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文化知多少,什么是同人文字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1-08 08:51:25

何为“同人”?来自日本与欧美的对照

日本二次元文化中的漫画同人志是中国大陆网络同人小说的文化根源及直接开端,这一观点多年来一直是同人圈与研究界的共识。包括“同人”一词在内的中国当代同人文化的种种规约,也多数来自于日本的二次元文化体系。

作为一个几经演化含义复杂的文化概念,“同人”最初来源于日语的“どうじん”一词,意为“同好,志同道合之人”。1885年,日本文学团体“砚友社”发行了会刊《我乐多文库》,从此,这种由志同道合之人出版的书刊杂志便被称为“同人志”(“志”在日语中是刊物的意思)。由于当时的同人志绝大多数属于非商业性的出版物,“同人志”亦一度成为私人出版物的泛称,而“同人”则意指“内容或制作方式不具商业考量”的出版行为。可以说当时的“同人”一词和现在的“同人”在概念上完全不同,同人志上所刊载的作品也都是作者的原创。1916年,“东京漫画会”发行了第一本漫画同人志,至此日本的同人志被分为文学与漫画两大类型。现代意义上的“同人”概念便是由日本的漫画同人志文化渐渐衍生而来。20世纪60年代后,漫画日渐成为日本青少年们最主要的阅读出版物之一,日本的漫画产业亦从最初的以漫画同人志为主要发售形式一跃升至大企业规模化的商品生产(日本庞大的漫画市场70%都由集英社、讲谈社和小学馆三大出版社所垄断)。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几大主流漫画杂志连连创刊,无数小型漫画杂志的数量和种类亦急剧攀升,与此同时,商业化的漫画单行本的出版也突飞猛进,仅1983年一年,漫画单行本的销售额就比上一年增长了二十个百分点。漫画产业的繁盛推动着日本动漫电玩文化爆炸性的疯长,使得各类当红作品大受欢迎,形成了庞大的粉丝群体。出于对原作的狂热的喜爱,这些粉丝纷纷组成同好会,创作了许多基于原作的衍生作品,于是改编商业作品来绘制外传的漫画同人志便逐渐成为同人界的主流。

至此,与现代同人意义相似的“衍生类”漫画同人才开始大行其道。日语中的“同人”一词也由“刊载在私人出版物上的同好们的原创作品”逐渐向“同好者在原作或原型的基础上进行的衍生创作产物”转变。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的动漫文化流传至台湾和香港,港台青少年在追看动漫作品的同时,亦接受了日本的漫画同人志文化,并开始主动模仿日本,以动漫集会(同人祭)的形式开展同人活动和创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大约在90年代中期,衍生类的“同人”概念经由港台地区以盗版漫画的形式辗转进入中国大陆,此后中国大陆的同人活动逐渐开始发展。现在的日本和港台地区,“同人”及“同人志”的概念虽多数指代衍生作品,但仍然包含了一部分的原创作品,不过在中国大陆,“同人”一词则专指衍生自其它作品的二次创作产物。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同人圈及相关同人活动也借助网络平台的东风,逐渐由原本封闭独立的小众文化向开放的大众文化渗透与演变。从欧美影视到日本动漫与韩国游戏,尤其是中国的网络文学,同人创作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当代文化现象日益壮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人”现象实质上是商品经济及消费文化发展到极度繁盛时期的产物,是伴随着现代化大都市的出现而兴起的,消费者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创作的文化变革的表现之一。早在20世纪初期,中国与欧美都曾因都市通俗小说的繁盛而先后出现与现代意义上的“同人”性质一致的文化现象。

如果仅从“同好者在原作或原型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活动及其产物”这一意义上来看,衍生类同人在日本出现的时间已经是20世纪80年代;而欧美的Fan Fiction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国晚清通俗文学中的反案小说则诞生得更早,随着现代都市商品经济和消费文化的繁荣发展,在20世纪初期甚至曾有过“商业化同人”的出版热潮。

在欧美,这种爱好者们基于他人创造的人物、背景、故事情节等进行的再创作被统称为“Fan Art”,表现为以Fan Fiction(粉丝小说)为主要形式的Fan Culture(迷文化)。它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由于简·奥古斯汀的作品和福尔摩斯系列作品的风行,出现了一大批小说粉丝,这种由粉丝组成的群体被称为Fandom(粉都)。Fandom的出现被一些研究者认定为“literary Fan Fiction(纯文学粉丝小说)”的起源。至20世纪30年代,欧美商品经济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大众文化十分繁荣,围绕着各类优秀的商业作品,产生了大量该作品的粉丝。粉丝们为了方便内部交流,逐渐出现了粉丝们自己出版的杂志“Fanzine(粉丝杂志)”,这些早期“同人志”性质的刊物主要用于刊载粉丝们对商业作品的评论、读者讨论、小道消息和少量“业余”的故事。1967年,随着科幻电视剧《星际迷航(Star Trek)》第二季的热播,其相应的Fanzine上出现了大量Fan Fiction创作,其形式包括诗歌、绘画、歌曲、小说等,Fan Fiction这一专业名词这才正式出现,并首次引起人们的注意。

晚清反案小说:中国同人小说的本土化渊源

在我国,类似同人的创作传统可以一直追溯到元代,如王实甫的《西厢记》可看做唐传奇《莺莺传》的同人,《三国演义》可看做《三国志》的同人等。但真正意义上以粉丝群体为创作主体,通过刊物发表的现代意义上的同人小说,当属二十世纪初随着通俗小说发展繁盛而出现的反案小说一脉。

反案小说指借助原有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来写自己的故事的小说类型。其中一部分作品由于其所述故事开始的时间点在原著故事结束的时间之后,在某种程度上符合续书及续集的概念,因此这类反案小说有时候会被直接冠上续书或续集的书名,但实际上还属于反案小说的范畴。因此本文中并不区别称呼此类小说为续书,一概称之为反案小说。

这类小说在清末民初的通俗小说创作中曾一度流行,当时几乎每一部稍有影响力的畅销小说,都有他人为其写的反案小说,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秋海棠》的反案小说《新秋海棠》。当时连载《秋海棠》的《申报》副刊主编周瘦鹃是作者秦瘦鸥的好友,周家的三个女儿都是《秋海棠》的忠实粉丝,看到结局时秋海棠凄惨而死,纷纷哭求父亲让秦修改结局。被秦瘦鸥拒绝后,周瘦鹃干脆亲自捉刀,创作了《新秋海棠》一书,不仅将本该惨死的秋海棠救了过来,最后还让他做了封翁,实现了完满的大团圆结局。

同人文化知多少,什么是同人文字(1)

周瘦鹃《新秋海棠》

张恨水的《啼笑因缘》亦有很多反案小说,人物还是樊家树、沈凤喜、关秀姑等,不过反案小说的作者把他们放在另外一个场景中,看这些同样的人物在不同的场景中是如何应对的,主人公的性格一般与原著相同,但在新的“难题”或“机遇”中,将会产生不同于原著的新的故事及发展。这与现在“同人不同文”的同人小说基本一致。

当时反案小说的作者大多是原著的忠实读者,这些“同好”们虽然没有专门刊载反案小说的“同人志”类杂志,但是四大通俗小说杂志中的《月月小说》、《绣像小说》等对反案小说都多有刊载。由于旧中国几乎没有版权、著作权等意识,衍生类的反案小说也可以光明正大地在正规文学杂志上刊载,反案小说作家与原创小说作家一样获得稿酬,可以以文维生。再加上当时出版业的发达,不少反案小说都是跳过杂志连载,直接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发售。可以说晚清民国时期的本土同人文学曾一度非常繁荣,并且既不同于日本同人志仅限于同好的小圈子内部私下交流的封闭,也不像欧美地区迫于版权问题无法涉及营利的桎梏(欧美的网络作家在创作Fan Fiction时,首先要发表弃权声明,如在文章开头的文案中注明版权属于原著作者,同人文不得用于商业营利等。),中国本土的同人文化在晚清反案小说发端时期是开放的、公开的、大众的、营利的。

从时间上看,中国本土的同人小说发端远早于欧美和日本。现代意义上的同人——反案小说,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便已在本土的通俗小说中出现了。

有据可查的最早在报刊上连载的反案小说是1905年9月19日,吴趼人署名“老少年”所撰的《新石头记》 。书中主要讲述贾宝玉历经几世之后想酬补天之愿,便蓄发下山,巧遇在上海经商的薛蟠,游历晚清上海。他看新报、吃西餐、参观炮弹厂、锅炉厂、水雷厂、画图房、洋枪厂、铸铁厂等,大开眼界。后来到北京,时值义和团大闹北京,八国联军进京,看到义和团民诸多丑态和骗人伎俩。冬尽春来,宝玉回到上海,听演讲,到汉口谈维新,被官府缉拿。被朋友救出后,北上游历,走入一个乌托邦世界“文明境界”。经老少年介绍,见识众多先进科学发明,乘空中猎车,获大鹏鸟,坐猎艇,过太平洋,遇人鱼,得海鳅,到南极,取海貂、珊瑚等宝物,还参观了学校、工厂、市场等地,最后见到文明境界的缔造者东方文明,实为故人甄宝玉,已偿补天之愿。这种反案小说已经不像高鹗续《红楼梦》那样仅对原著做故事的补全,而完全是借着已有的人物形象去表达对现代社会的思考和对未来中国美好愿景的期望与祝福。

同人文化知多少,什么是同人文字(2)

吴趼人署名“老少年”所撰的《新石头记》

又如陆士谔的《新水浒》,讲述英雄得知朝廷已经维新改革,梁山也要改变依靠“打家劫舍”来维持的“八方共域,异姓一家”、“不分贵贱”、“无问亲疏”的大锅饭政策,于是吴用提议成立梁山会,宋江则指派众会员下山,各骋所长,经营种种新事业,借林冲、鲁智深等人物形象大写社会经济生活改革。

再如陈景韩的《新西游记》中,作者让《西游记》中的几位人物到晚清上海游历一番,见识了各种丑陋的奇闻怪事,用以揭示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煮梦的《新西游记》则让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百般变化,化作学生、嫖客、警察、政客、妓女等,一一演绎各种人物的丑态,演绎了一出清末民初时期都市浮华背后的众生“现形记”……细读这些文本,你甚至会发现不少与网络同人穿越小说非常相似的情节套路,小说的写作手法和技巧也已相对成熟。可以说这些晚清反案小说早已跳出了所谓“红楼续书”类型的桎梏,成为将现代思想注入古代文本的一种独特的再创作文类。

然而如此自由生长,繁荣璀璨的中国晚清反案小说之花,虽然最早盛放,却遗憾地并没能在中国大陆传承下来。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文学家们针对以鸳鸯蝴蝶派为首的通俗文学大加鞭挞,除了原本始终存在的雅俗之争外,还涉及中西文化、新旧文化等对立矛盾。通俗文学传统被一再打击压抑,至1949年建国后,晚清通俗文学传统在中国大陆一度彻底绝迹,时间长达三十年之久。

如今对于以80后90后为主的同人爱好者来讲,反案小说这一概念实在是闻所未闻。由于对本土通俗小说传统缺乏基本的认知,一些同人圈内人士甚至对某些研究者动辄追溯到红楼续书、三国故事的作法感到反感和抵触。在同人圈中,谈到晚清时期的红楼续书,他们大多认为是和高鹗续《红楼梦》一般的续写故事,而非粉丝的再创作;至于三国故事的演绎与改编在他们眼中则不具备“同好”创作的性质,属于牵强附会,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真正的“同人”。殊不知反案小说中的红楼续书和三国故事与当今网络文学中的红楼同人、三国同人不仅多有类似,有些甚至连内中思想都如出一辙。

断代后的中国当代同人:从属于二次元文化的舶来品

通俗小说传统中的反案小说在大陆经历了长时间断层,被历史遗忘,无人知晓;而欧美的粉丝小说限于则地域及政治的原因,传入中国大陆地区的时间比之日本动漫同人晚了几年;再加上在文化接受方面,粉丝小说的西方文化不如日本动漫的东方文化更“接地气”;这一系列原因直接导致了2006年以前中国大陆同人小说界几乎被日本动漫同人全面占领的局面。

事实上,中国大陆的“同人”一直被视为二次元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网络普及、同人小说大量发表在网络社区之前,大陆的同人创作及传播大部分依托于动漫类杂志平台。动漫类同人绘画以及一部分同人小说最早在这类杂志上出现。比如《梦幻总动员》2000年第一期上刊载了《银河英雄传说》同人歌剧,伽莱蒂迦创作的《三幕歌剧:皇帝莱因哈特的婚姻》,第二期开始了吉川明静的《GUNDAM(高达)》系列同人小说《0079》的连载,2000年10月开创固定专栏《同人无罪,恶搞有理》并介绍了同人的概念:“同人就是用其他作品的世界观或人物来创造自己的作品”。

同人文化知多少,什么是同人文字(3)

《梦幻总动员》杂志

由于爱好者天然地希望对喜欢的作品进行更深的占有,而当时的大环境无法提供给他们方便交流爱好体会的平台,以中小学生为主的动漫受众群体既没有经济条件组织同人志的出版刊印,也无专业绘画的技巧,像港台地区那样完全模仿日本动漫同人志活动的模式自然无法在大陆获得普及。在电脑尚属于精英奢侈品的时代,借助动漫杂志的读者投稿平台进行动漫同人小说的创作,成为中国大陆动漫爱好者们自然的选择。

如《新干线》杂志,1999年创刊之初只是在刊载动漫资讯之余接受读者的同人小说投稿,有时会将优秀投稿刊印成小册子做赠品,后来由于投稿的数量及质量都很高,几期之后就开辟了单独的《新干线小说》。《漫友》也于2003年六月推出《漫友Story100》连载奇幻玄幻等面向青少年的幻想类小说,其中便有一些动漫同人小说,也就是《新蕾》的前身。与此同时,随着电脑与网络开始在国内普及,动漫爱好者中的少数精英在互联网上建立起了最早的一批以动漫为主题的网站,原本寄居于高校BBS上动漫板块中的少数同人小说创作很快消失,专门的ACG圈同人创作脱离了“教育网”的高校精英圈,开始在中国大陆的“公众网络”上崭露头角。如1998年创立的“桑桑学院plus”、“妖精之翼”等动漫粉丝的个人网站,又如1999年11月创立的《电子游戏与电脑游戏》杂志及《梦幻总动员》杂志官方网站“NEWTYPE网络社区”等一批专业动漫网站。这些以动漫游戏为核心的网站为爱好者们提供了交流、交友、分享、展示的网络平台。此时,几乎每一个动漫板块及个人站中都有有关同人的相关内容,比如桑桑学院plus便设立了“同人乐园”、“演绎空间”两大同人板块,一度被早期同人圈尊称为“圣地”、“同人启蒙地”。NEWTYPE网络社区亦开设了“同人论坛”版块,版主就是当时《梦幻总动员》的编辑,现在《文艺风象》的主编落落(赵佳蓉)。

同人文化知多少,什么是同人文字(4)

《新干线小说》

2006年左右,随着纸媒杂志的衰落,以同人为核心的一大批专门网站亦建立起来,比如现今的随缘居、LOFTER、HJJ同人板块以及大量单一作品同人的专门网站等,同人活动的大部分被转移到网络上进行,逐渐发展为现在的以网络同人小说创作为主的局面。正是由于这一历史现实,时至今日,虽然欧美日韩及中国本土的文化元素越来越多的渗入中国大陆网络同人小说创作中,但动漫题材的数量仍然占据很大比重。

那么,在这一现实的大环境下,追溯本土晚清通俗文学传统对中国网络文学的创作发展和研究还有怎样的意义呢?

各国“同人”文类的创作,都离不开其本土深厚的文化土壤。日本现代意义上的同人虽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其文化渊源来自日本本土的同人志文化;欧美现代意义上的同人是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粉丝小说,其文化渊源亦来自其本土的迷文化(Fan Culture); 我国的网络同人小说创作也本应承接通俗文学传统,虽有时代的断代,但本土文化渊源所诞生的核心内质及叙事母题却仍有一脉相传之处。

现在的“起点流”网络穿越小说在很多方面都和晚清民国的通俗小说一脉相承。只不过网络穿越同人小说往往是一个现代的无名之辈穿越回古代,依靠现代的科技文明与技术,扭转由盛而衰的国家命运;而晚清的穿越同人则是以来自更古老时代的古代英雄,带着盛世强国的自信,扭转现代社会的颓势,同样希望实现国家富强,盛世一统的愿望。由此观之,中国通俗文学传统的某些核心内质,并未随着时代更迭、媒介进步而改变消失;甚至恰恰相反,随着网络文学的繁荣发展,很多断代百年的通俗文学现象还会在网络文学中重新出现,印证延续。(本文完整版首发于《百家评论》2019年第一期,有改动,注释从略。)来源:澎湃新闻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