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这一辈子》(1950)剧照,程之(右)和石挥
剧作结构上,《我这一辈子》与老舍先生的经典之作《茶馆》(1982)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茶馆》通过一个茶馆在三个历史时期中的变迁来看整个中国社会的变化,而《我这一辈子》也是抓住了老巡警“我”的一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从清朝末年22岁的“我”开始说起,一直到解放前夕老年的“我”潦倒街头,饥寒交迫而死,展开了几个横断面来表现社会的变迁,概括了近50年的中国历史。表现一位老巡警的大半生,内容庞杂,但是却剪裁得当、脉络清晰、转换自然、繁简适宜。
电影《我这一辈子》(1950)的戏单
在影片《我这一辈子》中,由导演石挥扮演老巡警“我”,石挥原为话剧演员,是20世纪40年代话剧舞台上的泰斗,素有“话剧皇帝”的美誉。
为了塑造“我”这个人物形象,石挥不仅直接深入生活学习,专门去采访了一些退休的老警察,而且还刻苦钻研人物形象,充分发掘自身和角色相近的生括积累.“一下子把要表现的一切都感受到了,并且同时也都应验在自己身上了”。(石挥语)
因此,石挥扮演的“我”形神兼备,充分体现了人物的独特性格。从青年、中年、老年一直到死前的垂暮之年,石挥把一个善良、守法、逆来顺受、当了一辈子下层巡警的老实人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电影《我这一辈子》(1950)剧照,石挥
“我”这个形象细腻生动,哪怕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有充分的内心依据。比如与儿子海福(李纬饰演)吵架那场戏,“我”冲着海福发火说的一段话,念字的音调、节奏、轻重随着人物情绪的起伏一泻而下,对老人那种久压心底不吐不快的委屈和辛酸的心情展现得丝丝入扣;还有,警察局中逼供那一场戏,石挥的眼神变化极其丰富而微妙:突然凝聚起来,接下来,一瞬间又变化出疑惑、惊愕、惶恐的神态,层层推进,把人物从毫无准备、不知所措到进退维谷、紧张尴尬的复杂心理表现得活灵活现。
电影《我这一辈子》(1950)剧照,程之(左二)李纬(左三)石挥(右)
还有“受刑”一场戏:“我”痛得无法忍受,却不愿喊叫出来,更不愿吐露儿子的去向。面对穷凶极恶的警察局长胡理(程之饰演),最后终于忍无可忍,颤颤巍巍地憋出了一句话: “你但凡是个人,也要有点人心哪!”整段表演既“形于外”,又“动于中’’,十分耐人回味。
石挥在电影技巧的运用上也相当纯熟,镜头剪接流畅而简洁。影片一开始,伴着苍凉的“我”的画外音.镜头缓缓地横移,北京的主要名胜古迹尽收眼底,随着画外音的话音一转,镜头停在了一根电线杆上,然后顺着电线杆下移,“我”出现在一条窄窄的街道上,一个长镜头就把环境背景气氛介绍出来,使观众很快就进入故事的叙述情景中去。石挥对镜头的剪接也处理得干净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