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剧中的高加林,骑着二八自行车飞驰在黄土高原如履平川时,当我看到迎接高考的学子们,集体喊出“yes”时,我很恍惚,不知作者表现的,究竟是不是80年代初陕北乡村年轻人的生活。
书中的高加林,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贫如洗,家里连吃饭的口粮都不够,他哪来的自行车?要什么自行车?
还有刘巧珍,那是怎样的一个内秀、质朴、心灵像金子一般的姑娘?可是到了这部剧中,豪迈地开着拖拉机,浑身上下透着机灵劲,生怕别人看不出她的好来。那种特别刻意“演”出来的“好”,反而令观众感觉十分“浮夸”。
总之看这个剧,就是一个字儿,“尬”,非常“尬”。
不尊重历史,不尊重苦难,也淡化了命运的沉重,试图通过大量“注水”情节的呈现,和所谓的“明星效应”,来达到吸人眼球的目的。
但实际上,它已经与路遥原著的内核,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不由让我想起了西影厂拍摄上映于1984年的电影《人生》。
那才是路遥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充满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