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翻译,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翻译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1-10 00:25:57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22~25 题。

十月,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①。

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也。曰:‘必报仇,宁事戎狄。’君子②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缮③以待秦命。曰:‘必报德,有死无二。’以此不和。”秦伯曰:“国谓君何?”对曰:“小人戚,谓之不免;君子恕,以为必归。小人曰:‘我毒秦,秦岂归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归君。贰而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怀德,贰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纳而不定,废而不立,以德为怨,秦不其然。’”秦伯曰:“是吾心也。”

改馆晋侯,馈七牢④焉。

注释:

①在秦国对晋国多次帮助后,晋献公背信弃义,导致秦晋大战,晋献公被俘,阴饴甥(晋大夫)作为战败国的代表与秦伯(秦穆公)会面。

②君子:指晋国的有远见的上层人。

③征缮:征集财赋,修缮兵器,准备打仗。

④七牢:牛、羊、猪各一头,叫做一牢。七牢是当时款待诸侯的礼节。

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翻译,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翻译(1)

22. 下列加点字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小人:品行卑劣的人)

B.不惮征缮以立圉也(惮:怕)

C.小人戚,谓之不免(戚:忧愁、悲哀)

D.我毒秦,秦岂归君(毒:损害,加害)

23. 根据文段内容,可以推知“圉”的身份最有可能是:

A.晋惠公本人

B.晋国太子

C.晋侯的外甥

D.晋阴饴甥

24. 对“必报德,有死无二”理解正确的是:

A.报答晋国对秦的恩德,宁可死去也没有二心

B.报答秦国对晋的恩德,宁可死去也没有二心

C.报答晋国对秦的恩德,永远都不会有第二个国家像晋国这般忠诚

D.报答秦国对晋的恩德,永远都不会有第二个国家像秦国这般忠诚

25. 评价阴饴甥此次的外交表现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卑不亢、才智纵横

B.卑躬屈膝、奴颜尽展

C.畏畏缩缩、如履薄冰

D.纵横捭阖、振振有词

22.【答案】A。解析:此处的“小人”,在下之人,这里指下层人,并非“品行卑劣的人”,故选 A。

23.【答案】B。解析:根据“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也”可知,晋国君晋惠公不能回来的话,晋国主张拥立圉继任国君,可以推断出“圉”的身份是晋国太子晋惠公的儿子“姬圉”,故选 B。

24.【答案】B。解析:“二”指有二心。根据文段上下文可知,前文均从晋国角度出发,根据话题的一致性,下文“必报德”所省略的主语是晋国,晋国要报答秦国的恩情。故本句的正确翻译是“一定要报答秦国对晋的恩惠,宁可去死也没有二心”,故选B。

25.【答案】A。解析:阴饴甥与秦穆公对话的时候,巧妙地将国人分为“君子”、“小人”两部分,一正一反,既承认晋侯过错,向秦服罪;又表明晋国的士气不可轻侮,态度软硬兼施,不亢不卑,把话说的恰到好处,以自己的庄重自持、气节凛然、才智纵横,既赢得了秦穆公的尊重与款待,又不辱使命,达到了营救自己国君的目的。B、C项多含贬义,与阴饴甥形象不符,D 项为干扰项,“纵横捭阖”指以辞令探测、打动别人,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分化与争取的手段,不符合阴饴甥的外交表现,故选 A。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