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读者要问了,那么"Witch(女巫)"这个词,又是如何被转变形象,从而在今天被游戏、小说、电影所广泛使用呢?答案还是因为一本书。被誉为"法国史学之父"的儒勒·米什莱(Jules Michelet)在1862年出版了一本名为《女巫》的历史读物,将被教会迫害300多年的女巫,塑造成一群被勇于反抗宗教权威的勇敢女性。
"法国史学之父"儒勒·米什莱
在儒勒·米什莱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公开站出来,为那些可怜的女性打抱不平。可以说,正是有这些正义之士不畏教会的迫害仗义执言,"Witch(女巫)"们的形象开始摆脱传统,我们今天才能看到这么多丰富多彩的女巫形象。比如《哈利·波特》中勇敢无畏、机智聪敏的赫敏,如果放到18世纪以前,形象恐怕和游戏《巫师3》中那位满脸癞疮的驼背老巫婆相差无几。
抱歉,有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有趣的是,即便教会如此残酷镇压,在历史上依然有无数人以"魔法师"或"巫师"自居。在19世纪化学正式成为一个学科之前,不少贵族家的公子哥在上流社会的聚会里,最喜欢吹的牛逼就是:哥正在为了能成为一名"魔法师"而努力。
他们搜集水银、蜥蜴、植物等各种稀奇古怪的材料,然后用今天看来瞠目结舌的方法,尝试把铅或铜这样的贱金属变成黄金,这就是炼金术(Alchemy)。由于研究炼金术的一般都是公子哥(否则也买不起那些乱七八糟的材料),而且炼金理论也是来源于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等人,所以即便教会对炼金术恨之入骨,却也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