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位金牌顾问开出的早培班中,拉吉和米塔夫妇看到能专业讲解恐龙知识的女孩、用四国语言打招呼的男孩……对于处于择校升学环节的家长来说,从来没有哪种暴击比“别人家的孩子”来得更猛烈。
去年有篇帖子,将一个词捧得热出天际,那就是“剧场效应”。所有尚未加入竞争游戏的家长都恨这个词,然而但凡一只脚跨进去,就很难再有转身爬出来的家长。
要不然能怎么办?
拉吉的态度就是所有中产家长的缩影。刚在办公室坐下时,他说,我们皮雅很聪明,不需要再学额外的课程。
在与顾问聊完之后,拉吉说,我们听你的。所有班,我们都报了。
拼爹
很多年以前我们说中产家庭进名校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拼娃,一条是拼爹。这几年看,道路好像简化了一点,因为爹、妈和娃,要一起拼了。
拉吉一家,输就输在了拼爹这件事上。
学区房可以砸钱买,高端派对可以尬进去参加,但家庭文化和生活方式是一种很难假装的东西
说英语还是说母语是一层鄙视链,欣赏古典音乐还是在派对上跳舞是第二层鄙视链,这些都能假装,但如果对职业本身就有Judge,那么,就真没得玩了。
你可以觉得顾问和学校狭隘、充满偏见,然而很多时候,套用米塔“英语即阶级”的金句,在顶尖资源层面,教育也早就已经是“阶级”了。
无论是“三万块撑不起一个暑假”的感慨,还是“海归高管竞选家委会”的闹剧,向来“执念”导演出的荒诞剧,在我们的朋友圈也并不少见。
拼“不择手段”
拼娃、拼爹都行不通了,只有不择手段了。拉吉最终豁出去自己的底线,伪造财产证明,钻教育公平政策的空子,假装穷人申请顶尖学校的入学配额。
这是《起跑线》中最魔幻的情节。为了应付审查,拉吉一家从富人的高档社区又搬去贫民窟,学习“贫穷的艺术”,最终帮女儿拿到录取通知书。
魔幻吗?魔幻的;夸张吗?倒未必。走到一种紧要关头,为人父母者似乎并不吝于踩入一条灰色的小路。只不过差别在于,电影用一种反思状态告诉观众,这件事是偷窃,是欺骗,但更多时候,在一条从教育到帮孩子走向“人生巅峰”的路上,家长以一种无知无觉的状态,随波逐流。
我所听说过来自现实生活的一个魔幻故事,是一个家长为儿子准备爬藤,在课外活动上所开的脑洞。
为了准备一个亮眼的、出奇制胜的履历,他动用所有资源为孩子生造了一个小众的世界比赛,找齐了一个团队来陪“太子”闯关,最后终于拿到了世界冠军的认证。
也是叹为观止了。
教育的异化,在于承受太多
如果教育只是为了跨越一道阶级之门,那么目的导向的路径的确可以五花八门。但教育的根本意义,还在于,你希望孩子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
这是《起跑线》在闹剧之后,通过拉吉的眼睛,抛给观众的问题。拉吉一家既走不进上流社会的“高雅”,也吃不了底层人民的苦,却通过这个“三界游走”的经历,看到生活更广阔的“面相”。
在贫民窟,拉吉和米塔受到邻人希亚姆的帮助,也看着一直生活在真空泡泡里的女儿皮雅找到了友情,懂得分享即关爱,“在没有小饰物、电视机等小玩意的情况下保持开心”,找到更纯粹的真我。
而这些本该是精英教育灵魂的理念,在异化的名校游戏中,在阶级固化的贵族学校里,已经不可能真正教给孩子了。
在电影的最后,拉吉和米塔帮皮雅办了退学,转回了公立学校。这也是一心追求阶级跃迁的米塔与自己的和解。
从“我不想孩子接受和我们当年一样的教育”,到对拉吉表白“我希望皮雅以后成为像你一样的人”——在此之前,拉吉不会说英语、不够高雅这件事一直是米塔的心病,但知错而改,以一己之力撕开贵族学校虚伪和偏狭的行为,让她终于明白,读不了名校并不是什么损失,不敢活出自己的勇气,才是真正的损失。
而我们在追求名校的路上,因为一个目标落空而来的世界末日感,都来源于家长内心深处的输不起与没勇气。
教育会因为阶级分层,在一个社会中,这是不可逆转的单向道,但教育仍有高于阶级追求的本质,是面对自己生活的能力,真正的起跑线在这里。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爸爸真棒”,作者吴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