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派主要集中地是沈阳,花派在天津评剧院有一定的影响力,可能是花派传人曾绍娟在评剧院任领导,所以有传人吧。
白派,可惜在中国评剧院没有根正苗红的白派传承人,以王冠丽为主的白派团,在天津发展不错,成为白派的中坚力量。
鲜派的特点是嗓音高亢响亮,音韵醇厚,扮相光彩照人,在李(金顺)派、刘(翠霞)派的基础上形成了自然洒脱、高亢激越、朴实豪放、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艺术特色。
代表剧目:《井台会》、《王二姐思夫》、《杜十娘》、《包公三勘蝴蝶梦》、《回杯记》、《夫人城》、《锯碗丁》等 。传人有小鲜灵霞、李秀云、孙桂荣、宋玉文等 。
鲜派本是天津的本土流派,可惜基本没有传出天津,目前也不怎么受重视,影响力日渐减小。
韩派的嗓音略带沙哑,即所谓的“云遮月”,演唱技法纯熟,韵味醇厚,表演典雅庄重,根据不同剧情演唱或是和缓流畅或是激越豪放。
代表剧目:《红楼梦》、《凤还巢》、《人面桃花》、《小女婿》、《江姐》、《杜鹃山》、《洪湖赤卫队》、《梅雪遇》、《家》、《红楼夜审》、《玉堂春》等 ,传人有胡桂秋、宋丽、周丹等。
筱派嗓音较低但浑厚优美,唱腔庄重深沉、开阔大方,形成了她低回婉转、节奏灵活、俏丽多姿、收放自如的艺术风格。
代表剧目:《井台会》、《打金枝》、《穆桂英挂帅》、《对花枪》、《杨八姐游春》、《洪湖赤卫队》、《这样的女人》(小院风波)、《小女婿》、《包公审太后》、《穆桂英挂帅》等
传人:筱佩茹、新少敏、小筱俊亭(郑小娣)、李冬梅、王晓萍等
韩派和筱派是沈阳评剧院的当家流派,但是面临的状况和鲜派类似,都被越来越边缘化。
可惜,可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