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开始琢磨起相声来了。
16岁那年,他又换到西单商场演出,挨着说相声的高德明、朱阔泉的场子,于是他搭把手的机会更多了。
那儿的艺人间都能互相帮衬,给了他很多关怀。但想吃饱饭,还得靠他自己。
有天下雨,他还没开张,饥肠辘辘,一直饿到下午四点多,雨也停了。
于是,他跟场子的伙计说:“您把这场子打开,把板凳晾一晾。”
“你穷疯了!这暴雨刚歇,哪有人听。”
那天,下了暴雨,其他演员都没来,他一个人包场,从下午说到晚上,挣了三块多银元,给场子交一些,自己还有两块。
他爸吃不上饭,找他来要钱,他又给分了一半,自己还剩一元,总算能吃个饱饭。
更重要的是,说相声比唱戏,让他欢快。
于是,他唱戏越来越少,开始逐渐说起了相声。
五年前,背着师兄和师傅一起去妓院唱戏;五年后,他跟人搭伙儿去妓院说相声。
“辛苦您,听段相声吧!”
“二爷,您听段相声吧!这段相声您听了准乐,才一角钱,您给他们哥儿俩凑顿饭钱。要不,给您唱段太平歌词。”
有人听完给一角钱,有人骂骂咧咧,直接轰他们出去。
“别唱了,去!去!去!别跟这儿他妈的瞎捣乱!”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好几年。
为了谋生,尊严可以被踩踏得很低,但毕竟是靠手艺吃饭,心态上还是堂堂正正的。
05
21岁时,拜朱阔泉为师,按理来说要请师傅上饭馆的,他哪有钱呀,就只能拿出一块钱,在师傅家吃了顿炸酱面。
在北京演出了几年,1940年,他和师叔郭启儒搭档去往天津演出。
可以说,是天津观众成就了侯宝林。
他们要是觉得这段相声好,一定不吝评价:“这段儿不错啊,这段儿有意思。”
说得不好,也会指出来:“这段儿不好啊!这是嘛!”
慢慢地,名声都传开了,人们都说“侯宝林的相声文明,脏话很少。”
1944年,他在法租界小梨园演出,这是天津最有名的剧场之一。
侯宝林的相声固定排在倒数第二出场,当时的惯例压轴始终是京韵大鼓。
后来观众都是冲着他去的,他的节目一完,半个场子的观众都散了。
老板只好破例,让他压轴。
在当时,普通的京韵大鼓演员,每个月都有五六百元,像侯宝林这样的知名相声演员才200元。
于是,侯宝林要求改善相声待遇,老板却说:“相声的要比唱京韵大鼓的挣得多?这简直是欺师灭祖!”
相声表演基本功,不比京韵大鼓差,酬劳却低这么多。
他一再坚持同工同酬,否则罢演,最后才勉强提高到460元一个月。
此事一出,打破了曲艺界长久以来对相声的压制,也改善了整体相声演员的演出酬劳。
相声大师张寿臣曾评价:“侯宝林对相声是有功的。”
06
抗日战争后,一些国人对外国人低三下四,侯宝林看不过去,还创作了《换美票》来讽刺。
当时,很多人不会英文,为了巴结人,就用中国文法编英语,闹出了很多笑话。
他在相声里举了好几个例子。
比如说:“six one six”,是表达“遛一遛”的意思。
再比如,“Hello,good-bye”,这是“嗨,回头见!”
博人一笑,又意韵深远。
侯宝林只上过三个月学,连字都不认识,起初那么多段子全靠死记。
早晨,老师教上一段,他就一遍遍重复,走路、买菜、做饭、蹲厕所,一分钟也不放过。
晚上,还要找场子听人家说相声,积累选段,晚上听完,第二天就得练熟,因为晚上就得演出了。
这的确需要天赋,但他的勤奋也是不容忽视的。
其实都是生活逼出来的,如果不努力,连顿饱饭都吃不上。
起先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往后有了妻儿老小,一大家子都指望着他,不得不努力啊。
07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等到他有些名气后,1950年,他牵头在北京建立了相声改进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