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在开药施针时,看似简单几味药、几个穴位的组合,其实在医家脑中的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的理论与方案,正抽丝剥茧,调兵遣将,最后找到要害与关键点,从而才能药到病除。每一处用针施药,都有理论支撑,有古方可循。所以,要了解中医,就要了解中医的基础理论和思维模式。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阴阳~~
01
阴阳学说的内涵与特性至秦汉时期,诸多学者已然达成共识,认同“阴阳学说”可以用来描绘宇宙间万事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如《吕氏春秋·大乐》云:“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吕氏春秋·知分》云:“凡人物者,阴阳之化也;阴阳者,造乎天而成者也。”在这一期间,“阴阳学说”的权威性及内涵特性已基本确立,并为诸多学者所论述。
先秦时期诸多学者对于阴阳的内涵外延多有阐发,一般将带有向上、光明、火热等积极属性的事物代表“阳”,而把向下、阴暗、冰冷等属性的事物代表“阴”。但总体来说,“阴阳学说”实际是阐述存在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矛盾对立、相互依存等关系的学说,认为万物皆有阴阳属性的存在,并按照阴阳的发展规律而不断地发生变化。
而阴阳的发展规律特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立统一,指二者有着相反相成的关系,对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曾论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阴藏……”表明了阴阳对立矛盾却又统一互促的关系。二是动静升降,指的是二者的运动形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云:“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就阐述了这种上下升降、周而复始的关系是事物发展的正常规律。三是互根依存,指二者互相影响且互相维系,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如《文子·微明》有云“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万事尽然,不可胜明”,表明了这种互相依存的关系,中医学常称之为“互根互用”。四是剥复转变,指的是事物不断发展更新、周而复始、物极必反、剥极必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等内容不仅描述了阴阳剥复规律,且也是生理病理现象的实际阐发。
阴阳学说在先贤总结阐发之下愈发完备成熟,并贯穿渗透于医学理论之中,《黄帝内经》中藏象理论的形成便借鉴了已经相对成熟稳定的“阴阳学说”,深受其影响且反过来也发展了阴阳学说。
02
阴阳学说为藏象理论的阐发做出类推范式在藏象理论的形成雏形中,《黄帝内经》里有部分篇章也直接将“阴阳”的性质赋予了人体各部位及藏器官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初步描述了上下官窍、五脏四肢六腑的阴阳属性。《素问·金匮真言论》云:“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进一步相对详细地对人体各部位及脏腑进行了阴阳定性。
我们认为,进行这样一种阴阳属性赋予的意义有两方面,首先是初步以阴阳学说对人体各部组织器官进行属性确定,使人们在认识人体生理的过程中确立基本立体的阴阳藏象观;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理论阐发方式的意义并非在于对脏腑组织绝对的定性定位,而是旨在通过这样一种表述方式为藏象理论的阐发做出一个类推的范式,通过这一示范作用启迪人们,在医学研究的过程中善于主动地运用类似如此阴阳关系的方式诠释生理现象、推导生理演化过程,正如《素问·金匮真言论》开篇有语曰:“故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还有如《素问·阴阳离合论》有语曰:“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这便是道明了阴阳学说在医学理论运用过程中的真正意义,即凡是万物都有阴阳关系的存在,紧抓这一认识便能灵活辨证地解决医学问题。因此,先贤反复赋予人体脏腑组织官窍阴阳属性的意义在于,做出阴阳学说运用的类推范式以启迪人们能主动灵活以阴阳观进行包括藏象理论在内的医学理论探究,并非是单纯而绝对的对人体生理进行了阴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