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牡丹亭在现当代的流传版本,昆曲为什么最经典是牡丹亭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5-23 05:07:53

灯光在赋予全剧各种光影和美感的同时,又给足了对表演的聚焦,尤其是下半场,偌大的空台上只一株写意的梅树,灯光明晃晃的,极简当代,但又像极了传统戏曲大白光下的舞台。

昆曲牡丹亭在现当代的流传版本,昆曲为什么最经典是牡丹亭(5)

来自台湾的服装设计把创新止于图案和色彩,并没有改变昆曲服装的规制。十几套戏服总体还是让人忍不住赞叹一句,很美。

昆曲牡丹亭在现当代的流传版本,昆曲为什么最经典是牡丹亭(6)

然而,作为一部昆剧作品,有美,有剧场观,有当代感,是完全不够的。表演艺术,才是真正支撑起这门传统艺术的全部基石。

尤其是对于《牡丹亭》这样的剧种代名词而言,几百年来有太多的版本,几乎所有的昆曲演员都演过这个戏,对于昆曲闺门旦和小生演员来说,这更是检验他们昆曲表演水平乃至决定江湖地位的试金石。

因此,在各种版本的《牡丹亭》里,历代昆曲演员都致力于把表演艺术能够打磨到更好,但有时,这种循环复刻的艺术传承,也会因为太过熟稔,而变得缺少新的意趣。而在当下,更普遍的情况是,对于《牡丹亭》这样的传统剧目演出,因为太重视艺术技艺,“人物塑造”这样的戏剧命题,往往会被轻视甚至忽略。

在这一版《牡丹亭》里,杜丽娘和柳梦梅不再只是闺门旦和小生的某种形象代言,他们在昆曲的表演行当之外,有了更完整的人物性格和变化。不是说别的版本没有,但在这个版本里,因为剧本和导演的新构思,因为演员一人演完全场,并在传统戏之外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和创作,这种一以贯之的人物塑造和层次丰富的表达,便显得更为突出。

也因此,这是一个可以称为“作品”的《牡丹亭》,而不是一次简单的新版《牡丹亭》演出。

导演马俊丰是个80后,他导演过很多作品,其中更多是受到年轻观众喜欢的话剧。对于一个戏剧作品的整体质感和人物把握,以及如何建立和观众的情感交流,也许是他更为关心的命题。据说,在排练场上,他不断启发演员,要思考柳梦梅和杜丽娘在彼时彼刻的情感关系和状态。这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放大了昆曲表演极端细腻的优长。

昆曲牡丹亭在现当代的流传版本,昆曲为什么最经典是牡丹亭(7)

但作品观念最后的完成,必须依赖于演员。对于昆曲而言,要实现传统和当代兼顾的舞台面貌,表演者必须要有极为扎实的传统功底,以及极其跟得上时代的舞台观念。缺一不可。

幸运的是,张军和单雯,都是这样的演员。

两人都是当下昆曲界的领军人物,演了太多太多的《牡丹亭》,于他们而言,这个戏和这两个角色,实在是太熟悉,可以说伴随着整个艺术生命。在昆剧唱做表演的传统功底上,他们都可以说是这一代演员的最好水平。

但这一次,这两个已经在艺术上相当成熟的昆剧中生代艺术家,竟是第一次在舞台上合作。不得不说,这是一次美好“重逢”。“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杜丽娘和柳梦梅的对手戏,太需要棋逢对手,才能碰撞出光彩。而张军和单雯,正是实力相当的一对CP。他们在舞台上被互相激发,展现出自己最好的舞台状态,焕发出新的表演质感。

昆曲牡丹亭在现当代的流传版本,昆曲为什么最经典是牡丹亭(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