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灵王的祖父楚庄王就曾当周人面问过九鼎轻重;现在,他是想把九鼎直接给搬到楚国了!
听到楚灵王的问话,子革急忙附和道:“当然会给国君您了!当年我先王熊绎,处在偏僻的荆山,坐着柴车、穿着破衣,住在荒山,跋山涉水来侍奉天子,只有桃木弓和枣木箭来供奉周王室。齐国,是周王之舅;晋、鲁、卫,都是周王母弟。所以,楚国才会没有宝物。可今天,周王室与这四国都要服侍国君您,肯定会唯命是从,怎么敢爱惜九鼎?”子革这番话,明显是过于夸张——不要说晋国,就是齐国能不能听命于楚都是个未知数。楚灵王稍微有些自知之明,就应该听出这弦外之音了。
可惜,楚灵王却真没听出来,继续问道:“当年我的皇祖伯父昆吾,居住在许国旧地。如今郑人贪图这块土地,不肯给楚国。我如果向郑国讨要,会给我吗?”昆吾,是楚国祖先季连的兄弟。昆吾时代,都不知是哪朝哪代的事了;子革就是郑国的逃臣,楚灵王想要郑国土地,子革心里能痛快?
然而,子革依然不动声色:“当然会给国君了!周王都不敢爱惜九鼎,郑国敢爱惜这块土地?”
楚灵王兴致越来越高了:“以前,诸侯们都疏远楚国而害怕晋国,现在我们派大军在陈、蔡、东不羹、西不羹筑城,每处都能供养千乘兵马,您在其中也有功劳,诸侯现在会害怕楚国了吗?”
子革还是高声附和:“当然会害怕国君!光是这四座城邑,已经足以让人畏惧;再加上楚国军队,谁能不惧怕国君您?”这时,工尹请楚灵王进帐篷查看圭玉,楚灵王便先进帐篷去了。
表面上,子革一直在附和楚灵王的妄自尊大;但实际上,他是在等待一个更好的劝谏楚灵王的时机。当楚灵王再度走出来时,子革就借周穆王嬉游天下的故事来讽谏,劝他早日撤军回国。楚灵王听了后,若有所感,居然夜不能寐。
然而,他最终还是没能撤军。
就在楚灵王在乾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之时,楚国后院已经起火了。
楚灵王虽然执政期间没有捅出大乱子,但他这一生得罪的人实在是太多:楚灵王作令尹之时,*死了司马蒍掩,让蒍掩的族人对他痛恨不已;他下令把许国迁走,却又将许国大夫围扣留在楚国作人质;蔡人洧深受楚灵王宠爱,但楚灵王灭蔡之时,却又将他父亲*死了;在申地盟会时,楚灵王曾经侮辱越大夫常寿过;此外,楚灵王还夺了大臣斗韦龟、蔓成然的封邑……。
公元前529年4月,这些受尽楚灵王欺辱之人,趁楚灵王不在国内,诱使越大夫常寿过作乱,占据了两座楚城。
光是这些人物,虽然多,但彼此互不关联,也掀不起什么惊涛骇浪。
可是,蔓成然却偏偏是公子弃疾身边的亲信;而公子弃疾此时被封为蔡公,正驻守在蔡国旧地!
在蔡国旧地,楚康王时无辜被*的庶人观起之子观从想帮蔡国富国。于是,他把公子比、公子黑肱骗到了蔡地,又成功地说服了公子弃疾以帮陈、蔡复国为条件,动员陈人、蔡人一起来推翻楚灵王的统治。
于是,楚国之外,公子比、公子黑肱、公子弃疾三人,组织起陈、蔡、许、不羹四国大军;楚国国内,所有受楚灵王欺压的大臣则率领自家族人起来作乱。在蔓成然从中推动下,内外两股力量一结合,很快就*入了楚国,在楚灵王后院烧起了大火!
进入楚国后,公子弃疾命下人先进入郢都,直接*死了楚灵王的两个儿子。然后,他又派观从到乾溪去联系跟随楚灵王出征的部队:“先回楚国的恢复旧职,后回者受劓(音译)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