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相声很多老的选段,思想陈旧,用词不雅,已经很难进入新社会,但这种曲艺形式又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能说丢就丢掉。
所以,他跟大家一起整改了很多旧节目,当他们再度去天津演出时,轰动一时。
很多人半夜抱着被褥在售票口通宵排队,这样的追捧,在相声史上可是史无前例的。
有人还说闲话,“听梅兰芳排队,听相声也排队啊?”
可但凡听完一回,就忍不住还想再买票听,侯宝林完全发挥出了相声的魔力。
旧段子大量舍弃,就需要新的补充,他们还拜访了刚归国的老舍先生。
老舍不辞辛劳,“相声是一种群众欢迎的艺术形式,不管我写得好不好,如果大家欢迎的话,我就愿意帮忙。”
由此,他闷在书房里一连写了二十多段相声,《文章会》《菜单子》这些相声,流传至今。
可以说,在侯宝林的带动下,老舍先生也成为了新相声的奠基人之一。
就连*也受到了这股相声潮的感染,他称:“马三立是“国宝”,侯宝林是相声博士。”

08
这位相声博士在文革时,也没逃过浩劫。
即便如此,他还一如既往地发挥侯氏幽默。
人家要求他戴上高帽,他还把帽尖往上拉,“我这个帽子可以伸缩,不够高,还可以再加!”
“坦白交代,你什么罪行?”
“我坦白交代,我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批斗的人都乐了。
文革后不久,侯宝林退出舞台。
“我的巅峰期已过,超越过往已经很难,应该把平生最好的艺术永远留在观众的记忆中。
这是对观众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这是尊重艺术的尊严,也是尊重艺术家的尊严。”
但他并未退出相声的研究,他倾尽一生的艺术修养,先后出版了《曲艺概论》《相声艺术论集》《相声溯源》《侯宝林谈相声》等。
相声,以往都是师徒制,口口相授,缺乏理论支持,也没有科学研究,是侯宝林填补了这部分空缺。
这时,只上过三个月学的侯宝林,被北京大学中文系特聘为兼职教授。
当年沿街乞讨、在妓院卖唱的穷孩子,靠自己的努力,把尊严和体面都赢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