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让我们对这个鼠年的印象格外深刻,那么在鼠年的“尾巴”上,我们就来聊聊作为重要疫源动物之一的——“鼠”。
人们常说的“鼠”一般泛指啮齿类动物,是哺乳动物中现存物种数量最多的类群。它们包括啮齿目和兔形目。啮齿类动物是很多食肉动物的食物来源,因此它们是连接初级生产者(植物)与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的关键环节,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
图1 哺乳动物谱系多样性未来组成预测(Davis et al., 2018)
那么,啮齿类作为哺乳动物的第一大家族,他们是如何发展繁荣的呢?已有研究显示大量的大型哺乳动物由于第四纪晚期以来的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快速扩张出现大范围的分布区缩减,甚至是走向灭绝。然而,啮齿类、蝙蝠和食虫类等中小型哺乳动物灭绝风险较低,预测显示啮齿类动物在未来的多样性还会持续增加(图1,2)。这说明它们可能是大型哺乳动物衰减过程中最大的受益类群之一。
图2 当前自然生态系统中几种中小型哺乳动物
A. 大耳菊头蝠(Rhinolophus macrotis)、B. 利安德水鼩(Chimarrogale leander)、C. 高原兔(Lepus oiostolus)、D. 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
潜藏在森林中“暗中观察”人类的长尾巴家族
啮齿类动物给大众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很好。它们作为“四害”之一,不仅偷吃我们的粮食和水果,还传播能够感染人类的病毒。历史上肆虐欧洲的黑死病病原——鼠疫杆菌,就是这一类动物传播的。近年来,国内散发的流行性出血热也是因为啮齿类和其它小型哺乳动物身上携带的汉坦病毒诱发的。
每一次疫情发生的时候,疾控部门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疫源地环境,包括野生动物进行取样,确定传染来源。让研究人员惊讶的是,在长期的调查过程中,他们发现在中国西南到中国北部广大的地域范围内的野外环境中,有一类啮齿动物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形态多样,在这些动物的身上多次发现汉坦病毒。
这一类动物有一些显著的特征区别于生活中常见的大家鼠属的物种(褐家鼠、黄胸鼠等),那就是它们多数腹部为白色,尾巴长度超过了身体的长度 (图3),有很强的攀爬能力,虽然主要生活在森林环境,很少出现在人类的家中,但却常常在人类居住环境附近的灌木丛、人工林地等出没。
图3 白腹鼠属物种外形特征
A. 华南社鼠 (Niviventer lotipes)、B. 华南针毛鼠 (N. huang)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动物到底是什么种类呢?它们的祖先是来自哪里,又如何发展兴盛的呢?它们中的哪些种类对人类的潜在威胁最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研人员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主要工作分以下几个方面:
家族成员和家庭关系
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大量的标本,发现这类长尾巴小家伙就是鼠科中在东南亚到中国分布的佼佼者——白腹鼠属(NiviventerJ. T.Marshall,Jr., 1976)。为了弄清楚这个类群的物种组成,中国到底分布多少种类,这些种类之间是什么关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首先对这个类群开展了的分类与系统学的研究。发现白腹鼠属在中国至少分布有17个种,其中有两个来自中国藏东南地区的种类为新种,即剑纹小社鼠(Niviventer gladiusmaculus)和冯氏白腹鼠(Niviventer fengi)。
为了进一步阐明这17个物种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进一步借助基因组学的数据,重建了白腹鼠属内种间的亲缘关系,原来,他们分为四个种团:
灰腹鼠种团(“灰肚皮”家族):白腹鼠属中有非常特殊的两个种,灰腹鼠和梵鼠,它们的肚皮是灰白色的。
安氏白腹鼠种团(“巨人”家族):包括白腹鼠属中体型最大的两个种,安氏白腹鼠和川西白腹鼠。
社鼠种团(“优胜”家族):包括白腹鼠属中物种最多,分布最广的种类,其中有两个种为台湾地区特有。(图4)
针毛鼠种团(“针毛”家族):这个种团中最先命名的种类具有针毛,所以名为针毛鼠,它们中有的种类其实并不具针毛特征。要是不考虑地理分布,遗传距离等因素,单以针毛有无来分类很容易弄错。(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