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金刚三部的区别,金刚电影第二部叫什么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5-18 04:20:08

《金刚》纽约城,图中的建筑均为3D建筑

动作捕捉(Motion capture)技术是一种记录和处理人或者是其他物体动作的技术。在多个摄像机捕捉真实演员的动作之后,将这些动作恢复并且渲染至相应的虚拟形象之上,这个捕捉并且转化的过程即是动态捕捉。

随着数字时代的不断发展,动作捕捉逐渐成为怪兽CG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总的来说,动作捕捉系统通常由硬件和软件这样两大部分构成:硬件一般包含信号发射与接收传感器、信号传输设备以及数据处理设备等;软件一般包含系统设置、空间定位定标、运动捕捉以及数据处理等功能模块。信号发射传感器通常位于人身上的关键部位(像是人的关节),这样能更加具体细腻的描述出动作,并将动作捕捉记录下来。

电影金刚三部的区别,金刚电影第二部叫什么(5)

安迪·瑟金斯穿戴仿生设备进行动态捕捉

2005年的《金刚》,在动作演员的脸上贴了很多特殊摄影机进行面部捕捉,让其学习大猩猩的仪态和动作,然后在输入电脑中与金刚的模型结合。金刚的扮演者安迪·瑟金斯(Andy Serkins)穿着139个仿生装备,为了在捕捉其运动中模仿大猩猩身体各部分的肌肉组织的动态改变情况。电影拍摄时先将塞金斯与金刚的高度建立关系,运用52个摄像机同时捕捉安迪的身体运动,同时用20部摄像机捕捉其面部变化,并实时记录偏差值,并通过数值输入进行动作调整。在制作金刚的皮肤纹理时“使用‘泥盒’(就是用陶泥将猩猩的手进行等比例的放大,使得带上它的演员更加真实的感受到相应的纹理、形状)使得制作者将手工制作的金刚皮肤与真正的猩猩皮肤纹理相结合”,“对一只猩猩的浇铸模型进行扫描”,然后将其运用至金刚皮肤纹理的渲染中。

电影金刚三部的区别,金刚电影第二部叫什么(6)

2018年《狂暴巨兽》片段

2018年最新上映的《狂暴巨兽》中,也采用了动作捕捉技术,但是技术的提升也需要有杰出的演员才能让两者相得益彰、在电影中碰撞出火花:杰森·莱尔斯作为模仿猩猩的演员,用了近一年的时间专门去研究猩猩的行为举止,使得电影中金刚的形象更加真实。这些新技术的运用,使得金刚的模型与演员塞金斯的表演完美结合,成功地塑造出金刚这一既纯天然又厚实纯粹的角色。

三、怪兽CG的蒸蒸日上--关键帧技术

近年来不得不说的一部金刚电影就是2017年上映的《金刚:骷髅岛》了。这只金刚同以往的怪兽CG电影不同,本片的导演采用了许多特殊的动画实现手法,其中就包括和利用了关键帧技术还有动态分镜。

电影金刚三部的区别,金刚电影第二部叫什么(7)

上图2005年的《金刚》与下图2017年《金刚:骷髅岛》的手部对比图

在杰克逊电影中的金刚要求体型较小,因为他希望这个金刚能够灵活的跳跃楼房,同时还能装在剧院里面。但是由乔丹·沃格·罗伯茨导演的这部电影中就不需要这些了,他所希望的是一只庞然大物,一只可以轻松单手摧毁直升飞机的金刚。如上图对比就可轻易看到体格之间的差距。因为在《金刚:骷髅岛》中,导演希望塑造的是一个海岛守卫者的形象,这同时也是一个新版金刚的伟大之处,就是它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大猩猩的设定。

关键帧这个名词最早来源于卡通动画的制作。在三维动画制作的过程中,动画设计师给定相应的关键帧,计算机自动生成中间帧。关键帧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到物体运动的连贯性,虽然电脑生成的中间帧可能使得动作并不像正常的那样自然,但是当你运用足够多的关键帧后,就可以在你想要突出表达的动作那些帧进行修改,剩下的交给电脑。这一做法既简化了动作构成,也能在想要突出表达的地方进行特征放大,这也是罗伯茨导演所希望达到的。

导演同时采用了关键帧技术和动作捕捉技术进行对比,因为关键帧技术的优势就是能够使得运动效果更加逼真并且在运动轨迹中方便后期的控制,因此导演觉得关键帧技术才可以实现最佳的效果。影片中许多的镜头都放大了金刚的面部特征,特效师从100到200张面部表情定制雕塑中进行筛选,利用了关键帧技术进行动画制作,当然动作捕捉为这些雕塑的制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电影金刚三部的区别,金刚电影第二部叫什么(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