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80、90后的童年里,相信都听过《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虽然只有简单的四句,却生动地展现了老一辈人最朴素的感情,而它的风行足以彰显天安门在国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这座曾经的皇城正门在新中国成立后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意义,成为了多次国家级庆典活动的举办场所。凭借着开国大典和之后的历次阅兵,天安门已经深深融入了新中国的历史进程。
对如今的年轻人而言,天安门早已不是什么神秘的所在,它几乎是北京旅行的必去之地。现在只要提前预约就可以买票登上城楼,饱览长安街上那些雄浑壮丽的建筑。
然而在几十年前,天安门还是游客止步的“禁地”,直到80年代后期才逐渐开放。是什么原因,让天安门变成了景点?登上城楼的第一位普通人又是谁?
天安门
常人难入的“禁地”天安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17年它正式面世。
那个时候,这里还不是如今的样子,当时还被叫做“承天门”,代表着皇帝承接上天任命、视为此间正统。
满清入关后,占据了大明留下的皇城,对其中的不少细节进行了调整,其中就包括把“承天门”改名为“天安门”。这个名字显然更加讨喜,民间将其认定为“天下平安”之意。这个寓意极好,因此在此后的几百年里,它的名字再没有变过。
在封建时代,普通老百姓当然是进不去皇宫的,更不用说天安门这样的正门了。这个城楼只有在举行国家级典礼的时候才会使用,而且是专属帝王的,即便朝廷重臣也无法进入。
天安门城楼
等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没有了皇权的限制,故宫自然任由老百姓出入。
而天安门的大门每天也会按时打开,普通人可以穿梭于金水桥之上。只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城楼内部一直都不对外开放。
在这段时间里,天安门依旧延续着它曾经的职责,只有在重大庆典的时候才会开启使用。平时这个城楼都是封闭的,除了打扫和管理人员,其他人谁都进不去。
而且当时对于保洁人员的管理也非常严格,不仅在入职的时候要接受详细的背景调查和政审。入职后还要定期进行培训管理,而且每次打扫的时候都需要事先报备,方能成行。
建国后的天安门最初之所以不对外开放,除了观念上的限制,最大的原因其实是客观条件的不足。
天安门城楼
其实在新中国成立后最初的几十年,对天安门的使用一直非常慎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个古老的建筑在经历了几百年风雨的洗刷后,内外结构出现了严重问题,总给人摇摇欲坠的感觉。
在1956年的时候,天安门曾经经历过一次规模巨大的修缮。但最终收效有限,仅仅是暂时缓解了问题,治标不治本。
在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了7.2级的大地震,对周边地区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其中受波及最严重的就是天安门,本来它就是勉强维持,这次地震则让内部的变形问题彻底放大。如此看来,当时的天安门确实不适合对外开放。
那为什么在80年代后,这座雄伟瑰丽的建筑又正式成为了旅游景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