专门做青年社群,除了周末组织玩“躲猫猫”游戏,平时还组织飞盘、陆地冲浪板等线下活动。大约一周前,雷先生开始在社交应用上预热活动并招募玩家,标题很简单:“周六躲猫猫,快来参加!”配图是一张共享地图,猫鼠头像分散在不同的位置,图片正中贴着“天河公园躲猫猫”的标签。
“从第一次组织到现在,已经运营近三个月的时间,几乎每周都会和朋友一起组织,刚开始一晚上只有20多人,后来就在网上多发帖,现在一晚上有近60人,最多时达到100人。”组织者称。每轮游戏开始前,雷先生都会拿着大喇叭反复强调“点到为止”,不要产生肢体冲突,不要躲在危险区域,如果出现问题立刻在群里联系他。“我们是有意外险的,大家在报名的时候,必须在软件上填写实名信息用来上保险。”
当新快报记者和组织者雷先生聊及盈利问题时,他总是强调这是非营利性活动,主打“促进大家通过游戏方式来交朋友”。但是据记者观察,即使每人只需20元的报名费,一晚有50余人参加,也能有超1000元的收入。而活动成本并不高,举办活动的场地免费,主要费用支出为保险费用(1元/人)、两箱矿泉水、两盒荧光棒、若干“名牌”以及花露水、碘酒等后勤装备。
担忧
游戏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从网络搜索帖的时间来看,“共享位置躲猫猫”活动已经火了半年左右。新版“躲猫猫”第一次广为人知是在今年2月,抖音博主@酸酸酸奶发布了一条“躲猫猫”的视频,其中一些玩家躲在下水道、草丛里,视频在互联网上热传,观看量达到3000多万。之后的半年里,游戏玩法不断迭代,最近发布的“躲猫猫”征集帖中,高德地图逐渐“站上C位”。在该平台上,游戏者不仅可以边看地图边发文字语音实时聊天,还能直接点击追踪对象进行一对一精准抓捕。随着游戏方式的变化,“躲猫猫”也衍生出了2.0版本,加入NPC、道具和技能等,还有“猫鼠狗三角大战”“反派鼠”“隐身猫”等新玩法。
游戏形式在升级,但游戏的地点相对固定。搜索不同城市的“躲猫猫”游戏报名信息,新快报记者发现,几乎所有“躲猫猫”游戏的场地均选在城市热门公园或体育中心里。以广州为例,“躲猫猫”热门地点包括天河公园、二沙岛体育公园、流花湖公园、天河体育中心等,每到周末,“躲猫猫”的地点就有十余个。
在体验过程中,新快报记者发现游戏确实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例如,在追逐的过程中,有的“鼠”躲进了地下室等非公共场所,干扰他人正常工作,此时“猫”会在群里喊话“鼠”立刻出来;还有的“鼠”钻进漆黑的树林中,被胆小的“猫”直呼“太狠了”。在社交平台上也可以看到一些玩家上树下水、摔倒划伤的例子。
对此,天河公园相关管理部门表示,天河公园面积广、人流量大,若激烈追逐很容易撞到其他游客,暂不建议在园区内玩这种游戏。
攻略
“躲猫猫”怎么玩更安全?
记者咨询了多位运动达人的意见,总结出一份安全游玩攻略:
1 邀约同伴同行。
2 穿适合运动的服装。
3 游戏中,奔跑应量力而行;夜间追逐时可视性较差,要避免在地形复杂的地方快速追逐;不要爬树,不要在水域附近玩,注意避让行人等。
4 游戏开始前,组织者要进行详细的安全说明和规则解释,确保所有参与者都了解游戏的玩法和注意事项。在游戏中,组织者还需要随时监控场地的安全情况,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5 未成年人需要在监护人的陪伴下进行活动。
6 购买保险,如“个人运动意外险”。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贤安
摄影:新快报记者 郭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