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今年的8月4日恰逢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在天上的鹊桥相会,随着这一民间爱情传说的演进,七夕也被人们赋予了祈求爱情、姻缘美满等主题,成为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现存文献记载中,“七夕节”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宋,在当时被确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也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假日。而发展到今天,七夕更具有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内涵。也正因为此,作为爱情象征的玫瑰也成为这一天亲密爱人之间展露心意的最佳礼物。在这里,也难免会有人产生疑问,在中国的传统节日,用玫瑰这种被视为西方情人节代表的鲜花作为礼物是否合适呢?
事实上,玫瑰的原产地是中国,其栽培历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而需要注意的是,两百多年前的欧洲,既无玫瑰,更无月季,有的只是蔷薇。直到中国的月季被植物猎人引入欧洲之后,才和当地的古老蔷薇杂交,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认知中的现代月季(Rosa hybrida)——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通称的玫瑰。“世界玫瑰大师奖”(Great Rosarians of the World Award)获得者王国良在《〈玫瑰圣经〉图谱解读》一书中,详细阐述了这些美丽花朵的前世今生。
对欧洲而言,约瑟芬皇后梅尔梅森城堡中的玫瑰园是曾经的玫瑰圣地。这些古老的玫瑰既有野生蔷薇原种,更有来自中国的野生玫瑰和月季,它们是皇后对玫瑰痴情的见证。植物画家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用一生的时间绘制百种玫瑰,经修饰和色彩叠加成为了当下的《玫瑰圣经》一书。“Rose”不仅译作玫瑰,也有蔷薇、月季之意,三者追根溯源同属一家,因此《玫瑰圣经》,其实是一部蔷薇、玫瑰和月季图谱。
春水绿波、金瓯泛绿、六朝金粉、虢国夫人、贵妃醉酒,都是宋代的月季名种。它们叶片颀长光亮、花瓣宽长厚实且高心翘角、花朵四季可见、有着浓郁的甜香,与作为现代月季所必须具备的形态与性状特征并无二致。因此,西方所开创的现代月季其实是中国月季的延续,或者说是“中国古代月季欧洲本土化的结果”。
以下内容节选自《〈玫瑰圣经〉图谱解读》,较原文有删节修改。文中所用插图均来自该书。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玫瑰圣经〉图谱解读》, 王国良 著,[法]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 绘,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7月
少校百叶蔷薇
少校百叶蔷薇
在玫瑰演化历史上,曾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野生蔷薇属植物及其园艺栽培品种,都是按照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所提出的植物双名法来命名的。随着园艺栽培品种的数量大幅增长,现在最为常见的现代月季品种,其命名则大多改为直呼其名的方式。如众人多熟知的现代月季名种“和平”,其名字就是“Peace”。若想表述更为学术化一点,则可以写作“Rosa Hybrida ‘Peace’”。
百叶蔷薇是欧洲古代重瓣蔷薇名种之一,它深粉色的花朵大而圆润,有着华美迷人的气质。因其花朵内瓣数量较多,且排列紧密,不易盛开,就像我们常见的卷心菜一样,故亦可谓之“包菜蔷薇”。
16世纪末荷兰和比利时的植物学家,无疑是最先对百叶蔷薇大加赞赏的人。作为栽培品种,它是继法国蔷薇、大马士革蔷薇之后,较早被引入欧洲花园的,此后一直备受青睐。因为它不仅有着悦目的花朵,还散发出令人愉悦的芳香。19世纪英国杰出的女园艺师格特鲁德·杰基尔称百叶蔷薇的香味,是“所有玫瑰中最为香甜的,那才是真正的玫瑰的味道”。
据记载,百叶蔷薇源自大马士革蔷薇。园艺家兼植物学家查尔斯·德·莱克吕斯是其重要的传播人。当时莱克吕斯正任职于哈布斯堡王朝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二世的维也纳皇家花园。他一生痴迷于寻找各种玫瑰品种。而同时期任职于皇家花园的佛兰芒(比利时的一个民族)植物学家卡罗卢斯·克卢修斯(Carolus Clusius)则对郁金香有着巨大的热情,他记录了那个时代欧洲对来自君士坦丁堡的郁金香与日俱增的痴迷。当17世纪荷兰郁金香热席卷整个欧洲时,据说唯有百叶蔷薇被认为可以与郁金香并肩而立。
百叶蔷薇种类较多,这款名为“少校百叶蔷薇”的名种,实际上是一个半重瓣品种,花型呈盘状,半高心翘角,花瓣粉色,香味浓烈。此花盛开时常呈现四个花心,俗称“四心花”(quartered bloom form),这在欧洲古典重瓣蔷薇中颇为常见,与中国宋代月季名种“粉红宝相”相类。
重瓣硫磺菊蔷薇
重瓣硫磺菊蔷薇
在植物界中,很多品种的发现看似偶然,其实都是植物学家们锲而不舍始终寻觅的结果。重瓣硫磺菊蔷薇发现于1616年前,但它的整个寻觅过程,花费了查尔斯·德·莱克吕斯整整二十多年时间。
这一切始于作为一位植物学家的敏感与好奇心。据记载,当莱克吕斯在维也纳皇家花园任职时,在一次展览上,他注意到一座来自土耳其的精巧花园模型里,有一种从未见过的黄色蔷薇的复制品。这引起了他强烈的兴趣。在当时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土耳其,无论是园林艺术还是品种培育都在蓬勃发展。奥斯曼大帝在通过武力始建奥斯曼帝国后,颁布了农业法令,其中一条法令要求帝国内的所有农庄和花园都必须种植一些植物,并特别明确指出必须要种植的两种植物,一种是百合,另一种就是玫瑰。与玫瑰一样,在历史上,百合也曾是基督教最具标志性的符号之一。
莱克吕斯为此多次前往土耳其,最终发现并将重瓣硫磺菊蔷薇引入欧洲。当时欧洲还没有其他大花黄色蔷薇,重瓣硫磺菊蔷薇一度成为令人叹为观止的庭院栽培新品种。
重瓣硫磺菊蔷薇也被称作“重瓣黄蔷薇”(Double Yellow),分布于土耳其、亚美尼亚和伊朗的干旱地区,为直立小灌木,叶片较小。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以北的地区,此品种难以露地越冬。
在欧洲,重瓣硫磺菊蔷薇多为温室栽培。它的花朵非常漂亮,香味较淡。花蕾近似球形,花色淡黄,花瓣极多,盛开以后可见漂亮的纽扣眼。作为备受欢迎的鲜切花,它是意大利和法国花卉贸易出口业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品种。
许多月季爱好者都偏爱纽扣眼,并以此作为欧洲月季的标志之一。其实,带纽扣眼的蔷薇类古老品种,早在我国宋代就不胜枚举了。如宋代名种荼薇,源自野生玫瑰,浓郁的玫瑰香气中,还带有香水月季的甜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