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苏轼觉得自己现在就退出仕途,可能还有一点点早。所以他只能寄希望于“明月”,能够同时照耀到天各一方的他们。
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青玉案·元夕》——南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作白话意译:
在上元节的时候,一阵东风吹开了火树银花。火星就如同雨点一样,飘落了下来。落到了来来往往的宝马香车上面,再落到了热闹的街市大路旁。
凤箫声婉转,花灯转动出了明月般的流光。一整夜鱼龙共舞,上演着各种社戏。一群戴着元宵发饰的盛装贵妇,迎面走了过来。
当中有一个人,笑语盈盈地与他擦身而过。虽然他没有看见对方的影子,但是却嗅到了一阵梅花的清香。于是他在人群中寻寻又觅觅,一直找啊找,找了千百遍。
找到他都心灰意冷了,所以他都要准备放弃寻找了。但是当他想要放弃的时候,他蓦地一回头,却发现对方已经站在了那灯火零落的地方了。
辛弃疾的这首词,描写了一个非常美的爱情故事。但是,这首词历来公认的就不是一首简单的爱情词,而是借着写爱情,来写个人追求理想的过程。
词中那个“笑语盈盈”的人,既可以是指他的爱人,也可以是指他在人生道路上,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有可能直接就是指的他想要北伐的理想。
他在浊世的繁华与耀眼的光芒中,“众里寻他千百度”。却在那灯火零落,最黯淡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他”。这一份执着感动了梁启超,也感动了王国维。
因此,王国维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拿来看作人生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最后一重境界。
网上流行一句话,叫:“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有人考证出这句话的原型出自苏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但从字面上来看,这句话更像辛弃疾一生的写照。
辛弃疾对理想的执着,从少年时代开始,一直持续到了晚年。可以说,他的心从来都不曾老过。他始终以一股少年人的热血,用笔去书写着自己对理想的追求。
面对那些求而不得的东西,苏轼总体上是保持了一种超然的态度。但是,辛弃疾却始终是耿耿于怀,因为他的偶像是屈原、是杜甫。
结语前不久,听了一下北大卢永璘教授讲的《文心雕龙》。在这个讲座里面,他讲到了一些屈原相关的事情,并结合《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的生平,以及屈原的生平,作了一些解读。
当卢永璘讲到屈原的时候,他说:刘勰对于屈原的自*,其实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他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儒家其实是讲究“明哲保身”的。
但是,这个世界始终是需要像屈原那样的“殉道者”。无论是古代的屈原,还是近代在日本蹈海而亡的陈天华,他们的死亡是为了唤醒浊世中沉沦、麻木的人。
“明哲保身”,还是“殉道而亡”,对这两种相互对立的价值观的追求,基本上可以在苏轼、辛弃疾二人身上看到一些影子。
苏轼在晚年步入禅道之前,思想倾向于“明哲保身”,待时而用。如果理想有条件实现,那就去实现;如果没有条件实现,那就等待时机成熟;实在不行,那就直接放弃它。
尤其是在“乌台诗案”发生之后,苏轼在北宋的朝廷里面,两边都不站队,最后直接被两边都当成了“骑墙派”,结果就遭到新党、旧党的共同打击。
辛弃疾在晚年的时候,虽然也时常流露出一些庄子的思想,但是在他绝大部分的诗词里,展现出来的主要还是那种“殉道”的精神。
因为辛弃疾从二十一、二岁开始上战场,一直到六十六岁的时候,听说南宋小朝廷要进行北伐,他还自掏腰包替朝廷练兵,然后还派密探到敌国去考察。