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嬷嬷承认自己是夏雨荷,为什么容嬷嬷不说自己是夏雨荷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3-02-22 16:57:22

文章著作权归本人所有,如需要公众号等其他平台转载请私信联系,擅自使用一律视为侵权。


这两天,成都人民正在庆祝美国总领馆关门大吉,不乏前去放鞭炮的。

但与此同时在微博上却出现了一些打“伤情牌”的声音,例如像是这种:

容嬷嬷承认自己是夏雨荷,为什么容嬷嬷不说自己是夏雨荷(1)

你看,明明是美国正在变得“纳粹化”(虽然一些高等华人死不承认还在斡旋),结果这边总领事夫人已经开始倒打一耙了,这他们就看不见了。

但我并不是要说中美关系,而是以此为衍生,聊聊“文字拥有的*人力量”。


和拥有具体画面感的图片、视频不一样,文字除了起到记录的作用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刺激人们的想象力”。

这也是为什么即便短视频那么走红,但依然有不少人还是喜欢看书的原因,体验感真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本小说的阅读过程,能够在我们大脑中自然形成一个奇妙世界,而不是图片或者视频已经“定义”好的,所以几百万字的网文至今还是拥有不少簇拥。

可也正因为如此,当我们阅读关于某件事、某个人的文字描述时,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举个例子吧,以下是两段关于人物的描述:

容嬷嬷承认自己是夏雨荷,为什么容嬷嬷不说自己是夏雨荷(2)

1.他走了过来,因为面部肥胖而眯起来的眼睛闪烁着贪婪的光芒,在与人谈话时不时发出的刺耳笑声,更是令人嗅出了一股笑面虎的味道。想来和他聊天的那些人,心中也是充满了警惕,生怕自己被出卖吧?

2.他走了过来,富态十足的身材和透露着睿智的眼神给人印象深刻,在与人谈话时爽朗的笑声更是他的注册标签。想来和他聊天的那些人,也会觉得特别放得开,跟他无话不谈吧?

很明显,以上两段描述形容的都是同一个人,但因为笔法的关系,带给读者的感觉是相反的。

同样的眯眯眼,在支持者眼中是“睿智”,在反对者看来是“贪婪”,一切全凭作者喜好。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很多细节性报道、人物传记以及一些纪录片的文案之中。

如果全盘接受作者的描述,很大可能会被带节奏,而且还不知道自己为啥被诱导了。

可想而知,若是某个人不小心得罪了“笔杆子”,结果后者给TA写上一篇看似客观公正,实则包藏祸心的评论……

那么当事人恐怕是无从反驳,要承受评论所产生的巨大舆论压力,甚至自寻短见。


文字的另外一大特征,在于“避重就轻,春秋笔法”。

前面那位夫人在微博上诉苦,就是个教科书级别的案例。

通过她的描述,将自己形容为一个“大清早被人突然叫醒”、“毫无心理准备地要离开居住了很久的‘家’”、“还有很多东西没办法带走只能忍痛留下”、“怀疑自己成为了被纳粹迫害的可怜犹太人”的弱女子,画面感十分强烈。

只看她的描述,若我们不是生活在中国大陆,而是其他地方的话,大概率会同情她的遭遇,怒斥有关方面对一个弱女子和她热爱的家庭所造成的严重伤害,特别符合境外势力对中国“不讲人权”的偏见。

但真实情况是什么,相信阅读本文的人都心知肚明。

容嬷嬷承认自己是夏雨荷,为什么容嬷嬷不说自己是夏雨荷(3)

如果没有美国那边先挑事,我们又怎么会对等报复呢?你要离开“家”很痛苦,难道休斯顿那边的外交人员不是同样如此?

尤其是在喊出纳粹之后,立马又说“哎呀我不能太情绪化”,典型的当了容嬷嬷还要冒充夏雨荷。

容嬷嬷承认自己是夏雨荷,为什么容嬷嬷不说自己是夏雨荷(4)

这让人想到职场上司把下属喷得猪狗不如,最后来一句“我对事不对人啊”。

记得几个月前写过一篇文章,分析西方媒体是怎么对我们进行舆论战的。

其中有一个特征就是玩春秋笔法,简单来说就是1分事实说成5分,或者10件好事跟1件坏事里选择报道1件坏事,等等。

这也是为什么在境外读者眼中,咱们好像就没做过好事的原因,颇为吃亏,也让精通类似手法的公知借此霸占互联网舆论很多年,甚至直到今天都依然还有人这么干。

最近看到观察者网在喷《通往北京的道路》(作者跟总领事夫人一样姓庄,老庄家真是风评被害),就去了解一下,不出所料的熟悉味道。

容嬷嬷承认自己是夏雨荷,为什么容嬷嬷不说自己是夏雨荷(5)

无论是原作书籍也好,纪录片文案也罢,都仿佛把自己变成了当事人肚子里的蛔虫,把他们要么塑造成“渴望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启蒙者”,要么就是“满腔热血却无法得到回应的悲情人物”,没点历史基础的话,看了之后真得眼泪哗哗。

比起特朗普明面上的“CHINA”,这种春秋笔法*伤力更大,因为很多东西你现在是根本没有办法证伪的——人都成灰了啊!

其实,我们也完全可以用同样的对等手段来还击。

如果把容嬷嬷的话改写一番,就是这样:

中方给予了足足48小时的时间让他们做准备,允许他们自由地选择带走任何东西。虽然美方霸道行径让我们不得不做出对等回应,但外交人员还是无辜的(笑),我们会以符合国际法的人道主义原则妥善安排他们离开,希望美方早日醒悟,让他们有重新回到中国的一天。

如此一来,味道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说,我们阅读一篇文章、看一段评论、听一段文案的时候,都该保持足够的警惕性。

尤其当这些文字在描述对某些人和事物的看法时,要思考一下作者的立场(包括我在内,任何人写东西都是有立场的)是什么,写这些东西可能想要起到怎样效果。

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多找些渠道来对比,能让我们看待问题更加客观。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太容易被媒体带节奏,不会轻易跟风去和作者一起喷某个人,也就免于遭到各种事件“反转”而产生的尴尬了。

文字本身很无辜,没有感情没有思想。

但在作者的拼凑之下,就会产生*人的力量。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