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
获得刑法学的硕士学位之后,二零零二年,罗翔再一次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北大法学院,开始攻读博士学位,毕业之后,就去了中国政法大学任教,成为一名刑法学的讲师。然而,生活终究给这个狂妄的人一锤重击。这个自傲的人在课堂上,根本得不到学生的喜欢。一开始,他根本不会讲课,只会照本宣科这样读,为了干好这份工作,他也付出了努力,在上课之前,他都要写厚厚的讲稿,将自己上课要讲的每句话,甚至每个字都清清楚楚纪录下来,甚至如今他随手举的案例,都会一丝不苟的写在教案上,最后,还夸张的写了三个字:下课了!
罗翔
即便这样,第一次进入课堂的他,依然是万分紧张,长此以往,他也发现了缺点,原本他认为这是对工作的认真,是对学生的负责,但这也导致了课堂内容死板,学生们提不起兴趣,打瞌睡看手机的大有人在,还有一个学期甚至出现了选课人数太少,导致无法开课的情况。这次经历让罗翔开始正视自己的不足,他开始反思,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听他讲课?学生不听,他讲课的意义又是什么?
为人师表,纵使自己满腹经纶,刑法知识、各大案例信手拈来,但不能传递给学生,那不还是水中月、镜中花,没办法为社会培养人才吗?于是,他痛定思痛,开始寻求新的讲课方式,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人们喜欢娱乐化、快节奏、幽默风格,那为什么不将严肃的法律知识,披上一层法律的外衣呢?当然,这一切都是以罗翔老师足够渊博的知识为基础的。
罗翔
自此之后,罗翔老师再次开了外挂,他在讲课时,并不以课本上的知识为局限,也不执着于让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反而将一个个枯燥乏味的小知识,幻化成妙趣横生的小故事,课堂上举的案例也不再用严肃沉闷的语气,讲解其中的大道理,而是更多的使用当下热门的网络词汇,或者其他幽默的话语,让大家加深记忆,用最浅显的方式,讲最真的大道理,当然,他给学生们传授的最大道理,恐怕就是学会找出自身错误,不断改进了吧。毕竟他的变化,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不仅如此,罗翔非常热衷于给学生们传授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三观正,是学生对他最大的印象。有一次课堂上,为了向同学们讲解,正义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他整整用了八分钟,各种案例去论述,希望学习法律的学生们,将来走出社会,遇见了各种人情世故,唯一不变的就是自己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而坚持公平正义,就是不能触及的最低底线,这也不难理解在后来的争议中,他隐晦的批评鲍律师,法律学多了,慢慢就失去了人性。这也是他给同学们的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