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僧在原著和电视剧中的形象差别这么大呢?
每个看过原著的人大概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唐僧在原著和电视剧中的形象差别这么大呢?
杨洁导演对于原著中的唐僧有过这样的评价:“在《西游记》里,突出了孙悟空,贬低了唐僧。使他变成了一个软弱的、是非不分、人妖不辨,动不动就哭哭啼啼,还念紧箍咒赶走孙悟空的人。难怪孩子们都不喜欢他。”
可见在电视剧中,导演组在有意地淡化唐僧的缺点。
消解掉人物的复杂性,电视剧会更易于观众接受和传播,毕竟,相比于复杂的人物形象,黑白分明的人物形象更能让人记住,不烧脑。有人说,《西游记》原著是讽刺小说,电视剧是童话故事,也正是基于这一点。
而另一个原因可能要更复杂一点。
杨洁导演在她的著作《敢问路在何方》一书中有说到,“《西游记》这部小说,佛教界本来是不认可的。但是《西游记》电视剧却得到了佛教界的欢迎,这应当是归功于我们对唐僧这个人物的诠释,我们把唐僧的形象提高了,加强了,美化了。”
佛教界对《西游记》原著不认可的原因其实也能理解,毕竟,唐僧的原型是玄奘大师,那可是家喻户晓的佛学大师,他西行求经的事迹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人。将他变成一个胆小怕事、自私自利、昏昧软弱的肉体凡胎,怎么看都像是对高僧的抹黑。
不过,从大众接受度这个方面看,《西游记》像是经历了一个轮回,也挺有意思的。
众所周知,《西游记》的最终定型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从《大唐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提供人物原型,到现存最早地演说取经故事的文学作品《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玄奘西行取经由历史事件转变为神话故事。
元代的《西游记》杂剧开始了以通俗文艺演绎故事,有传奇《陈光蕊江流和尚》、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等。
吴承恩是在这些作品的基础之上改编、加工、再创造,才有了后来的《西游记》。
在最开始的取经故事当中,唐僧作为个体西行取经的故事对当时的人们有着独特的精神意义,玄奘在他们心里是完美的。
到了元明时期,师徒四人作为通俗小说的主角人物在民间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佛学高僧的世俗化,市民们必然会用世俗的心理去理解和传播唐僧的故事,这使得超凡入圣的高僧向凡夫俗子的退化,表现出种种普通人身上才会出现的缺陷和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