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点击加入下方圈子,学习更多实用育儿知识。
文丨京妈说,原创内容。
我们都知道宝宝是慢慢长大的,而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会不断“解锁”各项生活技能,从翻身到坐,再到爬,最后学会走路,去看更大的世界。京妈总结了一份详细的宝宝“学走路”的攻略,新手爸妈们可以收藏学习。

我们都知道,充足的钙质可以使宝宝的骨骼更加强健,使双腿对身体的支撑性更好,对宝宝骨骼的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不少家长就会纠结:在宝宝学走路的阶段,需不需要给宝宝补点钙?
其实,宝宝是否需要额外补钙,和 “宝宝所处的阶段” 没有直接关系,而是看 “宝宝的具体发育情况”。
如果宝宝身体表现出 “缺钙” 的信号,那就要及时给宝宝补钙,以免影响宝宝学习站立和走路;但如果宝宝一切发育都好,体检时也都正常,那就并不需要额外补钙。
所以,也不建议家长盲目的给宝宝补钙。

宝宝的大动作发育是有规律的,一般在1岁左右宝宝要学习走路。因而这个阶段家长要帮助宝宝逐渐解锁走路的技能。不过也不用太心急,顺应孩子的本身发育情况来就好,
1、宝宝学走路的时机
有很多宝妈认为 “宝宝走路早就是发育的好”,因此在宝宝刚学会爬的时候就开始锻炼宝宝练习走路,这其实是不科学的,甚至存在危险。
由于走路时,身体的重量都放在下肢上,如果宝宝骨骼发育欠佳,很容易造成骨骼的损伤,甚至是髋关节的发育畸形,也会对脊柱造成一定的损伤。
美国儿科学会指出 “孩子在9-18个月开始独立行走都属于正常”。
所以,学习走路也要顺应宝宝的发育情况,是水到渠成的过程,等宝宝身体条件具备了,自然就慢慢学会走路了。

2、宝宝学习走路的顺序
家长们也发现了,宝宝学习走路并不是一下就学会了,而是有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有耐心,多鼓励宝宝。
① 扶物站立
一般 宝宝在9-10个月时,会小心翼翼的扶着东西站起来,双脚也更有力;这时候就可以逐渐训练宝宝学习站立了。
到10-11个月,宝宝就能“扶物站立”了,刚开始会动作缓慢,身体左摇右晃,还可能会摔坐在地上,也可能踮着脚站立,等慢慢适应后,就可以两脚分开站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