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斯托芬意识到,单凭一个滑稽诗人并不能改变世界,他所能做到的,只是通过滑稽来给予苦难中的人们一种继续前进的动力。
在此基础上的喜剧片由政治转向神学、哲学、文学、恋爱、家族等题材,“以幻觉来解脱”成了中期喜剧的主要题材。
从形式上看,过去在老戏台上占主导地位的合唱,虽没有被彻底替代,但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削弱。
中喜剧阶段也是由“旧”到“新”的转型期。
(三)新喜剧阶段
新喜剧时期,通常被认为是在大约公元前338-290年之间。
这个时代,希腊处于马其顿人的统治之下,人们丧失了政治上的自由,因此,这个时代的戏剧,以平常的生活为题材,差不多已经代替了以前盛行的政治上的嘲弄。
这一时期的喜剧多以平民百姓为主角,题材多以家常、情爱为题材,对人情世故等进行讥笑,故称“世态喜剧”。
米南达是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喜剧作家,米南达仅有的一部代表作《恨世者》,也是米南达最早的一部作品。
虽然在对角色的刻画、对矛盾的处理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但是具有很强的伦理说教色彩。
这一时期的戏剧艺术表现在三个层面上:
1.人物塑造技巧
在新喜剧中,主角们都是在现实生活中,从事着不同职业的普通民众,比如教师、农民、警察等。
在新喜剧中,他们已经不再是老喜剧中的那些空洞的、没有灵魂的观念载体,他们是真实存在的,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思想感情的角色。
即戏剧家给这些角色赋予了独特的性格特征,使之与真实的角色相似。
2.喜剧性嘲弄
喜剧性嘲弄指的是某种行为的结果与原来的想法不一致,搞错或误解了某件事情,而做出的行为让自己陷入了尴尬或困境,最后闹出了笑话。
例如米南达的《公断》一书中,达俄斯将一个遗弃的孩子从地上拾起,然后不愿抚养,转手送给他人。
可是他把孩子身上的钱拿走了,闹出了很大的动静,还自作聪明地去求人做主,最后落得个身无分文的下场。
再例如,他将好友的姐姐误认为是自己的情敌,心生妒忌,结果闹了乌龙,成为笑柄。
又如,他在上司面前表现自己,巴结上司,最后反而弄巧成拙,被人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