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都有哪些意象,致橡树中重要的两个意象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4-01-01 10:25:11

《致橡树》是诗人舒婷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要初步理解这首诗,其实并不难。首先,要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以及本诗的创作背景,然后再反复品读此诗,或许便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作者舒婷,当代诗人,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她与顾城、北岛齐名。在“文革”时期,她下乡插过队,后来进城做过工人。她,经历过最艰难困苦的日子。即便如此,她的诗仍成就斐然。著有诗集《双桅船》、《始祖鸟》,散文集《真水无香》、《秋天的情绪》等。

舒婷较为擅长自我情感的抒发,尤其在捕捉复杂细腻的情感体验方面表现出独有的敏锐感。除此之外,舒婷的诗还多采用隐喻、象征等手法,意象多明丽隽美,清新自然。即意象多义,意境绝美。

《致橡树》一诗是舒婷的朦胧诗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创作于“文革”结束之时。虽浩劫已经过去,但思想上的藩篱仍未清除。在那十年中,人性遭到蔑视,尊严受到践踏,爱情竟被扼*。很多诗人创作的诗文中的男女,除了革命理想和激情外,再无其他*。爱情被视为“资产阶级的感情”,与时代格格不入。

这首诗中,舒婷运用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目光、春雨六个意象,对传统的恋爱观进行强烈的否定,用“木棉”对“橡树”热情而坦诚的内心独白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诗人舒婷以视觉引文,结合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营造了一种清新唯美的意境。作者以“木棉”对“橡树”独立自重而又一往情深的爱,表现了新女性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和对心中爱情的不断追求。

第一节,“如果我爱你,绝不像攀缘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写出了在爱情中女性表现得高高在上的畸形形态。放眼当下,“物质女”随处可见,在她们眼中,爱情变成了金钱、名利与攀比。二人不再是心心相印,而是钱与利的交易。

第二节,“痴情的鸟儿”一往情深地为“橡树”歌唱动人的歌曲;潺潺的清泉在烈日下为“橡树”送去清凉的慰籍;高峻的山峰以她挺拔的身姿为“橡树”增加高度,衬托威仪;还有那暖暖的日光,绵绵的春雨,她们都在为所爱的“橡树”倾其一切,忘乎所以。在爱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卑微,为了讨“橡树”的一声欢喜,即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若恋爱中的两人关系真成了如此这般模样,那岂不哀哉,悲哉,痛哉!

在写过那些畸形的爱情之后,作者选用“木棉”这种经风雪狂风洗礼仍坚韧不拔的形象,写她对“橡树”的别有一番风韵的爱意。

作为木棉,如果我爱你,我可以跨越南北如此悬殊的差距与你在一起,我要与你并肩而立,我要与你相偎相依。风吹过,我们互相致意;窃窃私语中,只有你懂我的心意。但我也知道,你有铜墙铁壁般傲岸的身姿,所以我不会去触犯你。作为尊重,你也必须给我独立的空间,尊重我独立的人格。当然,我也会在自爱的基础上再去爱你,我们可以一起吃土,一起共渡风雨,亦可一起赏月看花,谈天说地。这便是木棉的爱情,换言之,这亦是我爱你最美的方式……

另外,在写作技巧上,作者采用排比、反复、象征等写作技巧,抒情般的表述中,令读者身不由己地沉浸在浪漫的诗海里。读后又能令人思考爱情与自我的关系,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给人以灵魂上的启迪。不得不说,《致橡树》一诗的确具有跨时代的教育意义。

为了追求真爱,有些人愿意为了另一半跨越万水千山来到人生地不熟的陌生城市,但这并不代表他(她)的爱是没有原则的。相反,跨越万水千山只是我喜欢你的表现,而坚守我的准则才是我爱你最美的诠释。

我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如果注定只是路过,那我也不会强求,不会委曲求全,亦不会就此放弃。我要做的是在终点静静等你。其实,只要最后是你,便好。

这便是选择的爱你的方式!

致橡树都有哪些意象,致橡树中重要的两个意象(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