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锁记》的显著在于张式语言的独具意象性的精炼和深刻
张爱玲的语言主要有三点特色:
a.精炼性
b.意象性
c.深刻性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以上节选自作品《金锁记》的开篇第一段。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张爱玲的小说语言具有现代白话文性,但是也带有古典性,也正是由于语言是由现代性和古典性杂糅而来,所以比起完全的白话文来说就多了一份精炼。
谈到她语言的意象性,我们先来从我们已经熟悉的《白玫瑰与白玫瑰》里面的经典句子入手来分析。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张爱玲的小说就是由一个个的“意象”整合而来的。在《红玫瑰与白玫瑰》这篇小说里,“红玫瑰”,“白玫瑰”,“蚊子血”,“朱砂痣”等汇成了这部作品。而作者把妻子比作“白玫瑰”,把情人比作“红玫瑰”,而后整篇文章都是围绕着这两个经典的“意象”展开来写的,从这里就可以充分体验到她语言的“意象”性。
而在《金锁记》这部作品里也一样,文章用“月亮”这一个“意象”开头,“酸梅汤”、“口琴的声音”、“白鸽子”、“金锁”等陆续登场,就连人物形象本身,比如曹七巧都是“意象”。而这部作品同样也有一个统领全文的意象,那就是“月亮”本身。文章用的“月亮”这个意象开场,而后在作品的每一个关键点“月亮”这个意象都会以不同的面貌出现来,比如以“月光照到姜公馆新娶的三奶奶的陪嫁丫头凤箫的枕边。”来引出曹七巧的身世之谜,以“影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一搭黑,一搭白,像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来暗示主人公的心境和命运走向……最后也是以“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来结束这篇文章的。
张爱玲用“意象”性的语言来完成文本,就使得她的文章具有了深刻性,因为前面我们已经说了,她的“意象”不单单只是抒情,还暗示了人物的命运走向和文本的主题思想。
2.《金锁记》最大的成功就在于贡献了“曹七巧”这个人物形象
通读全文我们发现,《金锁记》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就是讲了曹七巧一生的生命历程,而讲与她有关的人和事就是为了塑造她这个人物形象,以此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之所以这个人物形象会塑造得如此成功,要归功于作者用了以下方法:a.运用上帝视角从多个维度塑造人物形象
b.以“月亮”为明线,“物欲”为暗线串联起了曹七巧一生的命运起伏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张爱玲运用了全能的上帝视角。她通过对曹七巧在肖像、服饰、特定环境下所说的语言、特定命运走向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精细雕琢来达到了人物形象被塑造得栩栩如生的成功。曹七巧这个人物形象最大的成功就是张爱玲对其心理分析的深度达到了其他人所不能的境界。她在文中通过上述一系列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还原了曹七巧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变成一个被黄金锁死且伤害众多亲人的“刽子手”的前因后果和渐变历程,探索到了寻常人所没能探索到的人性细节,以此奠定了《金锁记》的文学地位。
“月亮”这条线索对全文的统领作用我们在上面就已经说了,现在我们主要来看看人物的“物欲”是如何带动人物的命运走向的。在曹七巧的一生里,她命运的两次关键转折点都与金钱有关联。
曹七巧家里是开麻油店的,由于哥哥嫂嫂贪财所以被卖给了姜家做一个残疾人的媳妇。本来她还不是正室,姜家为了她能够安心地伺候自己的残疾丈夫,索性就让她当了正房。这里就是她人生里第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也是悲剧的起点,她是受害者,是她哥哥嫂嫂的“物欲”,让她的人生开始走在了“黄金的枷锁”下。
曹七巧人生里的第二个转折点是在她分家之后,姜家二少爷和她“调情”的那段。姜家二少爷是一个典型的浪子,不务正业,整天都想着吃喝玩乐。他知道曹七巧一直爱着他,所以为了让曹七巧卖了自己的田去买他的房子,他哄骗曹七巧,说自己一直爱着她。但是这时候的曹七巧已经不是那个不经世事的无知少女,她识别了他的谎言,所以赶走了他。这个选择是曹七巧人生里能决定她命运走向的选择。她之所以会这样选择,其实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财富,也就是维护自己的“物欲”,这时候她的“物欲”已经完全战胜了“情欲”,她自动地选择了活在“黄金的枷锁”下。而这个选择也决定了她一生都没法享受爱情,所以才有了后来心理极度扭曲把自己受的伤加害到儿女身上的举动。
3.《金锁记》在思想上所特有的人文关怀,使得这部小说魅力非凡
《仪礼·丧服·子夏传》中记载:“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上述也是儒家礼教文化对女性自古以来的禁锢。《金锁记》写于1943-1944年,那时候的女性依然还是处于一个“男尊女卑”的地位下,曹七巧的父母早逝,哥哥嫂嫂就等同于自己的父母,因为她被要求从父、从夫,所以哥哥嫂嫂贪财把她嫁给一个残疾人就毁了她的一生,这表达了张爱玲对当时女性地位卑微的深切同情。那为什么她没有从子?反而是自己的儿子成了她的“傀儡”?这是因为儒家文化还有尊敬父母的传统,并且后来家里的钱都在她手里。
当然,一部小说光是表达对女性地位的态度肯定是不可能会有这么高的荣耀的,因为那时候的作品普遍都带有这种关怀的意义。《金锁记》最大的人文关怀表现在它从心理层面深度分析了曹七巧——一个因女性地位低下而导致命运悲惨,而后心理扭曲和行为异常的原因。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个理论也被称之为人性理论。在曹七巧的生命里,由于自己的命运被人操控,所以这几样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唯独在她“多年媳妇熬成婆”获得了一笔财富之后,让她虚无的生命里有了安全需求的满足,金钱让她有了安全感,所以她甘愿做了“黄金枷锁”中的人。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分为了:“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就是人与生俱来的*,也就是马斯洛的所有需求之和。在《精神分析学》里,弗洛伊德提出一个重要理论,人类生活在世间,“本我”总是时时刻刻在寻求着满足,如果不能满足或者不能用正当方式满足,它就会用其他“变态”的方式来寻求补偿。
曹七巧的一生除了因金钱带来了安全感,其余的需求几乎都是用其它“畸形”的方式来获得满足的。她因为没人和自己关系好,所以以哗众取宠的方式来获得关注,因为不受人尊重,没有安全感,生命空虚,所以才会把金钱视为命根子。因为缺爱情,所以才会把自己的儿子拴在自己身边,时刻打听自己儿子和媳妇的夫妻房事,也因为缺爱情,嫉妒女儿的幸福,从而做出了有悖于亲情的事。
读完这部作品,大家可能会觉得曹七巧距离现在的我们很远,因为现在的我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然而真的很远吗?其实,她可能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也很有可能就是我们自己。《金锁记》通过塑造曹七巧这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其实是要探讨存在的意义和金钱的关系。当我们把存在的意义全部都定义为金钱名利的时候,我们何尝不是带着“金锁的镣铐”?我们与曹七巧又有何异?
对于存在的意义,罗素的回答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他认为的存在的意义和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他给我们的启示和曹七巧给我们的警惕也是一脉相承的:
毕生只追名逐利,而后来也成功的人生不算成功。人生的成功是具有多样性的,但这个多样性又具有一个共通性,那就是你走在了你想走的路上,然后你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人,而你爱的人也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