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改编名著,就如同豪门联姻。有的成就一段佳话,强强联合,锦上添花,比如我们之前讲过的《乱世佳人》,而有的则成了一段“孽缘”,相看相厌,比如今天要讲的《布拉格之恋》。
这部电影改编自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原著有怎样的地位,相信不用我再赘述。
电影1988年在美国上映,曾当选为当年的美国十佳影片之一。第二年,还提名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改编剧本奖。最终斩获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剧本改编奖。目前在豆瓣上评分8.2分。
演员阵容更是星光熠熠,夺人眼球:男主角丹尼尔·戴—刘易斯是后来的三届奥斯卡影帝,女主朱丽叶·比诺什,法国国宝级影后、女配是瑞典美女莲娜·奥琳……皆是颜值与演技俱佳,文艺气质爆棚的主,举手投足都是优雅的欧洲范儿。导演菲利普·考夫曼虽是美国人,但电影从取景到配乐甚至到镜头运用,情感的表达,都努力贴合原著风格,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不少人都认为这就是一部纯血的欧洲片。
特蕾莎和托马斯
改编作品,做到这个地步,怎么看都算是诚意十足了。
但据说,当年原作者米兰·昆德拉看完电影以后非常生气,声称电影和他的书根本没有关系。从那以后,他甚至拒绝了一切想要购买、改编他作品的请求。
而且显而易见的是,与其他的名著改编作品相比,《布拉格之恋》的知名度确实差了。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从将电影改编的成与败,电影与原著“媚俗”观点的碰撞三个方面,来深度解读一下这部影片。
一、改编成功之处:经典剧情还原,塑造了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从电影的提名和获奖情况也能看出,电影在改编上,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1、电影对整体故事进行了时间线的改编,让故事更为通俗流畅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后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其结构也相当另类。小说并没有采用常见的线形叙事结构,而是借鉴了古典音乐中四重奏的形式,用四个主要人物象征着由轻到重的四个声部,他们的故事彼此交织,而又互相独立。
昆德拉采用的是一种卡片式的写作方式,经常是一个观点,一个事件就形成独立成篇,人物之间的故事并不讲究逻辑,比如小说才到一半,就预告了两位主角的死亡。
这种叙事模式,放在文学创作上,具有开拓意义,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其实并不算友好。对此,导演考夫曼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他按照时间线的发展,把整个故事梳理了出来,并进行了戏剧冲突的强化和改编,让整个故事既不偏离原著,又通俗易懂。
比如原著中,莎宾娜和特蕾莎互拍裸照、弗兰茨为莎宾娜离婚发生在两个不同的章节,而且毫无联系,但电影却巧妙地这两个情节融合到一个场景之中。前一秒是两个女人互相嬉闹,后一秒弗兰茨就推门进来,告知莎宾娜自己为她离婚了,莎宾娜立即明白她与弗兰茨的关系走到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