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娜·欧琳饰演莎宾娜
二、 不足之处:得其形而失其神,大大削减了原著的哲学意味《不能承受得生命之轻》,之所以广受欢迎,经久不衰,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故事好看,还因为原著本身,附着着深邃得哲学思考。
1、原著中的哲学思考,才是永不过时的魅力
小说从尼采的“永恒轮回说”引入,接着借用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的观点发出疑问:轻与重,谁为正,谁为负?(巴门尼德认为轻者为正,重者为负。)生命应该充满意义和重量,还是越轻盈越好?
由此,作者创作了四个主要人物:沙宾娜、托马斯、特蕾莎和弗兰茨,四个人“由轻到重”,代表着不同的思索与可能性。
沙宾娜是最轻盈的,她始终在逃离、在背叛一切的束缚和责任。托马斯也是轻的,他“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从来不愿承担家庭和婚姻的沉重,直到遇到特蕾莎。而四个人中,弗兰茨是最“沉重”的,他渴望拥有崇高的、有质量的人生。
作者并不认为读者会相信他创造的这些虚拟的人物,在他看来四个人物皆是“工具人”,目的就是用来和读者建立一个讨论的模型和基础。。可以说,故事只是小说的框架,由故事引起的哲学思考才是昆德拉小说中真正的主角。
小说作者米兰·昆德拉
但显然,这一做法不适合电影去表现!
在电影改编之中,附着在人物身上的这种哲学思考被大大削弱,取代的根据剧情的需要,加重或删减的戏份。电影以托马斯和特蕾莎的故事为主线,沙宾娜和托马斯、沙宾娜和弗兰茨的故事为副线。其中,弗兰茨的戏份最少,沙宾娜去美国后,弗兰茨的结局索性不了了之。事实上小说中弗兰茨之死是最具反讽意味的,“重到极致反而轻”,弗兰茨毕生追求意义与价值,最后却死的既无意义也无价值,甚至有些荒唐可笑,这是是“重与轻”的一次终极叩问——但在电影中,为了主线叙事清晰,这一段直接被阉割掉了,这显然背离了原著的初衷。
弗兰茨和莎宾娜
2、灵与肉,是失去平衡的天平
《布拉格之恋》的分级是R级,里面有不少大胆的裸露镜头。事实上,“灵与肉”的关系,也是原著中探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对托马斯而言,性与爱是完全不相关的,外遇对他而言,不过是如同看了场球赛那样平常。但特蕾莎看重肉体的忠贞,并因为托马斯的不忠而饱受折磨。可以说灵与肉的分歧,就是托马斯和特蕾莎的分歧,是轻与重的分歧。
导演菲利普·考夫曼是描摹情色的大师,在他的镜头中,肉体有着最美好的呈现。镜头细腻舒缓,光影如诗一般优雅,再加上古典韵味十足的伴奏,将原著中的肉体之美呈现得淋漓尽致。
可惜的是,电影中虽然多次想去触碰灵与肉的话题,但总是停留表象,并没有能真正完成“灵与肉”的对话。例如原著中,托马斯从瑞士回到捷克,见到特蕾莎的一瞬。他其实是矛盾的,他感觉到沉重、痛苦,甚至是窒息的。这是托马斯真正直面他与特蕾莎之间的“轻重之分”,而最终做出取舍。而电影里用一段轻巧的肉体之欢,就将这段轻轻带过,使托马斯仿佛变成了一个回归的浪子,一个深情的情人,原本的哲学思考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