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唯唯诺诺、毫无骨气的样子,完全和唐王御弟、得道高僧这些身份不搭。
如此胆小怕事,归根结底,还是唐僧自己对西天取经这件事的困难程度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
在第四十七回过通天河的时候,唐僧自己也说“我当年别了长安,只说西天易走,哪知道妖魔阻隔,山水迢遥!”要知道,当初离开长安,唐僧是怀着“报效唐王、取真经普渡众生”的雄心壮志上路的。
自私自利,一言不合就生气
原著中唐僧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自私自利。如果说电视剧对胆小怕事这一点只是淡化了,多少还保留了一点点,那么关于唐僧的自私自利,可以说是彻底抹去了。
首先是关于吃住的问题。有人综合统计了整本小说对于吃食和住宿问题的描写,出乎意料的是,唐僧对于吃食和住宿的诉求竟然多于传统印象中好吃懒做的猪八戒。
同样是在白马被小白龙吃了的那一回,孙悟空准备去请菩萨帮忙,结果唐僧竟然说了一句“若要去请菩萨,几时才得回来?我贫僧饥寒怎忍!”嗯?这都什么时候了,圣僧你还惦记着吃呢?
不仅动不动就喊自己饿了困了,但凡没有马上吃到饭,脾气就变得好差,说话也变得难听。
在第二十七回白骨精出现之前,唐僧问:“悟空,我这一日,肚中饥了,你去那里化些斋吃?”孙悟空陪笑解释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实在无处化斋。
唐僧一听这话立马就不高兴了,“三藏心中不快,口里骂道:‘你这猴子!想你在两界山,被如来压在石匣之内,口能言,足不能行,也亏我救你性命,摩顶受戒,做了我的徒弟。怎么不肯努力,常怀懒惰之心!’”
他从来不管现实情况是怎样的,只在意自己的要求能不能得到满足。满意了就喊孙悟空“贤徒”,不满意就喊“泼猴”,发脾气闹情绪,不像高僧倒像个任性的小孩子。
然而,吃住都还是小事,在一些生*予夺的大事面前,唐僧的行为才是真的让人难以置信。
同样是在第五十六回遇强盗的时候,孙悟空用计骗那伙强盗让他们把唐僧放了,结果“那长老得了性命,跳上马,顾不得行者,操着鞭,一直跑回旧路。”结果还跑错了方向。
虽说孙悟空本领高强,收拾几个强盗不在话下,但是遇到危险师父扔下徒弟“手刀”逃跑,怎么看都不合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