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说,这五个方面及其解答,也只是粗线条对文本所进行的梳理。就其具体细节来说,第三个方面问题,对于琵琶女的认识显然是今人的看法而并非诗人白居易当年的认识,他不可能认为琵琶女是“生活在社会低层的一个被损害、被侮辱的女性”,也不可能怀疑到当时的社会制度存在问题。而第五个问题,以为“江州司马青衫湿”包含了“同情琵琶女的晚年沦落”,显然有些牵强。
在做完了“背诵”环节后,案例作者似乎认为文本理解的问题已经完成,便再也没有深入诗歌文本加以深化,却匆匆进行所谓“仿写训练”。其实,这一诗歌文本的研读几乎没有展开,是不是它“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读读便知而无须讲析呢?非也。对这首诗来说,要做文本解读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琵琶女弹奏音乐的细腻变化,琵琶女的复杂内心与克服心灵矛盾的一系列动作,诗人于其中的心绪的变化等,都值得细细析味;还有,琵琶女的悲诉为何会牵动诗人的哀怨衷肠,琵琶女如何催生诗人自我意识的复苏,以及本诗的俗雅得当、婉转流利的艺术形式,叙事、写景与抒情和谐圆融的表达技艺等,都需要读者(课堂上的“师生”)细细地用情和心灵加以体会的。但在该案例的设计里均无有指涉。而这篇所谓颇具典型的课堂设计,说得直白点,就是仅仅满足于一些过场性介绍,然后,与所有能够见得到的课堂(及其课堂设计)一样,搞一种叫“知识拓展”的课堂练习——而此手段,充其量也是只过过场而已。
而所谓“仿写训练”的问题可能更加严重:
《琵琶行》对音乐的描写非常成功。……通过研读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一是运用比喻反复形容,形象地描绘出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二是以情传声,将自己的倾听感受写进去;三是不但写有声,也写无声。请仿照作者的写法,找一首短的器乐曲,比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或大乐中的一章,如《春江花月夜》或《二泉映月》中的一章,听完后马上写,然后同桌交流讨论;接着重听一遍,听后重写。通过两次往复,力求使训练更加到位。
这部分文字,前半部对诗歌音乐描写的揭示,还算比较到位。但后半部提仿写要求,给人直观的感觉,好像是给音乐系的研究生授课,而不是给没有什么乐理常识的高中生上课。因为无论是贺绿汀的《牧童短笛》,还是《春江花月夜》或《二泉映月》,都是极有难度的作品,并不是课堂上不经专业性指导就能轻易地被学生所直接感知。既如此,则课堂上茫然无知的“倾听”必定会一塌糊涂。
但事情还没有完,该案例后面还搞了一个“扩展阅读”:
观刈麦 /白居易……
阅读提示:这首诗是元和元年(806年)白居易任陕西周至县尉时写的。和《琵琶行》一样,诗中也写到了下层百姓特别是拣麦穗的贫妇人的形象,写到了自己所见所听之后的感想。请就这方面与《琵琶行》作比较阅读,说说它们的异与同,谈谈你的理解,写一篇四五百字的评论。
参考解说:……《琵琶行》塑造了遭遇不幸的琵琶歌女的形象,本诗则塑造了拣麦穗充饥的贫妇人的形象。同时,作为一名封建官员,他还对下层百姓寄予了极大的同情。《琵琶行》中,诗人听了琵琶歌女不幸身世的诉说之后,想起了自己的遭贬,于是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感情的潮水奔涌而出,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叹息。当歌女再次弹起琵琶声时,诗人两眼汪汪,泪湿青衫。这泪水,既是对自己不幸遭贬的伤感,更是对琵琶歌女晚年沦落的深深同情。这首《观刈麦》,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下层百姓的同情,而且还写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封建官员的反思,对自己不劳而获、年尽有余的愧疚和自责,……看来,白居易成为现实主义的一代大师不是偶然的,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爱心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